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度重視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積極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在廣州的落地生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按照中央工作部署和省工作要求,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把人民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積極防范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主要傳染病發病率顯著下降,針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系統謀劃、全面推進全市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廣州市居民的預期壽命和整體健康水平持續提高。2019年,我市人均預期壽命達82.52歲,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37‰、6.57/10萬,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健康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同時,伴隨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發展和生活行為方式變化,我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病毒性肝炎、結核病、艾滋病、新發傳染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精神衛生、職業健康等問題嚴重,市民對口腔健康服務需求提升。
為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期盼、最大限度降低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全方位全周期維護人民健康,根據國家和省的要求,我市制定出臺了《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健康廣州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其配套方案,這是我市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具體舉措,是轉變衛生健康理念的一場歷史性變革,也是從根本上促進我市衛生健康工作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保障人民健康的實際行動。
一、《意見》起草背景和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作出實施健康中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任務,明確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19年6月,國家加快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 號)等系列文件,我省于2019年12月底相應出臺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健康廣東行動的意見》(粵府〔2019〕116 號),要求各地研究制定實施方案,逐項抓好任務落實。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述文件以及市領導指示批示要求,市衛生健康委在對建設健康城市規劃(2011—2020年)進行評估的基礎上,于2019年7月份健康中國行動文件出臺后,即牽頭會同市教育局、市體育局等部門,分領域開展專題研究,起草了我市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精神的《意見》。
《意見》主要依據國發〔2019〕13 號、粵府〔2019〕116 號文擬制,主要內容為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等20 項健康行動。《意見》的起草始終堅持審慎、科學、嚴謹的原則,先后組織公共衛生、臨床醫療、健康科普、依法行政、文化教育、體育健康、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80余名專家學者,召開了20余次研討會進行論證,期間5次征求衛健系統單位意見,兩次征求市有關部門和11個區政府意見。
二、《意見》框架和主要內容
(一)《意見》的主要特點。《意見》綱舉目張,明確通過實施健康知識普及等20項專項行動,實現促進市民健康的目標。文稿具有四方面特點:一是專注以“健康”為中心。聚焦每個人關心、關注的生活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和衛生健康服務問題,針對每個人在不同生命周期所面臨的突出健康問題,系統提出防控策略。二是專注提高人民健康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為切實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健康服務,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目標,在落實國家、省18項專項行動的基礎上,增加了健康口腔行動,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等2個專項行動,形成20個專項行動。其中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行動吸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經驗,融合了有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工作要求。三是專注讓行動落地見實效。每一項專項任務舉措務求具體明確、責任清晰,強化部門協作,同時對社會、個人及家庭提出行動倡議,調動全社會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專注指標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結合前期開展的建設健康城市規劃(2011—2020年)評估情況,《意見》既確保國家、省各項指標能夠實現,又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提出部分特色性指標(如健康口腔行動、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行動)。
(二)《意見》框架和內容。《意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總體目標。明確了到2022年和2030年的階段性目標。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務,從四方面組織實施20項專項行動。一是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針對影響健康的行為與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實施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環境等6項健康促進行動。二是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針對婦幼、中小學生、勞動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特點,實施4項健康促進行動。三是防控重大疾病,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四類重大慢性病以及口腔疾病、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預防控制,實施6項防治(防控)行動。四是提升健康廣州服務內涵,實施塑造健康灣區、中醫藥健康促進、智慧健康、公共服務體系優化4項行動。第三部分明確了健康廣州行動實施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動員各方參與、加大財政投入、強化宣傳引導等。
三、與國家、省有關文件比較
在內容上,嚴格遵循了健康中國行動有關文件精神,始終秉持“預防為主”“共建共享”的建設思想,結合廣州實踐和健康需要,《意見》及其配套方案的內容布局和行動措施是《健康中國行動》15項專項行動、《健康廣東行動》18項專項行動在廣州的實化、細化、優化,是健康廣州建設的“路線圖”和“施工圖”。在目標值上,《意見》的近期、遠期目標值基本上均高于或等于國家和省的要求;圍繞健康廣州行動總體目標任務要求,我市《意見》的配套方案提出153個行動指標,涵蓋了國家、省設定指標,其中在健康口腔行動、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行動相應增加了14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