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抽樣檢驗結果及有關數據不得用作商業用途)
2023年第三季度,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毛巾制品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30批次樣品,經檢驗,有12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
本次抽查依據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8401-2010、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5296.4-2012以及相關推薦性的產品標準對pH值、產品使用說明(標識)、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吸水率、吸水性、纖維含量等項目進行了檢驗。
主要不合格項目:產品使用說明(標識)、吸水性、pH值、纖維含量。
主要不合格項目情況分析
1.產品使用說明(標識):一是企業對產品使用說明(標識)問題不夠重視;二是生產者不了解服裝產品使用說明(標識)的標注要求,導致有意或無意漏標或錯標。
2.吸水性:毛巾吸水性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毛圈纖維的表面親水性。為了達到手感的柔軟性,在毛巾整理工藝中常常使用柔軟劑,而柔軟劑的親疏水性,會對毛巾的吸水性產生較大的影響。
3.pH值:服裝織物在后整理過程中常在堿性條件下或使用堿性整理劑對產品進行后處理,如果未嚴格按照工藝條件進行中和處理或中和處理不充分,就可能會導致產品偏酸或偏堿,從而發生pH值超標的情況。
4.纖維含量:企業質量意識淡薄,未對其產品進行送檢或進行自檢,未按照標準要求嚴格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