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主責主業 加快改革創新
保障廣州高質量發展
——關于2020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解讀
9月27日,受市政府委托,市審計局局長黎子良向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四次會議作《關于2020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一年來,廣州市審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廣東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舉措,聚焦市委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以強有力的審計監督保障政策措施落實,為圓滿完成三大攻堅戰任務,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發揮了重要作用。反映在今年審計工作報告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堅持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最本質、最鮮明的特征。一年來,市審計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黨對審計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審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嚴格落實上級審計機關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點審計了市級財政管理、區級財政管理和市級部門預算執行情況,以及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對新增財政直達資金、促進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就業優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活垃圾處理、安全生產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了跟蹤審計。可以說,這些審計工作安排,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省委及市委的工作重點抓什么,審計監督就著力關注什么;堅持做到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同時,審計加快改革創新,認真落實審計項目審計組織方式“兩統籌”,加強信息化建設和大數據審計運用,拓展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從經濟監督中體現政治導向、政治要求,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促進政令暢通。
二、堅持全面客觀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成就。2020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圓滿完成三大攻堅戰任務,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報告用事實和數字反映和佐證了我市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在堅持落實積極財政政策方面,反映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5.26%,對各區轉移支付增長12.37%,有力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方面,反映我市調整支出結構,騰出一般共預算資金22.15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資金3.13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3000萬元重新安排;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532億元,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18.96萬人次。在有力保障重點領域和民生事業方面,反映2020年市級財政共投入711.16億元發展民生事業,較2019年增長22.26%;2020年各區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年初預算合計491.48億元,累計支出521.98億元,支出率達106%。在圓滿完成三大攻堅戰方面,反映2020年市級財政共投入298.24億元推動三大攻堅戰,較2019年增長26.2%,幫助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畢節市所有貧困縣和村超200萬人脫貧,梅州、清遠477個省定貧困村和2.94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出列標準,推動黑臭水體剿滅戰、凈土防御戰和藍天保衛戰取得新成效,推進存量隱性債務初步實現全面化解。在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方面,反映2019年度審計發現的489個問題,除個別問題因涉及征地拆遷補償、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尚持續推進整改中,其余問題已完成整改。
三、堅持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主責主業。審計監督首先是經濟監督,必須牢牢把握經濟監督這個定位,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這一主責主業。報告反映了財政管理審計、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發現的問題,促進建立和完善結轉結余資金的清理回收長效機制,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如在市級、區級財政管理審計情況,反映了財政資源統籌工作有待加強、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不夠到位等問題。在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中,反映了預決算編制不夠規范、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不夠到位、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范、財務核算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
四、堅持推動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圍繞社會熱點和重大民生領域,重點關注老百姓最關心、最盼望解決的事,對社保、就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等情況進行審計,揭示在政策落實、資金使用、項目運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惠民政策落地見效。如在社保基金預算執行情況審計中,反映了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不夠到位、部分社會保險待遇發放不合規等問題。在促進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審計情況中,反映了創業擔保貸款及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等政策措施落實、就業創業資金安排使用、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提升、就業失業監測方面存在的問題。在脫貧攻堅政策落實審計情況中,反映了部分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范、部分項目建設管理不夠到位、個別項目設備使用績效不高等問題。在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和資金審計情況中,反映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及管護工作有待完善、農村人居環境后期管護不到位、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有待加快、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不夠規范等問題。在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管理及運營績效審計情況中,反映了沒有按要求足額收取垃圾處理費、全市日均垃圾壓縮運轉率低于規劃目標、維修費管理不到位、城管部門簽訂的各項垃圾處理服務協議約定的績效考核扣費力度小等問題。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和管理審計情況中,反映了風險預警系統建設工作推進不夠到位、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管理規定不夠到位等問題。
五、堅持強化國有資產監督。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的決定》的有關要求,今年《審計工作報告》繼續將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3類國有資產審計情況單獨列報,按照真實、合法、效益原則揭示問題,推動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如在企業國有資產審計情況中,反映了部分企業會計信息不真實不準確、資產管理不規范、風險管控不嚴格、建設項目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情況中,反映了部分市級部門及下屬單位資產取得和處置不規范、資產使用不合規、資產管理不嚴格等問題;在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情況中,反映了1個部門土地礦產相關規劃編制及落實不夠到位、自然資源相關目標任務未完成、落實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措施不夠嚴格、自然資源相關資金征管用不夠規范等問題。
六、堅持以系統觀念推動改革創新。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5個原則之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市審計局與時俱進,推進審計理念、思路、方法、制度、機制創新,及時揭示和反映經濟社會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堅持用改革的視角發現問題,以改革的思路推動解決問題,做到揭示問題與推動解決問題相統一,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一體推進。如在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中,針對一些多年重復出現的問題,分析歸納出預算編報和審核把關不夠嚴格、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尚未健全、財務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非稅收入管理仍不到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等5點原因。在促進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審計情況中,利用大數據分析揭示規律性、普遍性、苗頭性問題,指出在深化招投標領域改革方面,存在招標管理不夠規范有效、評標管理存在不足、行業管理有待改進、交易系統和數據信息不夠完善、執行招標投標規定不夠嚴格等問題。這有利于推動有關部門有的放矢,及時堵塞漏洞、增強監管效能。
七、堅持嚴肅揭示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一年來,審計充分發揮專業性強、涉及面廣、反應速度快等優勢,聚焦權力運行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靶向發力,著力揭示公共資源管理領域、民生領域等人民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同時加強與紀檢監察等監督形式的貫通協調,2020年7月以來,審計共發現并移送問題線索28起,涉及4.41億元。
下一步,市審計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認真督促有關區、部門和單位落實整改責任,市政府將在年底前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整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