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廣州市2011年政務公開工作考評情況的通報

  • 聽全文
  • 2012-08-30
  • 來源: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分享到
  • -

穗府辦〔2012〕41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廣州市2011年政務公開工作考評情況的通報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廣州市政務公開考評辦法》(穗府辦〔2004〕50號)、《印發2011年廣州市政務公開考評方案的通知》(穗府辦函〔2011〕110號),從2011年底至2012年上半年,我市組織對全市各有關單位2010至2011年政務公開工作進行了考評。現將考評情況通報如下:

  一、考評方法

  (一)主要內容和單位分類及分值組成。

  本次考評主要檢查全市各有關單位和部門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492號)、《關于印發〈2011年全國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中紀辦發〔2012〕12號)以及《印發2010年廣州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穗府辦〔2010〕18號)、《印發廣州市2011年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穗府辦〔2011〕8號)等有關法規和文件,通過各種政務公開載體(主要是政務網站和政務服務窗口)實施政務公開工作的情況。考評對象分為區(縣級市)政府、一類部門(重點是有行政處罰或行政審批事項的部門)、二類部門等三種類型共56個單位和部門。考評得分按百分制計算,由自評報告評分(占5%)、按政務公開考評表評分(占65%)、政務網站績效評估分(占10%)、市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考評分(占10%)和綜合評分(占10%)等5部分組成。

  (二)主要做法。

  本次考評從2011年底開始,到2012年2月底結束。從指標設置上,突出“點題考評”的方式,主要圍繞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行政權力運行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務服務公開等問題,突出對政府信息實質性內容公開情況進行考核評議,著力實現從主觀評價向客觀評價轉變,從面上工作情況考評向重點內容公開情況考評轉變,從形式公開向實質內容公開轉變。

  一是認真回應群眾關切,觸及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重點突出政府預算、行政決策、行政處罰、行政審批、行政收費、政府服務和社會管理信息公開,以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政策措施落實,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涉及資金、物資使用和行政權力運行等實質性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的考核,盡量減少原則性、一般性指標。據統計,關于政府信息實質性內容的考評指標約占總分的37%。

  二是正確把握工作導向,堅持提高標準和穩步推進相結合。對于社會廣泛關注且上級已明確要求、具備公開條件的政府信息,明確公開的具體標準。如將公開“行政處罰信息”、“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等明確列入考核指標。對于目前尚不具備全面公開條件的政府信息,合理確定考核標準,或以加分形式推進公開。如將公開“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標準”、“廉政風險點”等作為加分項目,引導和鼓勵被考評單位加強相關信息的公開。

  三是進一步完善考評內容,促進結果更加客觀公正。著力充實和完善考評內容,既通過互聯網直接考評各單位實質性信息公開情況,又將各單位政務公開日常管理情況、政務服務窗口公開情況以及市政府門戶網站公眾滿意評價情況列入考評內容,使考評角度多樣化、指標更具體,考評結果更加貼近實際。

  四是全面整合考核資源,充分調動各有關部門的積極性。既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獨立、客觀、專業的優勢,又全面調動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積極性,將各有關單位日常專項考核結果直接折算計入總分。據統計,共有市法制辦、市政府采購中心等13個部門(單位)向此次考評提供日常考核評分情況,這部分分值約占考評總分的47%。

  二、考評基本情況

  從考評情況看,各單位能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按照中央、省、市有關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不斷向深入發展。與2009年考評情況相比,近兩年來我市政務公開工作水平明顯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政務公開基礎工作不斷規范。

  一是政務公開工作各項機制、制度進一步完善。各受檢單位能把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擺上工作日程,堅持落實“黨委統一領導、分管負責人主抓、辦公室組織協調、各部門大力配合、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的領導體制,認真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落實工作經費,加強人員教育和業務培訓,定期開展監督檢查。認真加強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確保政府信息的安全。認真做好公開屬性界定,按時向社會發布和更新主動公開類信息。按時做好向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移交主動公開紙質文件。認真貫徹執行信息公開、咨詢服務和網上辦事工作情況登記統計制度。政務公開工作向常態化、制度化方向發展。二是政府信息的制作和管理進一步規范。各有關單位能結合自身職責,依法梳理和制作11類政府信息,有審批事項的單位認真編制審批事項目錄和辦事指南,明確行使權力的主體、依據、運行程序和監督措施等;有執法事項的單位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種類、幅度范圍內細化、量化自由裁量基準,并編制執法項目、過程和結果信息向社會公布。人事信息、政策法規、統計信息、資金信息、應急管理等信息的公開程度不斷加大,信息公開的時效性和全面性顯著提高。

