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了《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該規劃是我市“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明確了未來五年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是指導全市開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戰略性、綱領性文件。
“十四五”時期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鞏固提升城市發展位勢的關鍵階段,是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繼續推進美麗廣州建設的關鍵期。《規劃》緊緊圍繞建設美麗廣州這一總體目標,提出到2025年,廣州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深入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系統安全性穩定性顯著增強,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重點領域改革和制度創新取得重要進展,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美麗廣州,建成美麗中國樣本城市。展望2035年,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廣州更有魅力,云山珠水、吉祥花城之美驚艷世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顯著增強,環境空氣質量根本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形成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國土空間格局,山水林田湖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體恢復,基本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規劃》第一章總結我市“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分析存在的不足,以及“十四五”時期面臨的新機遇。第二章明確規劃指導思想、原則、目標,提出4大類共25項規劃指標。第三至第十二章以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服務社會發展為主線進行謀篇布局,在10個方面提出具體規劃措施,包括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碳排放達峰,持續提升大氣、水、土壤、聲環境質量,維護生態安全格局,強化風險防控,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積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等內容。第十三章提出保障《規劃》實施的具體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分解落實任務、實施重大工程、加強資金保障、強化實施評估等內容。
《規劃》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抓住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注重源頭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為戰略引領,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用地結構調整,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二是抓住超大城市環境治理的特點和規律,注重綜合治理,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區域協調、城鄉統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統籌、減污降碳協同。三是抓住具有嶺南特色的自然生態安全格局,注重系統治理,推動山水林田湖海一體化保護。強化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推動“三線一單”落地實施,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深入推進科學綠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四是抓住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主體地位,注重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構建安全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目標,牢樹安全發展理念,強化危險廢物、重金屬、新污染物、核與輻射的全過程監管,加強環境風險預警防控與應急管理;圍繞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環境問題,強化監督執法;推廣碳普惠,踐行綠色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是抓住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的契機,注重改革創新,推動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構建“大環保”格局,強調建立健全“七個體系”,更好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提升環境基礎治理能力,為廣州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