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 > 對口幫扶 > 工作動態
珠水江畔援疆情 昆侖山下結碩果
聽全文  發布時間:2022-08-04  來源:廣州日報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調研時指出,要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好新疆。

2022年春節,首批10名疏附縣小學生來到廣州,開啟了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民族團結交往交流交融活動

  數說廣州援疆

  截至目前,廣州累計投入財政援助資金61.67億元,選派766名干部到疏附掛職;累計新建安居富民房51055套。

  在國家考核“十三五”期間援疆工作中,廣州工作隊支援疏附縣作為重要內容接受考核,各項數據均為優秀。

  2020年3月,廣州派出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組成廣州援疆工作隊進駐疏附縣開展支援工作,推動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作隊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先進集體,助力疏附縣獲評“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盛夏八月,位于新疆疏附縣的農業現代產業園,一串串晶瑩剔透、渾圓飽滿的葡萄掛滿枝頭。一如近年來廣州對口援疆工作碩果累累,疏附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甜。

  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及省的工作安排,廣州自2010年起對口支援新疆疏附縣。從珠水江畔到昆侖山下,一批批廣州援疆干部、醫生、教師的奔赴,一個個大項目落地帶動穗企落戶。在田間,農業現代產業園、文旅特色小鎮奏響致富交響樂;在企業,致富帶頭人發揮“頭雁”效應;在學校,“紅孩兒”、舞龍舞獅遍地開花;在村民家,結親結對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產業跨越式發展:

  產業鏈轉型升級,引穗企爭相落戶

  “我們村建立這個葉菜基地,很亞克西!廣東師傅教我們種菜心、豆苗的技術,我現在一個月工資是2500元,收入比以前高了快三倍。”家住吾庫薩克鎮七村村民古再麗努爾·阿布力孜所說的葉菜基地,是位于疏附縣的廣東葉菜現代化農業種植示范基地(以下簡稱“廣東葉菜種植基地”),也是新疆第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

  該基地總投資5100萬元,占地面積1400畝。基地負責人、新疆昇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偉成來自廣州增城,項目從考察到落戶僅用了不到三個月,“曾經,當地長期種植小麥、玉米、白菜、洋蔥等,年平均畝產值約2000元;而通過創新‘粵菜疆種疆菜輸粵’新模式引進建設的廣東葉菜種植基地,直供廣州、深圳、香港等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高檔酒店,年畝產值可達二萬到四萬元之間。”

  同樣是穗企落戶,當初讓喀什疆果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疆果果”)董事長陳文君下決心落戶于此的,竟是疏附當地村民的熱心腸。“2015年,我跟隨援疆企業過來幫扶,有一次車子壞在路上了,兩個本地小伙子幫我們拖車7小時。而當我要感謝他們時,他們卻什么也不要,其中一個小伙子對我說,‘朋友,我相信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們也肯定會幫我們’。”這一刻,陳文君決心留下來,將幫扶進行到底。

喀什疆果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的疆果果,在成立不到六年的時間里,銷售額從40萬元躍升至去年的2.2億元,約“半壁江山”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由于公司走差異化路線,瞄準一線城市的白領群體,產品附加值提升了50%以上。公司員工的月平均工資超6000元,收入水平處于南疆地區前列。

  久久為功,腳踏實地,廣州援疆以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最迫切的需求精準施策,推進援疆工作。在產業布局上,充分認識到當地的優勢和劣勢,以擴大優勢、減少或避免劣勢為目標進行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其中,吾庫薩克鎮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將種植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吸引大量游客赴基地旅游休閑,由此開拓新的增長點,促進了吾庫薩克鎮一二三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優秀傳統文化扎根校園

  “扎好馬步,眼看前方,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威武的獅子……”綠茵場上,來自廣州市花都區秀全外國語學校的魏開源正指揮著一群“雄獅少年”依次擺出魚游、龍跑、龍門、五星等12個造型。近年來,在廣州援疆老師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下,廣府龍獅文化正在疏附大地上“生根發芽”。

  魏開源還將舞龍舞獅與推廣普通話教學相結合,將動作名稱和它背后蘊含的傳統文化同步講解,讓學生們的眼、耳、嘴、手、腳乃至心同步參與、集中注意力,實現技術技能和普通話聽說能力的雙重提升。

  舞龍、畫龍、雕龍、刻龍……在疏附縣明德小學,廣州援疆老師與學生們一同完成的剪紙作品貼滿走廊。“‘龍’象征著拼搏與積極向上,通過個人的不斷努力達到目標。我們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讓優秀傳統文化扎根校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明德小學黨支部書記蔣德嶺表示。

疏附縣明德小學的“雄獅少年”

