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6日上午,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體育總會在天河體育中心網球中心場召開2021年羊城運動匯總結大會。廣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廣州市體育總會主席歐陽資文及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體育總會相關負責人,相關賽事活動承辦單位、支持單位、合作媒體等團隊代表出席了會議。總結大會充分肯定了各單位的突出貢獻,對2021年羊城運動匯的成功經驗進行了全面梳理并展望未來。
歐陽資文在會上表示,“羊城運動匯”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體系的成功創立,為廣州市全民健身活動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方向,為群眾體育活動體系化、品牌化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為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發展注入了新內涵,成功地將現有的群眾體育賽事活動整合升級,集合“市長杯” “戶外運動節”“體育節”“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社會力量品牌”五大活動板塊的各自優勢,實現了受眾人群、活動類型、區域資源等的互補。同時以“體育+”的形式推動活動內容縱深發展,賦能全民健身運動,優化賽事活動供給,補齊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短板,舉辦“辦在市民身邊,貼近市民需求”的優質體育活動,帶動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發展,為廣州世界體育名城建設、廣州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了體育力量。
歐陽資文強調,新形勢需要新擔當,新征程呼喚新作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冬奧會、亞運會、省運會年, “羊城運動匯”作為廣州市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及廣州世界體育名城建設中的一張靚麗名片,更需不斷迸發新活力,為此他強調三點希望:
一是提升品牌化建設。小型多樣情懷滿,大眾多元智慧臻。進一步統籌整合現有各系列賽事活動資源,豐富五大品牌內涵,發揮各區區位優勢和社會組織行業優勢,開展“一區一品”“一會一品”創建活動,舉辦展現地域風采、彰顯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特色賽事活動。將弘揚“冠軍精神”和賽事活動相結合,邀請廣州籍奧運、世界冠軍來到市民身邊,讓全民健身活動辦在市民身邊,倡議市民積極參與健身運動,提升“羊城運動匯”品牌效應。
二是提升賽事活動質量。求變求新求特色,健身健美健全民。進一步創新辦賽形式,促進“體教融合”“體衛融合”“體旅融合”,以“線上+線下”等方式舉辦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將社會、企業等組織打造成熟的群眾體育品牌賽事活動納入“羊城運動匯”體系,特別是市民群眾喜愛的新興“網紅”運動項目,讓“羊城運動匯”提質增效;切實做好我市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實“1+3+1”工作要求和熔斷機制,確保我市體育賽事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三是強化賽事活動特色。喜聞樂見天天賽,精彩紛呈惠廣人。積極開展武術、太極、健身氣功等民族傳統運動,大力推廣醒獅、龍舟、毽球等本土特色項目,將國潮文化和體育元素相結合,引入“羊城運動匯”活動體系,重點打造民族傳統精品賽事;深挖“羊城運動匯”體育文化內涵,創新舉辦體育文創等活動,吸引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群體的積極參與,弘揚中國文化,傳承民族精神。
會上,廣州市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廣州日報社分別從承辦機構和媒體代表的角度分享了舉辦賽事和推廣宣傳的經驗,為“羊城運動匯”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為激發各社會體育組織、媒體宣傳機構參與賽事服務的積極性,總結大會還專門設置了頒獎環節,向獲評積極貢獻單位和熱心支持單位頒發牌匾。
大會最后,廣州市體育局及市體育總會等領導嘉賓共同啟動了“全民迎冬奧、共享運動潮”按鍵,邀請廣大市民朋友一起迎接北京冬奧會,為體育健兒喝彩,共享全民健身、全面健康的運動熱潮!
整合升級,打造優質多元的賽事活動體系
“羊城運動匯”創辦于2021年4月,是廣州體育全面整合現有的群眾體育品牌賽事活動資源,創新辦賽形式,打造嶄新的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體系,也是我市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建設世界體育名城、服務廣州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2021年順利安全舉辦了包括“市長杯” “戶外運動節”“體育節”“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社會力量品牌”五個板塊共120余項系列賽事活動,10余名奧運世界冠軍發出運動倡議,近5萬市民直接報名參與,超2000萬人次通過網絡觀賽,40余家國家、省、市媒體及自媒體平臺展開跟蹤宣傳報道1800多次,超過1500萬閱讀流量,影響力輻射千萬市民。
冠軍同行,星光閃耀助陣全民盛宴
每年的廣州市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都會有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助陣這場全民盛宴,他們與現場市民展開互動,弘揚冠軍文化、講述冠軍故事,進一步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熱情。
在2021年的羊城運動匯開幕式上,奧運冠軍楊景輝向全市市民發出運動倡議,他與擊劍奧運冠軍雷聲、羽毛球奧運冠軍張潔雯、擊劍世界冠軍朱俊、高爾夫大滿貫冠軍馮珊珊、舉重世界冠軍劉秀華、蹼泳世界冠軍吳笑慧、蹦床世界冠軍蔡琪子、武術世界冠軍黃光源等9名體育界知名人士擔任“羊城運動匯”形象大使,為羊城運動匯“打CALL”,號召廣大市民樹立健身意識,建立體育愛好,堅持科學鍛煉,共享生命活力。
