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座古門樓沉穩豎立、24條青石古巷道縱橫交錯、上百棟古建筑規整留存……在有著“進士之鄉”美譽的清遠連州市西岸鎮,廣東省定古村落——東村里的磚瓦石礫間流淌著歷史的低語,它們與平坦整潔的瀝青道路、嶄新舒適的鄉間民宿及活力清新的文化公園和諧共存。“我們將繼續挖掘古村落資源,先打造好東村文旅綜合體,以點帶面推進農文旅產業振興。”
駐西岸鎮工作隊
除卻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西岸鎮還是一個農業大鎮,不僅主產赫赫有名的連州菜心,絲苗米、甜玉米、柑橘等也是西岸的特色優質農產品。廣州市黃埔區駐清遠市連州市西岸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駐西岸鎮工作隊”)提到,規劃建設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確定選址,未來,西岸將擁有自己的農產品加工和集散中心。
進駐半年多,駐西岸鎮工作隊在摸清鎮情村情、做好防返貧工作的同時,也逐漸清晰了“擦亮‘進士之鄉’文化名片發展文旅產業,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發力方向。
打造文旅綜合體 以點帶面撬動古村落發展
天將轉雨,陰沉天色難掩東村村前油菜花的明媚恣意,黃澄澄的一大片為這個清幽村落增添了一抹亮色。沿著筆直黝黑的瀝青道路進村,銀杏樹“夾道歡迎”,巨型愛國主義浮雕躍然眼前,轉一個彎,黨建文化長廊、法治宣傳陣地、人文歷史文化展示等逐一“登場”,與身后初抽新芽的草地林木交相輝映。東村村支書范立妹說,這是東村集黨建、法治、人文歷史、鄉風民俗等元素于一體的綜合文化公園。
原來,2016年以前,東村還是一個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而后經有效整頓、健強東村黨總支,他們緊抓美麗鄉村建設機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才有了這個公園。村容村貌獲得有效改善,東村也逐漸踏上生態旅游之路。實際上,東村位于連州地下河至湟川三峽中間,走國道去往連州地下河必經東村。
東村引進專業的旅游公司進行開發經營
2020年,東村還引進了專業的旅游公司進行開發經營。如今,精致舒適的民宿圍繞著綜合文化公園而建,村子周邊約100畝的土地上油菜花正艷,環村蒸汽小火車鳴笛作響,特色農莊招牌興旺……“大年初三初四來的游客多,停車位都不夠用。”范立妹提到,村子的人氣興旺,僅農莊和果蔬采摘項目,每年就帶來8萬元村集體收入。除此之外,東村還計劃進一步挖掘“古村落”資源,打響村子的文化品牌。
已有近千年歷史的東村,人文歷史資源豐富。圍繞蟠龍墩而建的古民舍保存完好,從遠處看像個圓形堡壘,24條青石板主巷道交錯其間,據說巷道據“八卦圖”修建,每間屋子的“戶對”刻著乾坤符號,因此東村古村又是“八卦古村”。古村旁,岳飛古廟如今也用作“茶鹽古道”展示廳,講述著途經東村兩條古道的沉浮歷史。
岳飛古廟如今也用作“茶鹽古道”展示廳。
駐西岸鎮工作隊介紹,他們計劃以東村為龍頭,推動東村聯合石蘭古寨文旅綜合體項目打造,挖掘、整理并講好東村、石蘭、馬帶和沖口村北宋唐氏公孫三進士、一村雙桂、岳家軍駐軍追剿叛匪等故事,擦亮“進士之鄉”的文化招牌,進而打造連州市歷史人文生態旅游片區。“接下去我們也繼續提升東村基礎設施,‘筑好巢引好鳳’,發揮好工作隊的橋梁紐帶作用。”工作隊隊長何繼英表示。
擁有4座完整門樓的石蘭古村,孕育出“三進士一將軍”,流傳著岳家軍剿匪的英氣豪情
規劃建設農業產業園 培育新農人助農增收
擁有4座完整門樓的石蘭古村,除了孕育出“三進士一將軍”、流傳著岳家軍剿匪的英氣豪情外,也保存著鄉土人的勤勞淳樸。新年剛過,西岸大橋旁的芥菜地里涌現不少石蘭婦女的身影,十多個人分散田間,俯身拾撿已被砍倒的芥菜。停靠鄉間小路邊的貨車已裝載上滿身的翠綠,“這都是準備拉到工廠里制成酸菜的。”收購商說道。
西岸也是連州的一個農業大鎮,特色優質農產品不少,初春的田地里也隨處可見綠意。長久以來,僅僅依靠售賣這新鮮莊稼卻難以讓農戶實現致富,小范圍的市場流通也不時令農民遭遇滯銷困境。“過年前,有村民找到我們說豐收的菜心賣不出去,我們也趕緊通過消費幫扶出力幫忙。”何繼英說。
但是僅依靠消費幫扶也不是長久之計,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便是廣州黃埔區對口幫扶組團單位及西岸鎮黨委政府思考的一個破局之點。距離二廣高速西岸出口不遠,一塊平坦之地閑置已久,周邊草木繁郁,幾輛大貨車于此停歇。“不久后,這里將建成約300畝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駐西岸鎮工作隊介紹到,產業園不僅將會成為西岸鎮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和物流集散地,還將輻射到周邊的鎮村。目前,西岸鎮正在進行相關的土地調規工作,工作隊也積極引駐相關企業。
村民到西岸大橋旁的芥菜地就業
除了發揮對口幫扶單位優勢為西岸注入社會力量,連州市粵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等本土企業也是工作隊關注的焦點。在石蘭村鵝江自然村,粵盛的農產品展示廳里陳列著眾多西岸的優質農副產品。工作隊提到,該公司由本村返鄉創業青年成立運營了電商平臺,專注于銷售西岸各類農副產品。
前不久,駐西岸鎮工作隊剛與粵盛達成共識,協商通過該電商平臺助力當地農戶和企業銷售農產品,逐步打出西岸品牌。同時,工作隊也將助力該公司打造黨建室和電商培訓室,“我們想通過他們培養帶動一批西岸本地的農產品‘直播帶貨達人’,爭取搭建好各個村的電商銷售渠道,拓展銷售門路,讓農民種養出的農產品不愁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