  (二)公開領域和深度不斷拓展。

  一是熱點、難點、重點信息的公開有新進展。財政預算決算公開工作有新突破。截至2012年3月18日,56個被考評單位中,有39個公開了2010年、2011年的財政預算,17個公開了財政決算。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等重點領域公開工作更加深入。絕大部分單位能按要求公開政府規范性文件、行政審批目錄和審批依據、行政執法事項目錄和執法依據、行政處罰信息,部分單位能及時公開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量化、細化的規范性文件。教育、醫藥衛生、社會保障、就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及城鄉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事業和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公開力度進一步加大。二是政民互動逐漸步入良性軌道。從檢查情況看,各單位積極建立“網上咨詢”、“領導信箱”等網上互動欄目,加強群眾反映問題的接收、辦理和反饋,多渠道傾聽民意、解決民困,建立比較有效的政民互動機制。能認真執行2010年我市出臺的《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市政府令第39號)和《印發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聽證試行辦法的通知》(穗府辦〔2011〕32號),行政決策過程更加規范、透明,人民群眾參與程度不斷提高。如番禺區對本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規劃、加快發展節能科技園等重要事項聽取民眾意見,取得較好成效。面對市民不斷高漲的參政問政熱情,各有關單位積極應對,主動回應社會疑問。如市建委主任約見了要求廣州暫停光亮工程的“拇指妹”區佳陽,詳細解釋廣州光亮工程規劃,贏得了媒體的正面評價。

  (三)公開平臺建設更加完善。

  各單位依托部門(單位)網站和服務窗口,不斷推進政務公開。在網上公開方面,政務網站在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越來越凸顯。各單位不斷完善、升級部門網站,如蘿崗區完成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系統升級改版,新系統涵蓋全區27個部門、6個街鎮,涉及16個方面36類政府信息。加強網上依申請公開的渠道建設和制度建設,滿足公眾的個性化需求;網站服務功能不斷強化,公共服務與網上辦事事項迅速增長;政民互動不斷加強,一些部門網站如越秀區政府、市國土房管局已經建立起比較成熟的政民互動平臺。在政務窗口公開方面,政府服務窗口的政務公開工作更加規范。各政務服務窗口均能依法公布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的法律依據、申請條件、項目流程、承諾時限、收費依據和收費標準;公開窗口管理機構負責人的姓名、聯系方式、相關業務咨詢電話和窗口服務投訴電話等信息,現場撥打咨詢電話有人接聽;認真做好政務窗口依申請公開的受理和答復工作;結合自身職能,普遍設立了電話咨詢投訴平臺并做好平臺管理工作。

  (四)市、區(縣級市)、街(鎮)、村(居)四級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漸成體系。

  自2008年我市成立市政務服務中心以來,進駐中心的部門逐年增加,目前市政務服務中心已經集中了35個市一級管理部門和部分中央駐穗機構,提供行政審批和配套服務,有效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群眾滿意率不斷提升。2011年,市政務服務中心共接待辦事人員74.9萬人次,辦結件107.3萬件,服務滿意率達100%。市政務服務中心逐步建立起的“一門受理、集中辦理、一站式服務”運行機制和便民服務規范,已經成為廣州市的一張城市名片。南沙、番禺、荔灣、白云、蘿崗、花都、增城、從化等8個區(縣級市)已建立了區級政務服務大廳或投資服務大廳、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海珠、黃埔區政務服務中心預計2012年底建成運行,越秀、天河區已啟動服務大廳建設工作。各區(縣級市)已建成使用的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比較規范,行政審批備案事項的窗口入駐率較高。街(鎮)便民服務中心普及率不斷提升,蘿崗區、番禺區、黃埔區、南沙區下屬街鎮全部建成便民服務中心;村(居)便民服務站(所)建設日益普及。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市、區(縣級市)、街(鎮)和村(居)的四級政務服務體系。

