
今年初,市府辦公廳以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等市委重要工作部署為中心,以市《政府工作報告》為基礎,會同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分解確定了121項重點工作任務(細化為122項具體任務)。截至6月底,市政府重點工作細化的122項具體任務中,2項任務已完成(占1.6%),102項任務按計劃推進(占83.6%),其余18項任務中部分事項未能如期按計劃推進(占14.8%)。
(一)創新推動經濟行穩致遠方面。一是加快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廣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已印發。實施科技創新小巨人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上半年新增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70家,總數達82家;新增82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總數達228家。5月成功舉辦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加快集聚創業領軍人才意見》配套政策已制訂印發。二是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制訂印發了《廣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及5個行動計劃》并全力推進實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三是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圍繞重點建設“三大戰略樞紐”、“一江兩岸三帶”、“多點支撐”格局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全面啟動推進“多規合一”和“一張圖”工作。加快推進白鵝潭經濟圈、白云新城、黃埔臨港經濟區、南站商務區、新中軸線南段商務區和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等功能區建設和優化提升。四是提升需求質量。強化投資帶動,186個市重點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4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1%。內貿流通體制改革試點已完成中期績效評估。成功舉辦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組織經貿代表團赴加拿大、美國等開展招商推介和經貿洽談,達成投資貿易項目19個,合同金額近35億美元。
(二)加快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方面。一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7家金融機構確定進駐廣州國際金融城,南沙落戶各類金融企業已達1142家。全市新增3家法人金融機構,新設農村金融服務站83家。重點招商和總部企業引進工作成效明顯,中遠海運散運總部、思科智慧城等項目成功落戶廣州。珠江航運指數于4月21日正式上線運行發布,上半年廣州航運交易所共完成船舶交易238艘,交易額6.97億元。6月6日“廣數Datahub”大數據交易平臺上線運營,成為全國首個開放式數據交易平臺。二是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印發實施《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下達2016年市工業轉型升級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項目(第一批)專項資金。組織完成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國家、省、市33個項目征集報送,我市1個項目已被納入國家重大工程包。三是積極發展現代農業。2014年度15.37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已完成,并順利通過省的考核驗收。新建700畝蔬菜噴滴灌設施和60畝蔬菜現代溫室大棚。完成《廣州市海洋經濟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編制和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情況摸查。
(三)大力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一是推動關鍵領域改革落地。修訂《廣州市行政審批備案事項目錄》,擬取消、下放、調整行政審批備案事項176項。印發實施《關于進一步放寬商事主體住所經營場所條件的意見》,進一步激發全市創業活力和投資熱情。積極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營改增”改革,全面推開試點工作。推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有效運作,成立廣州國發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二是推進功能區改革創新。推進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大宗商品倉單登記公示平臺前期線下登記業務已啟動,認定第二批16家旅游購物商品出口試點企業,實現中規車進口零的突破,汽車保稅展示交易業務已順利開展。推進廣州開發區中歐區域政策合作試點和中以高技術產業合作重點區域建設,與有關單位簽署了共建CICCPS中歐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是發展高水平開放與合作。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組織引導我市企業“走出去”,共向省商務廳報送境外投資重點項目50多個。統籌協調天河中央商務區、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區制定省推動實施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省級示范基地建設規劃,加緊推進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各項籌備工作。成功舉行第六屆穗臺青年論壇。
(四)不斷優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質方面。一是加快國際航運樞紐和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白云機場二期擴建2號航站樓主體結構已完成。11條在建地鐵、8條高快速公路本年度分別完成投資82.8億元和33.77億元,分別占年度投資計劃的41.5%、53.6%。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南沙港區四期工程等6個港航項目按計劃推進,新增開辟8條外貿班輪航線。制定《廣州航空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成功申辦2018年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二是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印發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工作計劃,開展大氣污染源清單編制。建立健全市水環境聯席會議機制、長效河道管理機制,成立水污染源和查處小組,加快推進51條河涌整治工程,出臺35條黑臭河涌整治工作意見。加快推進12個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建設,完成170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鎮創建驗收工作。完成麓湖花園二期、流花湖公園(一期)、臨江大道、閱江路景觀提升工程,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三是建設干凈整潔平安有序城市。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查控新增違法建設4149宗、101萬多平方米,查扣“五類車”23.3萬輛。扎實開展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全面排查安全事故隱患,開展83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地圖坐標標注工作。制定實施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方案,加強“六位一體”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五)著力加強民生社會事業和政府自身建設方面。一是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市十件民生實事總體推進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效,大部分已完成或超額完成上半年目標任務,其中,“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第2件)、“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第5件)的第1項具體工作(加強智能交通建設)已完成全年任務。有關民生實事具體進展情況,市府辦公廳將于近期向市委常委會議作專題匯報。二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制定推動全市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中小學校基礎教育設施三年提升計劃,認定268所民辦學校為標準化學校。研究制訂衛生強市“1+4”文件,試點開展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工作。南粵先賢館一期主體場館建設基本收尾,粵劇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市民開放,成功舉辦羊城國際粵劇節。市失業保險費率由2%降為1%。印發實施了《廣州市醫療救助辦法》,因病致貧人員每人每年救助標準最高可達35萬元/人。三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對納入市政府2016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的決策事項實施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開發建設“廣州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網上受理平臺”并組織試運行。6月1日,市政府印發《廣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穗府規〔2016〕3號),16類基礎信息共享取得突破性進展,可滿足政府辦理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信息核準需要;完成市政府信息共享平臺升級平臺,信息資源登記系統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