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引導勞動力和人才有序流動,近日,《廣州市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方案》明確,廣州要加大人口遷入戶制度改革創新,出臺實施差別化入戶政策,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而在人才引進方面,廣州明確引進“高精尖缺”人才不受編制、崗位、工資總額限制,引進戰略科學家和具有顛覆性技術的創新創業團隊可一事一議、一人一策。
出臺實施差別化入戶政策
根據《方案》,廣州要牢牢把握“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健全勞動力和人才流動要素配置機制,暢通勞動力和人才要素流動渠道,構建公平合理、順暢有序的勞動力和人才要素流動格局。《方案》主要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完善技術技能評價制度、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完善企業工資收入分配激勵措施等5方面提出17項具體措施。
根據《方案》,廣州要加大人口遷入戶制度改革創新,出臺實施差別化入戶政策。完善以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居住年限為主的積分制入戶制度,為公平有序落戶提供階梯式政策通道。以數據共享應用為動力,著力打造具有廣州特色的信息化、便捷化戶籍管理服務體系。
推動“公共資源隨人走”是近年來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方案》提出要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保障符合條件的來穗人員平等、便捷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完善隨遷子女就學政策,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在重點領域隊伍建設方面,廣州將推動機構編制資源向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領域合理傾斜,加大警力向基層一線傾斜力度,建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公共衛生醫師制度。
建設人才綜合服務保障體系
《方案》還明確要完善技術技能評價制度,如拓展新職業、新業態領域職稱評價范圍。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健全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
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方面,《方案》提出建設人才綜合服務保障體系,覆蓋創業服務、就業指導,到住房、出行、醫療、子女教育各個方面。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其他城市取得A類工作許可的外國人才到廣州工作,符合條件的可直接辦理A類工作許可。引進“高精尖缺”人才不受編制、崗位、工資總額限制,引進戰略科學家和具有顛覆性技術的創新創業團隊可一事一議、一人一策。建設好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知識城“國際人才自由港”、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粵港澳人才方面,廣州提出指導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