  (五)政務服務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2010年我市啟動了“百項政府服務網上辦理工程”,目前共有287項面向企業和市民的政府服務實現了網上辦理,內容涉及市民戶籍、結婚、生育、入學、醫療、就業、住房、交通和企業注冊、年審、投資、基建、認證、繳稅、環保等。從檢查情況看,受檢單位積極推進各項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理,除個別部門外,各單位都在部門網站上設置了公共服務專欄。市公安局開通了“廣州公安”微博,網上關注度名列新浪政務微博第六和全國政法機關政務微博第二;市國土房管局開通網上申辦平臺,80%以上的房地產交易登記業務實現在線申辦、窗口打印;市政務服務中心啟用了智能化服務終端系統,為企業群眾提供網上預約服務;越秀區電子政務和網上服務大廳建設水平處于全國區縣的前列,并在各街道設立網上免費查詢服務終端;番禺區開通百項政府服務事項網上辦事系統,并計劃建設區、街(鎮)、村(居)三級電子公務網絡平臺和電子政務數據中心。

  三、考評中發現的問題

  本次考評也發現了部分單位政務公開工作在組織領導、基礎工作、平臺建設、領域拓展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政務公開日常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

  一些單位未能始終堅持做到“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非涉密的政府文件往往被界定為“依申請公開”或“免予公開”,“主動公開”的比例較小;有的單位政府信息公開項目不夠規范,信息制作和發布不夠及時、全面和充分,突出表現在基層政務公開工作中;個別單位依申請公開工作存在文不對題、敷衍塞責的情況;個別單位網上場景式服務平臺、政民互動平臺建設不完善,電子政務公開平臺建設水平不高;單位上報的主動公開文件數據與存檔數據普遍不符。

  (二)一些難點、熱點信息公開工作推進不平衡。

  截至2012年3月31日,一些單位仍未公開2010年、2011年度財政預算,有的甚至2009年的財政決算都未公開;大部分單位尚未公開2011年“三公”經費支出預算和決算。一部分一類部門尚未公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細化、量化的規范性文件。

  (三)政務信息統一管理平臺和政府信息共享機制有待健全。

  市、區、鎮、村四級政務服務數據聯網的比率較低,各部門行政審批(服務)信息管理系統相對獨立,審批(辦事)信息不能實現跨部門對接,工作數據不能實現資源共享,政府信息綜合使用效率不高,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不利于全市審批和政務服務效能的提高。目前全市尚未建成統一的政務信息統一管理平臺,各類政務信息條塊分割。

  (四)部分單位政務服務工作水平較低。

  一些窗口數量少、服務群體不大、開設窗口時間短,政務服務工作質量和水平相對較低。部分區(縣級市)政務中心建設推行網上辦事、網上審批、網上意見征集、網上回應群眾咨詢和投訴等進展較慢,個別區(縣級市)還沒有提供網上辦事服務;行政審批事項的窗口入駐率不高,部分單位的個別審批(辦事)事項沒有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有的單位沒有在本單位網站發布本單位政府采購信息;一些單位網上辦事事項存在較多鏈接錯誤。

  四、考評結果

  12個區(縣級市)中,番禺、蘿崗、花都等3個區政府被評為“優秀”,8個區(縣級市)政府被評為“良好”,1個區政府被評為“合格”;34個市一類部門中,市財政局、經貿委、民政局、環保局等4個部門被評為“優秀”,27個部門被評為“良好”,3個部門被評為“合格”;10個市二類部門中沒有優秀單位,市監察局、統計局等2個單位被評為“良好”,7個單位被評為“合格”,1個單位被評為“不合格”。(注:90分以上為優秀,75—90分為良好,60—75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附件:2011廣州市政務公開工作考評結果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8月30日

  附件

2011廣州市政務公開工作考評結果

  一、區(縣級市)政府

  1.優秀:番禺區政府、蘿崗區政府、花都區政府

  2.良好:越秀區政府、黃埔區政府、海珠區政府、從化市政府、增城市政府、白云區政府、天河區政府、南沙區政府

  3.合格:荔灣區政府

  4.不合格:無

  二、市政府一類部門

  1.優秀:市財政局、經貿委、民政局、環保局

  2.良好:市農業局、科技和信息化局、交委、安全監管局、地稅局、公安局、人口計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外經貿局、國土房管局,廣州港務局,市工商局、質監局、發展改革委、水務局、體育局、民防辦、建委、物價局、林業和園林局、規劃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司法局、衛生局、教育局、城管執法局

  3.合格:市知識產權局、民族宗教局、城管委

  4.不合格:無

  三、市政府二類部門

  1.優秀:無

  2.良好:市監察局、統計局

  3.合格:市審計局、旅游局、國資委、法制辦、政務辦、金融辦、僑辦

  4.不合格:市外辦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12年9月11日印發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