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銀行”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額度每年提高至10億元,建立“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企業服務工作機制,探索民營中小微企業直報直查直追機制,積極主動靠前服務民營企業,全力推進民企積案清理集中攻堅……8月2日,廣州市政府官網正式發布《廣州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穩預期、強信心。
廣州“民營經濟20條”全文不到3000字,提出20條措施,可謂干貨滿滿,全篇幾乎一句一舉措。《措施》一方面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策部署,另一方面結合廣州民營經濟實際情況,聚焦民營企業關切,分別從扶持政策、服務體系、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四方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支持民營經濟最大限度釋放活力潛力。
民企融資難怎么辦?
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年度總額度增至10億元
扶持政策力度更大,進一步拓展民營企業發展空間。
民企要發展,往往會遇到哪些難題?企業融資、市場機會、轉型升級等都可能成為民企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對此,《措施》瞄準這些痛點,強調發揮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科技金融、企業信用數據等作用,進一步為民營企業融資增信。
如何破解民企融資難題?風險補償機制來護航。《措施》明確進一步健全“政府+銀行”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發揮年度總額度10億元的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作用,建立銀行與保險、政府性融資擔保等多方共同參與的風險分擔機制,對合作銀行發放符合條件的普惠貸款風險損失按規定給予補償。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可能成為銀行不愿貸不敢貸的原因之一。《措施》提出,發揮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作用,對合作銀行向符合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條件的民營企業提供貸款所產生的本金損失進行一定補償,鼓勵銀行為民營科技企業量身訂制服務方案,打造專屬科技信貸產品。
同時,對于不少科技型民企來說,“知產”如何變“資產”也是一大難題。對此,《措施》提出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普及度和普惠面,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合作銀行每筆知識產權質押不良貸款本金損失給予50%的補償。此外,進一步發揮廣州“信易貸”平臺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功能,加大信用融資產品創新力度,助力提高企業融資便利度和獲得感。
如何拓展更廣闊的市場機會?參與重點項目和開放應用場景是民企關注的兩大領域,對此《措施》都有涉及。
《措施》提出,支持民營投資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梳理吸引民間資本項目清單,依托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公開發布,并通過召開項目推介會等多種方式開展投融資合作對接。建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按照“成熟一批、推薦一批”的思路,向有關金融機構推薦重點民間投資項目。推動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基金盡快落地運行,構建基礎設施“投、融、管、退”良性循環。
應用場景方面,《措施》主打“人工智能”牌,提出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加大應用場景開放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應用場景設計與建設。不久前,在廣東省面向民間資本推介示范項目和應用場景會議上,廣州就釋放出30個應用場景,預期投資近40億元,涵蓋消費、能源、制造、醫療、交通、農業、教育等多個領域。只要有投資項目的意愿,或有適合應用場景的新技術,就歡迎民營企業來“揭榜”,切實幫助民營企業獲得更多發展空間、投資機會。
此外,支持民企升級轉型,也能獲得“真金白銀”補助。《措施》明確,支持遴選確定的“四化”(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改造和綠色化提升)評估診斷服務項目承擔單位為規模以上的民營制造業企業提供“四化”評估診斷服務,符合條件的,按照每個企業“四化”評估診斷項目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標準對遴選確定的“四化”評估診斷服務項目承擔單位進行補助。支持“四化”改造實施,最高按照項目投入總額的30%給予補助。
如何更好服務民企?
建立網格化聯系服務民企、民營企業應急援助等“服務機制”
服務體系更完善,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獲得感。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如何不再是一句口號?建立起相應的企業服務工作機制,也成為《措施》的一大亮點。根據《措施》,廣州要建立完善政企溝通機制、應急援助機制、信用修復機制、“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企業服務工作機制等四項“服務機制”,為民營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環境。
政企溝通,越來越“網格化”。《措施》提出加強市、區兩級政企溝通服務中心建設,探索鎮街商會政企聯絡員網格化聯系服務民營企業體系建設,及時廣泛收集企業問題,助力企業訴求問題及時響應解決。
民企遇險,第一時間應急援助。對于生存發展困難、存在倒閉風險且影響面較廣的民營企業,及時采取措施做好應急援助工作,依法為民營企業正常經營提供人力資源、設施設備、知識產權保護和政策信息等服務,幫助民營企業克服困難、找到出路。
出現信用“污點”,加強指引及時修復。對于民企十分關注的信用修復機制,提出加強信用修復流程指引,對企業提交的符合修復條件的行政處罰公示信息修復申請,1個工作日內完成市級初審,支持民營企業加快重塑信用形象。針對民營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符合法定屏蔽條件的,及時采取屏蔽措施;相關信息被屏蔽后,因融資、招投標等需要,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出具相關證明材料,依法保障民營企業減負煥新。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真正成為一項工作機制。《措施》明確,建立本地優質合規民營企業“白名單”并動態更新,成立市、區兩級工作組,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對“白名單”內企業合理的政策訴求,予以優先辦理。進一步健全和強化民營企業服務機制,暢通涉企事務受理渠道,提高辦事效率,建立跟蹤督辦回訪和違法懲戒閉環制度。
《措施》還提出,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培育扶持整合一批品牌性協會商會,鼓勵支持協會商會加強行業研究、產業規劃、標準制定,為政府部門制定和實施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管理制度等提供決策服務,充分發揮協會商會專業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推動行業共性問題得到關注和解決。
如何讓民企心無旁騖謀發展?