  在疏附縣托克扎克鎮中心小學,現代化的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科技館、運動場、一體化飲用水凈化設備等“應有盡有”,教學設施“應配盡配”,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廣州陸續投入援疆資金1000余萬元,校舍面積新增6970平方米,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讓農村少數民族學生享受公平、優質的國家通用語言教育。

穗疏兩地小朋友在結對認親“民族團結手拉手”系列活動中開心交談

  書法教育“三進”、經典美文誦讀、舞獅、花樣跳繩、大型團體操、快板……近年來,疏附縣托克扎克鎮中心小學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德育有機融合,開展了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愛黨愛國、感恩勵志、奮發向上的情懷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去年12月,被廣州援疆工作隊、疏附縣教育局評為文化潤疆穗疏優質“種子”學校;今年3月,學校少先隊大隊被授予自治區2021年度“紅領巾獎章”四星章。

  廣州援疆積極推進文化支援,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施“紅色筑基”工程,以托克扎克鎮中心小學為示范點開展“聽習爺爺的話,永遠跟黨走”系列活動。打造97個黨史和新疆四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支紅色宣講團。開設298個傳統文化課堂,組建500支舞龍舞獅隊伍,建立22個學校足球訓練基地。2022年投入援疆資金700萬元,在疏附縣重點打造8所文化潤疆“種子學校”,其中,在疏附縣第二中學打造的科學展覽館為南疆地區首例。

  綻放民族團結之花:

  “我在廣州有個家”“我在疏附有親人”

  “最近學習怎么樣?家里冷不冷啊?”2022年新年伊始,廣州援疆工作隊隊長、疏附縣委副書記郭文提著油、米、面粉和羊肉,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來到結對的親戚家,和民族親戚一起共度元旦,送去節日的祝福和問候。臨走前,結對親戚家里的孩子阿麗亞眼中飽含淚水,拿出自己寫好的一封信送給郭叔叔——“您每次來的時候,都會給我帶衣服、營養品、學習用品等,現在我每次考試都能進前五名,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非常想念您!今天是新年第一天,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一直以來,廣州援疆工作隊緊緊圍繞民族團結工作目標,通過“結對結親、交流交融”相關工作,增強“五個認同”,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融合發展,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譜寫穗疏兩地“沙海情”。

  結親結對以來,許多疏附孩子的新年愿望就是——去廣州,到廣州援疆干部們生活的地方看看。2022年春節期間,在廣州援疆工作隊的推動下,首批10名疏附縣小學生來到廣州,開啟了“民族團結一家親 穗疏人民心連心”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民族團結交往交流交融活動。

  在高挑的“小蠻腰”下,在如畫的白云山上,孩子們一起歡呼,一起合影,眼里盛滿了幸福的光芒。“現在我在廣州也有家了,徐爸爸和姚媽媽一家就是我在廣州的‘家’!”這是穆巴熱科·麥合木提第一次離開生活12年的家,踏上廣州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近年來,廣州拓展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廣州市11個區、114所學校、384名援疆干部與當地政府、群眾結對結親,扎實推進“一十百千萬”工程,常態化開展“我在廣州有個家”“我在新疆有個親戚”等交流活動。工作隊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先進集體,助力疏附縣獲評“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奮進新征程:

  疏附發展大有可為

  風物長宜放眼量。面向更廣闊的未來,祖國的新疆越來越美好,疏附的發展也大有可為。廣州市協作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州援疆工作將從著力鞏固脫貧成果、持續深化產業支援、大力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個方面持續、深入推進。

  在著力鞏固脫貧成果上,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援疆資金向民生領域傾斜力度。優先保障就業,依托“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幫助提升農牧民就業技能。積極推進鄉村建設,助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鎮。完善教育、醫療衛生體系,加快推進疏附縣人民醫院“南山樓”建設,支持建設寄宿制學校、農村幼兒園、養老“幸福院”等。

疏附縣人民醫院

  在持續深化產業支援上,扎實推動落實廣藥、廣汽集團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簽訂的產業援疆協議。扎實推進“廣州新城”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力開展招商穩商暖商工作。積極推進“粵菜疆種、疆菜輸粵”,擴大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種植示范基地規模,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加強消費協作,發揮廣州巨大消費市場優勢,在推動“疆果入灣”“粵客游疆”等方面下功夫。

在疏附縣廣東葉菜現代化農業種植示范基地,當地村民學習種植廣東葉菜

  在大力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創新民族團結活動形式,繼續打造舞龍舞獅金字招牌,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推進實施穗疏情深民族團結行動,常態化開展穗疏青年手拉手活動。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殷切期待,篤行不怠。

  從昆侖山麓到珠水江畔,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在新時代新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穗疏兩地各族兒女心手相連、勠力同心,繼續奮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好新疆。

瀏覽次數
-
分享
分享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