運動場上,羽毛球奧運冠軍張潔雯亮相廣州市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與民同樂,受到追捧;跳水奧運冠軍楊景輝現身廣州市體育節啟動儀式,向市民傳遞崇尚健康、熱愛運動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世界冠軍劉秀華、吳笑慧和蔡琪子攜手出席羊城運動匯開幕式與市民一同體驗各項趣味活動,感受全民健身運動的無限樂趣;射擊世界冠軍譚艷華出席激光射擊體驗活動,指導市民射擊技術,推廣普及射擊運動……
復合打造,山野濱海城市鄉村盡在其中
廣州地大脈搏,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深厚。2021年羊城運動匯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各區區位優勢,舉辦展現具有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全民健身體育賽事活動。利用北部山區豐富的山地林業生態資源,舉辦山地自行車挑戰賽、廣清穿越徒步、親子營地嘉年華、趣野露營等以運動體驗、運動休閑為主要內容的戶外運動品牌;利用南部濕地和濱海特色水域資源,舉辦“走讀自然”海珠濕地徒步、帆船公開賽、帆船體驗日活動、釣魚公開賽等休閑運動;利用新城區的現代化城市景色,舉辦國際垂直馬拉松公開賽、全國扁帶公開賽、騎游花城活動、花城歡樂跑、城市鐵人三項等彰顯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特色賽事活動;利用老城區的人文歷史景點,舉辦城際穿梭·城市定向挑戰賽,用腳步沿著先人前行的方向,尋找城市中的紅色印記,感受廣府文化的深厚魅力。
小型多樣,全民健身全民參與氛圍濃厚
“羊城運動匯”充分依托我市體育社會組織項目齊全、專業性強的優勢,大力普及推廣小型多樣的全民健身運動,球類競技、技巧對抗、智力運動、技能展示、水上活動、康樂文體等6大類活動在全市各區輪番上演,從青少年羽毛球訓練營、氣排球邀請賽、乒乓球膠板達人賽等熱門項目,到青少年高爾夫活動、激光槍射擊體驗、擊劍邀請賽等“網紅”運動;既有傳統醒獅邀請賽、嶺南武術文化周、太極拳比賽等民族傳統運動,又有廣場舞、臺球、飛鏢、保齡球、花毽、釣魚、腕力公開賽等喜聞樂見的群體活動,還有無線電定向、棋牌類比賽等智力運動,乃至小金屬地擲球親子嘉年華、門球爭霸賽等等,“羊城運動匯”的活動類型可謂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極大地推廣了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豐富了不同群體、不同愛好的市民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積極性,營造出全民健身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線上線下,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形式創新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線上+線下”成為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新趨勢。廣州經近年的探索創新,已逐漸形成群眾體育活動線上辦的“云”模式,2021年羊城運動匯進一步探索“云賽事、云運動”的可能性,為減少人群聚集、保障賽事活動安全,通過線上參賽、線上領獎,線上觀賽、線上評分,線上學習培訓、線上領證等多種模式,舉辦了線上自行車挑戰賽、線上跳繩挑戰賽、羽毛球線上趣味視頻征集、海珠線上運動達人賽、錦繡黃埔任我行線上徒步活動、線上棋賽、多種項目的線上培訓等,為市民安全參加全民健身運動提供了新方向。
“云直播、云觀賽” 是2021年羊城運動匯提升市民參與體驗的重要舉措,廣州市“市長杯”足球、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精品賽事均對標專業體育比賽要求,通過電視及網絡直播、錄播的方式向球迷朋友呈現賽場上的精彩對決。據統計,2021年羊城運動匯各項賽事活動的累計在線觀看超2000萬人次,讓未能前往賽場觀賽的廣大球迷過足“球癮”。
體育惠民,綠色公益迸發運動新活力
羊城運動匯匯聚了各類群眾體育運動,也惠及了廣大社群。為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精神,持續推進實施基礎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推動城鄉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21年的羊城運動匯·體育三下鄉活動在黃埔區龍湖街道逕下村舉行,市體育局向當地贈送了一批體育器材,市群眾體育行業黨委組織市屬體育協會黨員代表開展“體育惠民”先鋒行動志愿服務活動,社會體育指導員向當地居民普及體育鍛煉知識和技能。體育進社區活動2021年亦在番禺區、黃埔區、花都區、從化區和白云區5個社區舉行,為當地社區居民帶來了精彩有趣的群眾體育活動。“清峰俠”清潔山野和戶外安全宣導活動是羊城運動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發展理念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年共組織了20余期巡山活動,近600人次的志愿者們在廣州近郊的鳳凰山、火爐山、油麻山、六片山等休閑登山徒步路線上開展清潔山野志愿服務,倡導市民群眾積極保護生態環境,以實際行動呼吁廣大市民大眾、游客增強環保意識,共同守護身邊的綠水青山。2021年羊城運動匯設有體育惠民課程,全年696期九大項目免費體育培訓班公開報名,由廣州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組成的全民健身骨干和志愿服務隊伍提供優質教學服務,超28072人次市民享受了惠民服務。
安全辦賽,高標準保障各項活動順利開展
為確保賽事安全有序開展,“羊城運動匯”各項賽事活動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做好防護工作,落實市體育局“1+3+1”工作要求和熔斷機制等各項安全及防疫措施,對參賽人員進行體溫及健康碼監測,所有活動均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順利舉辦。廣州市“市長杯”足球三人擂臺賽、攀巖希望之星比賽等活動現場配備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為市民群眾提供多重安全保障筑牢基礎,高質量高標準保證賽事活動成功舉行。此外,還積極開展了5期戶外安全教育計劃講座、6期科學健身大講堂、防溺水專題線上學堂等培訓課程,讓市民群眾在運動的同時做好風險防控、危機應對,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挽救生命、減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