制定親清政商關系“正面清單”“負面清單”
法治環境更優良,進一步穩定民營企業發展預期。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措施》提出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制定親清政商關系“正面清單”“負面清單”。開展民營經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專項監督,探索建立民營中小微企業直報直查直追機制,嚴肅整治不擔當不作為、官商勾結破壞營商環境的問題。各級各部門要積極主動靠前服務民營企業,依法依規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防范廉政風險,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強調加快出臺廣州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人士合法權益。
此外,《措施》提出集中清理一批涉及民營企業或者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以及民營企業財產被查封、扣押、凍結久拖不結的案件。規范對民營企業的執法行為,依法實施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對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
尤其是在民企關注的合規方面,《措施》提出建立企業合規免責清單,探索在清單范圍內,企業由于創新出現的首次不合規在限定時間內整改完畢,依法不予處罰。實施行政合規和刑事合規成果互認等,通過一系列關鍵舉措,助力民營企業心無旁騖推動高質量發展。
社會氛圍更濃厚,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措施》強調弘揚企業家精神,定期通過媒體報道、轉載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優秀案例。建立重點民營企業激勵機制,每年發布廣州市民營企業成長型新銳和民營企業納稅、科技創新、履行社會責任等相關情況。
熱議
“20條”讓民企寬心暖心安心
為支持民營經濟最大限度釋放活力潛力,讓民營企業寬心、暖心、安心,8月2日,廣州印發實施《廣州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措施》的發布引發了廣州民營企業家的熱議,他們紛紛表示,將堅定信心,在廣州推動“二次創業”、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中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
怎么看?
梁耀銘 市工商聯主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出臺后不到半月,廣州正式發布落地措施,一如既往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重視和關懷,更給予民營企業家更多“安心”,讓我們更加堅定決心、輕裝上陣、聚力謀發展。
梁耀銘 市工商聯主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丘育華 廣州市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措施》激發了民營企業家再次創業的信心和熱情,最大限度釋放廣州民營經濟的活力和潛力。對于企業而言,《措施》讓我們堅定信心、主動出擊,增強了專注開發屬于自有品牌的壓縮機,為加快暖通空調設備實現全面國產化的動力。
丘育華 廣州市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翟美卿 香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措施》聚焦本土企業面臨的具體難題,尤其是在貸款融資、破除壁壘、審慎監管等民企關注的重點領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具體而精準的舉措,讓民營企業感受到政府的真誠關懷、有力幫助、堅定支持。
翟美卿 香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關注啥?
孟麗紅 香港祈福集團副董事長
《措施》有助于提升民營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建立健全的應急援助機制、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修復機制以及實施行政合規和刑事合規成果互認等措施,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經營環境。
孟麗紅 香港祈福集團副董事長
《措施》聚焦“打造和開放創新應用場景”,對民營企業參與到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有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同時,明確支持民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四化”升級,這對企業而言,有很強烈的提振和激勵作用。
陳澤濱 立白科技集團總裁
陳東平 大翔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措施》提出建立重點民營企業定期激勵機制,能夠使政府更加了解企業家的需求和制定相關政策,真正實現政府和企業的共贏。我深刻體會到市委市政府對于民營經濟的重視和支持力度。作為企業家,我們要堅定地轉化為實際行動,不斷創新發展。
陳東平 大翔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如何干?
馬春欣 廣州南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措施》對本地民營經濟、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看得準、看得深,推出的舉措針對性強,穩定了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預期。著眼于進一步固引導、強保障、破障礙,為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加強了力量。
馬春欣 廣州南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郭曉欣 廣州海縫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
《措施》激發著廣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動力。我們將點燃二次創業的奮斗激情,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引領、全面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腳步,不斷激活新動力、再造新優勢,奮力推動自身企業高質量發展。
郭曉欣 廣州海縫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