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政府不僅推出了《中小微企業十五條》,還制定《廣州市加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還在全國率先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推出及時、精準的政策。廣州市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建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時出臺政策的“時機非常好”。張建軍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軟件企業尤其是中小軟件企業也面臨延遲開工、市場前景不明等問題和疑慮,此時出臺扶持政策能夠有效提振行業信心,幫助企業渡過困難期。
“每一次重大衛生公共事件都是信息產業突飛猛進的機會。”廣東省互聯網協會副會長張毅接受廣州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市政府不僅推出了《中小微企業十五條》,還制定《廣州市加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還在全國率先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推出及時、精準的政策。廣州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服務企業不依賴資本而是靠盈利模式,注重現金流,所以越是困難時期,廣州企業的活力和韌性越強。未來隨著5G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廣州將成長出更多優秀的企業。
廣州靈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勝告訴記者,對于靈聚科技這樣專注人工智能研發的小微企業而言,“資金的及時到位無疑是雪中送炭”。
廣州的軟件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產業規模增長了120倍,2019年,廣州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首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預計完成收入4272.52億元,同比增長18.53%,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也基本完善,軟件產業實現了從“信息化輔助產業”到“戰略性支柱產業”的角色轉變,逐步進入國產自主創新、新興技術落地的全新發展階段。張建軍表示,這個階段對核心技術、場地、人才、資金的需求更加迫切,扶持政策的出臺能幫助廣州軟件產業平穩過渡,持續快速發展。“《措施》在核心技術、企業引進培育、產業集聚、人才補助等方面精準扶持,切中廣州軟件產業痛點,符合產業發展現階段的實際需求,對廣州軟件產業而言是重大利好。”
除了中小微軟件企業外,不少廣州軟件行業巨頭也對《措施》出臺的反響強烈。海格通信是國家軟件百強企業之一。海格通信黨委書記、總經理余青松表示,本次《措施》的出臺,對企業發展是重大利好,將為海格通信推進國家重大專項支持的平臺項目發展、進一步集結高端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余青松告訴記者,作為自主創新的先行者,海格通信將秉承“技術創新是企業成功的基因和快速發展的源動力”“企業的競爭最終表現為人才的競爭”的理念,通過不斷創新突破核心技術研發,實現了核心技術體系的自主可控。未來,海格通信將著力持續培育一批高價值的專利,繼續大力布局知識產權與產業深度融合,提高綜合核心競爭力,在無線通信、北斗導航、航空航天、軟件與信息服務四大產業不斷構筑持續競爭優勢,為廣州市、廣東省的經濟建設,“北斗+”、寬帶衛星通信的應用推廣、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另一家躋身國家軟件百強的廣州企業——廣電運通的副總經理魏東告訴記者,《措施》對技術創新的支持讓他們備受鼓舞。“當前,公司正構建產學研平臺,在一些人工智能前沿技術上攻堅破難,共建良性生態環境,我們非常希望在一些重點平臺項目上得到配套支持。”當前,廣電運通主要抓住應用場景,從應用場景切入,“場景、算法、算力、大數據”全方位發力,攜手生態產業合作伙伴,構建人工智能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