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春三月,梅州大地春潮涌動,處處生機。隨著農業機械來回作業,一排排廣藿香苗被栽進梅州興寧市南藥和糧食基地里,平整的土地上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樣子;位于梅州高新區·廣梅產業園(下稱“廣梅園”)的梅州圣戈班高端汽車玻璃項目生產車間正式投產,一塊塊高端汽車玻璃在生產線上“流動”成型,好一派忙碌景象。
農戶正在種植廣藿香苗。
過去5年,廣梅攜手同心,高質量完成了對口幫扶梅州脫貧攻堅任務,探索出減貧治理的“廣梅樣本”,助推梅州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走在全省前列。如今,站在“十四五”開局新起點,穗梅產業共建新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廣梅攜手 梅州產業“開花”亮點紛呈
陽春三月,興寧市南藥和糧食基地在寧中鎮文一村拉開了春播耕種的序幕。一株株幼小的廣藿香苗給栽進土里,澆上水后,柔弱的枝丫慢慢地舒張開來,迎風抖了抖,精神了起來。寧中鎮今年已流轉了約500畝土地進行廣藿香種植,還計劃再流轉500畝土地進行種植,預計年產值超兩千萬元。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天河區駐興寧扶貧工作組在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轉換銜接的緊要關頭,沒有絲毫松勁懈怠,而是持續不斷在產業上發力,其中,興寧市南藥和糧食種植基地,就是通過認真調研后引進興寧的優質產業項目。該項目計劃在興寧市通過“村村聯動”模式,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設5000畝南藥和糧食種植基地;同時,通過輪作、套種等方式,穩定糧食生產、提升土地利用效益,通過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今梅州產業處處“開花”,得益于過去5年,廣州與梅州攜手同心,高質量完成對口幫扶梅州脫貧攻堅任務,助推梅州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走在全省前列。在產業扶貧方面,幫扶設立扶貧產業化組織427個,特色產業項目911個,貧困村參與資產性收益項目684個。廣梅指揮部總結推廣“大帶小、小促大”典型經驗,充分發揮“1+8”對口幫扶產業園綜合帶動優勢,高山紅薯、興寧鴿、仙草、百香果等產業村村聯動發展,促進貧困村扶貧產業項目成長為產業共建億元以上項目。
2016年至今,廣州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7.3億元,累計派駐幫扶干部625名,幫扶梅州272個省定貧困村2020年全部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13460戶40971人全部脫貧。
一體化農耕機正在鋪廣藿香種植塑料保護膜。
推動梅州創建省鄉村振興綜合試驗區
東風好借力,正是揚帆時。3月31日,超50億元的20個項目在廣梅園集中簽約、動工、投產。這些項目涵蓋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大健康、新材料、基礎配套、雙創空間等領域。這是梅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融入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重要舉措,是廣梅園借力穗梅產業共建、加速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生動實踐。以廣梅園為主平臺的產業園區,已成為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的強大引擎。
廣梅園項目動工培土活動現場。
廣梅園能在“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離不開廣梅在過去幾年攜手同行的努力和付出。廣州、梅州兩市把廣梅園作為對口幫扶和產業共建的主陣地,派團隊、出資金、給政策,以廣梅園為主平臺、8個對口幫扶產業園區聯動發展,過去5年來,累計引進項目49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70個,已完成投資605.2億元。2020年,廣梅園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0個,提供就業崗位8.77萬人。廣汽集團、廣藥集團、廣州酒家等國企在園區建設產業基地,發揮龍頭集聚效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中國電子、法國圣戈班等世界500強央企、外企落戶園區,已初步建成綠色創新的高質量發展產業新城。廣梅產業園向110條對口幫扶貧困村,每年給予455.3萬元固定回報。
2020年8月4日,省扶貧辦批復同意設立廣東省減貧治理研究院廣梅園研究基地,打造新時代減貧治理和鄉村振興新高地。下一步,廣州將加快推動梅州創建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試驗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力梅州走出一條新時代振興發展新路,增進老區蘇區人民福祉,逐步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