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背景
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府“自我革命”,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廣州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工作思路,結合“一窗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模式改革和實施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信息惠民試點城市項目,綜合施策、強力推進,全面開展公共服務事項清理規范和下放工作,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
2017年,“分批出臺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工作被列入《2017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廣州市2017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要點》等文件中,并作為專項工作進行檢查督辦。同年8月,我市印發《廣州市進一步放權強區改革工作方案》和《廣州市2017年清理和規范公共服務事項工作方案》,按照“區實施更方便有效的事權,一律交由區行使”和“統一標準、條塊結合、分批實施”的原則,全面推進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和統一標準化工作,于2017年12月首次出臺了《廣州市公共服務事項目錄(2017年)》。
為準確掌握各區的實際需求,確保既合法合理下放、各區又有能力承接,市政務辦分3批組織50個市直單位及“4+1”功能區(廣州開發區、南沙開發區、增城開發區、廣州空港經濟區、天河區)召開了公共服務事項放權強區改革專題座談會。按照滿足“群眾需求強烈,區實施更方便有效”的總體思路,我市選取了面向基層辦理事項較多的部分部門先行試點。
2018年1月15日,我市印發《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將一批市級公共服務事項調整由區實施的通知》,將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殘聯、市僑辦4個部門121項市級公共服務事項調整由區實施,實現了社保、醫保、勞動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在“家門口”辦理,使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二、此次公共服務事項下放的主要特點
(一)此次下放事項主要集中在與社會民生密切相關、群眾需求強烈、區實施更方便有效的事項。如:僅市人社局下放的事項就有103項,占比85.1%,從而實現我市絕大部分人社業務可以通過區、街鎮甚至社區(村居)辦理。
(二)此次下放事項實行全鏈條、全流程下放,從申請、受理到審核等環節全部下放到區實施,由區完成全部環節,無需上報市級部門審批。
(三)實行帶“標準”下放,由市級部門對下放事項的服務標準進行統一規范,各區只需按照此標準實施即可,實現了全市各區服務標準的統一。同時,所有事項在全市統一管理平臺實施統一管理,實現了事項信息來源的唯一性和準確性。
(四)將事項下放與便民服務同步推進,大大方便群眾辦事。如:市政務辦與市人社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就業創業證等5類證書(證明)納入信息共享的通知》,將我市就業創業證、職業資格證書、個人參保證明、個人社會保險繳費歷史、個人醫療保險繳費歷史等群眾辦事最常用的5類證書(明)實現信息共享,由政府部門通過信息共享手段主動查詢獲取,無需群眾提交此類材料。
三、其他說明
(一)文件中所稱的“公共服務事項”,是指主要由市政府各部門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申請辦理的授益性事項。
(二)對于不具有公共服務職能的功能區,文件中明確不將這些功能區列為公共服務事項的承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