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礪前行援疆路 穗疏同心向未來
“牢牢把握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對口援疆工作更高質量開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近日,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于新疆喀什召開。
對口援疆是國家戰略,必須堅持全面援疆、精準援疆、長期援疆。從珠江水畔,奔赴昆侖山下,站在新的起點上,廣州援疆工作隊將按照國家、廣東省、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指示部署,以“十四五”援疆總體規劃為指引,在抓好當前項目實施的同時,廣州援疆工作隊在推動穗疏雙向共贏式產業援疆、精準推進民生援疆、切實做好智力援疆、深化提升文化潤疆、創新推進民族三交等方面,積極謀劃,科學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疏附縣對口支援工作,推動對口援疆工作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海珠區后樂園街小學與疏附縣明德小學開展暑期足球夏令營活動
投資興業到疏附 產業援疆碩果累累
金秋九月,喀什的鮮棗紅了,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位果農的臉上,疆果果的員工們一早便來到紅棗地里指導果農采收,這已經是疆果果在田間地頭助農幫扶的第八年……2015年初,因援疆工作來到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的陳文君,深深地被當地老百姓的淳樸和善良所感動。決心留在疏附,創立了以新疆瓜果為主要原料的爆款零食企業——喀什疆果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來,在廣州援疆政策的扶持下,疆果果已成長為全國有名的“明星企業”。2022年實現銷售額2.8億元,僅廣東市場的銷售總額就占了半壁江山。公司成立以來累計向146戶農民股東分紅約120萬元,累計防疫捐贈、助農捐贈、助學捐贈、公益捐贈等超過767萬元。公司員工月平均工資超過6000元。截至目前,企業已與76家合作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帶動3500名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促進5萬多戶農民增收受益。
像疆果果這樣來疏附投資興業的企業還有很多。近年來,產業援疆碩果累累。截至今年7月,廣州援疆共引進落地項目197個,累計到位資金28.52億元。重點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和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形成年產值2.8億元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現有年產值200萬元以上服裝生產加工企業20家,規模以上服裝企業2家。打造新疆首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疆果果健康食品產業園、絲路昆侖農產品一級批發市場等特色農業產業平臺,直接促進3萬多戶農民增收受益。
“骨干教師”奔赴邊疆 新一輪智力援疆成果顯現
“我希望走一條前途未知的路,挑戰自己,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是疏附縣第二中學校長、援疆教師帥誠江常用于勉勵自己和團隊成員的話。2023年,帥誠江作為中組部援疆教師團隊中的一員,毅然奔赴邊疆,將自己多年的工作所思所得傾囊相授,把成熟、科學、可行的管理模式引進到疏附縣第二中學教學管理工作中。
新一期教育援疆的成果已經顯現。今年疏附縣第二中學初高中畢業班的三次模考和中高考的成績呈逐步提升的狀態。特別是初三“二模”,總分相比“一模”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使得疏附二中的名字在喀什地區學校排名中竿頭直上,一躍提升17名。
截至今年7月,廣州援疆派出教師202名、實習教師40名,培訓本地教師10780人次,培養喀什地區“骨干教師”和“教壇新秀”45名,助力本土教師晉升副高職稱132人、中級職稱351人。
廣繡非遺來交流 穗疏架起文化橋梁
廣繡、剪紙、嶺南飛針,歌舞、器樂、十二木卡姆……一場嶺南文化與新疆民族文化的雙向奔赴,正在喀什疏附上演。8月末,在廣州援疆工作隊的協調下,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組織文藝工作者、非遺傳承人,一連九天深入新疆喀什疏附縣的學校、鄉鎮、企業、工廠、衛生院等地,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與疏附縣各族群眾共享穗疏兩地文化交流成果。
“此次交流活動,是一次文化潤疆的有益探索。”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一級調研員陳澤華表示,接下來,將持續以文化演出、非遺傳承、文化場館服務、文旅資源開發等方式,輸送廣州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助力穗疏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
廣州援疆碩果累累
自2010年廣州對口支援新疆疏附縣以來,累計投入財政援助資金67.61億元,實施援疆項目296個,選派援疆干部人才801名。
產業援疆
截至今年7月,廣州援疆共引進落地項目197個,累計到位資金28.52億元。重點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和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形成年產值2.8億元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現有年產值200萬元以上服裝生產加工企業20家,規模以上服裝企業2家。
醫療援疆
截至今年7月,廣州援疆共派出醫療專家47名,傳幫帶368名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和推廣醫療技術76項,覆蓋15個臨床科室。
教育援疆
截至今年7月,廣州援疆派出教師202名、實習教師40名,培訓本地教師10780人次,培養喀什地區“骨干教師”和“教壇新秀”45名,助力本土教師晉升副高職稱132人、中級職稱351人。
文化援疆
打造國家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2所、地區級民族團結示范校180所、縣級文化潤疆“種子學校”8所。打造97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系列紅色宣講活動2000余次。開設戲曲、書法、國畫等300多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堂,參與學生4.1萬人次。組建100支鄉村龍獅隊伍、500支校園龍獅隊伍,推動龍獅從縣城走向鄉村。
民族交流交融
廣州援疆扎實推進“一十百千萬”工程,即建成1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培育10個以上少數民族致富帶頭人典型,發展100名以上少數民族共產黨員,培養1000名以上少數民族技術型人才,教會10000名以上少數民族群眾流利說國家通用語言,推動11個區、114所學校、全體援疆干部人才與當地政府、群眾結對。第九批援疆工作隊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先進集體,助力疏附縣獲評“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