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 > 對口幫扶 > 工作動態
廣州市南沙區駐徐聞縣前山鎮工作隊:“讓企業資產保值增值,才能做強幫扶產業”
聽全文  發布時間:2022-09-20  來源:新快報

  “讓外來投資企業的資產‘保值增值’,企業能掙到錢,產業才能做大做強,幫扶才可持續。”對于產業振興,廣州市南沙區駐徐聞縣前山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劉少泳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記者日前走訪了解到,工作隊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做實做細各種服務,科技賦能、扶強產業,“種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干、幫著農民銷、帶著一起富”,探索一條既助力企業發展,又帶動富民興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廣州南沙區駐湛江徐聞縣前山鎮工作隊。.JPG

廣州南沙區駐湛江徐聞縣前山鎮工作隊。

  科技興農  

  攻關撂荒鹽堿地 助企業實現高產值

  駐前山鎮工作隊由廣州市南沙區大崗鎮人民政府、廣州市南沙區司法局、廣州市南沙區國企黨工委(區財政局、區國資局)、廣州市南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南沙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派員組成。

  前山鎮全鎮總面積為103平方公里,有耕地6.9萬畝,其中坡地5.25萬畝、水旱田1.65萬畝。海岸線長23公里,港灣灘涂3萬多畝。工作隊對全鎮13個行政村、2個社區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發現,當地養殖業已有相當規模,且形成較好產業鏈,但鄉村產業競爭力不強,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高,品種、品質、品牌等方面仍亟待提升。

  駐前山鎮工作隊意識到,只有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才能更好地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而要產業振興,首先就要讓外來投資企業的資產保值增值,“企業能掙到錢,產業才能做大做強,幫扶才可持續。”劉少泳說。

■廣州南沙區駐湛江徐聞縣前山鎮工作隊正在探索一條既助力企業發展,又帶動富民興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JPG

廣州南沙區駐湛江徐聞縣前山鎮工作隊正在探索一條既助力企業發展,又帶動富民興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去年駐鎮幫扶不久,劉少泳主動對接了華南農業大學技術團隊,建起了華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服務站(“牛哥驛站”),決定用高科技助力產業發展。依托這個技術團隊,鎮政府和工作隊與廣州富牛山農業公司合作,共建起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

  “我們選了一個最困難的地方進行科技攻堅,在云仔村盤活了撂荒20多年、貧瘠的370多畝鹽堿地,種上了4個辣椒品種、2個黃姜品種。”負責此項目的華農教授姜峰告訴記者,團隊利用最新的科技體系進行高標準種植,怎么搭架、怎么種植、怎么預防病蟲害、怎么提高產量和品質,都有科技的要素,結果初試牛刀就產生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高產優質的辣椒遠銷山東、湖北、河南、上海及廣州、深圳等省市,“實現了870萬元的高產值”。

■工作隊對云仔村撂荒了20年的370多畝荒地進行復耕,推動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JPG

工作隊對云仔村撂荒了20年的370多畝荒地進行復耕,推動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最近重新平整后準備再種上辣椒。

  聯農帶農

  擴展產業鏈條 帶動農戶家門口就業

  產業發展起來,聯農帶農作用就顯現出來,帶動村民實現了穩定增收。

  駐前山鎮工作隊首先通過土地流轉,讓閑置的農田重顯價值,既幫農戶以土地租賃的方式獲得地租,又讓土地源源不斷地產出農產品。

  其次,工作隊牽線搭臺,讓農民唱主角,帶動了周圍三個村的就業。“涉農企業在鄉村創業,最大的受益者是農民兄弟,支付他們的工資常常能占到種植業企業總產值的35%左右。”姜峰透露。種植基地負責人余春善告訴記者,去年一年就給當地農民發放了220萬元的薪酬。這里平時每天用工都有五六十人,采摘時則要100多人。每人一個月有四千多元收入。本來在外地創業的他,項目建起來后也回來工作,“工資跟在外面創業差不多,還能就近照顧家庭,大家都說非常好。”他說。

■村民在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采摘辣椒,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jpg

村民在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采摘辣椒,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更重要的是,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種給農民看”的示范效應也顯現出來。項目建設后,前來參觀學習的已超過1200人次。工作隊通過舉辦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培訓了各村(社區、農場)支部書記、鎮鄉村振興部門干部和部分種植戶50余人,邀請華農教授進行授課并現場教學,參觀撂荒地如何種出好果蔬,增強大家實踐的信心和主動性。

  “去年因為遭遇了兩次臺風侵襲,內澇了兩次,產量還達不到我們的預期,但每畝辣椒的產值已經有兩萬多元,今年如無意外,有望達到4萬多元。農戶自己種辣椒,一畝大概才3000斤,而我們用科技種植,產量最起碼是三倍,而且貨架期可以長達一個月。”姜峰教授說,辣椒種植的高效益讓農戶嘗到了甜頭,越來越多人跟著他們一起種植,目前農戶跟著種植的面積約有1000畝。姜峰表示,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將“教會農民干”,免費給育苗并提供技術,達到標準之后,收回來“幫著農民銷”,解決農戶參與生產的一系列后顧之憂。

  汲取了內澇災害的教訓,今年,駐鎮工作隊將進一步解決企業和農戶生產的后顧之憂。目前已將示范園周邊排灌渠改造納入2022年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項目庫,將投入200多萬元幫扶資金,徹底解決示范園及周邊村莊約3000畝農田排水不暢問題。

  為了延伸產業鏈條,工作隊今年又協助流轉了丁村約50畝的土地,并引進其他三家公司,將種業、種養業及農業技術托管等產業協同起來一起發展。

  輻射帶動

  建多個中心 “產學研”一條龍

  記者看到,種植基地的北面是一個廢棄小學——云子小學。劉少泳透露,為了扶持產業發展,駐鎮工作隊所在的五個幫扶單位分別自籌資金50萬元共250萬元,規劃把這里改建成黨建共建活動中心、專家工作室、返鄉創業孵化中心、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職業農民培訓中心、產品展示中心、電商中心等,同時在旁邊建設田頭冷庫、蔬菜水果分選打包站,可謂集“產學研”為一身。“建好后,我們將邀請華農專家過來傳授科技知識,到田頭手把手教學,輻射全鎮甚至整個徐聞,教會農戶高標準種植各種蔬菜,帶著更多人一起種植,一起致富。”劉少泳說。

■工作隊計劃將廢棄小學改造建設為黨建共建活動中心、專家工作室等設施。.JPG

工作隊計劃將廢棄小學改造建設為黨建共建活動中心、專家工作室等設施。

  駐鎮工作隊介紹,該改造項目既是為了扶持產業發展壯大,又能為村集體和村民帶來穩定分紅。劉少泳表示,項目已在走程序,即將動工,爭取在今年內完工。

  “我們還計劃通過新流轉的土地,再做強黃姜、貢韭菜等幾大產業,明年開始建設凈菜及預制菜車間,實現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科技興農全鎮全覆蓋。”姜峰信心滿滿地說。

瀏覽次數
-
分享
分享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