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六穩”“六保”中,就業都擺在首位,可以說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日前,筆者從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下,我區通過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保障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等,上半年全區總體就業形勢平穩,城鎮新增就業11972人,幫扶6393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多渠道解決企業用工難
2月10日,我區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很多返鄉員工因為疫情被困在家中,企業復工復產面臨難題。
“我們聯合鎮街,在附近村社招聘臨時工,解決了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用工缺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及時調整策略,在摸查企業用工需求后,將全區現場招聘活動和勞務對接活動,轉為線上網絡招聘活動,增加了網上招聘服務的規模和頻次。今年1-6月,我區共舉辦了65場網絡招聘會,2262家企業參加,發布就業崗位12.99萬個。
萬寶集團是我區的重點企業之一,其復工后擴大產能,亟需招聘員工約300人。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多次主動上門對接,并與我區對口扶貧地區的人社部門聯系,通過開展兩次“點對點”服務、舉辦網絡招聘會等,幫助企業解決了用工缺口。
今年2月-4月,我區積極開展務工人員“點對點”專車專列返云返崗活動,成立返崗專車工作專班,按照人社組織人員、交通保障接返、衛健把牢防控的模式,引導異地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共迎接返崗專機、專列及專車99批次,接返務工人員2133人。
我區還將119家重點用工企業、防控疫情物資生產企業、防控疫情物資生產企業供應商等納入重點企業服務清單,設立人社服務專員,建立“點對點”工作聯系機制,聯同鎮街等,發動留穗過年務工人員及區內城鎮人員投身防疫物資生產一線,為重點企業解決用工缺口880人。
全方位保障居民就業
除了企業用工,居民就業同樣是我區工作的重點。
我區啟動了“云青就業直通車”項目,為轄內高校畢業生就業開設綠色通道,預計將于9月30日前完成首批就業直通車4000個就業崗位目標,目前已發動5000多家企業參與,涵蓋區內13所高校3萬余名畢業生。同時,我區計劃年內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拿出不少于20%比例的空缺崗位,專項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并提前啟動社區專職人員招聘工作,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不只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也是我區關注的重點。謝女士是均禾街居民,疫情期間她所在的飯店一直停業,她希望可以重新找一份工作,緩解家庭負擔。通過“就業攜行計劃”的幫助,目前謝女士已經成功就業。據介紹,今年以來,截至6月,全區城鎮登記就業困難失業人員4148人,“就業攜行計劃”共實施深度輔導42個、一般輔導116宗,服務就業困難人員416人,服務就業困難人員629人次,幫扶困難群體就業3360人。
我區還合理開發社會保障、保安、保潔等托底安置公益性崗位,積極保障困難職工基本生活。上半年,我區城鎮新增就業11972人,共幫扶6393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此外,我區與荔波、平塘、英德等地開展勞務對接,截至6月共舉辦了10場遠程招聘面試活動,初步達成用工意向179人,專車送企8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73人。
資金補貼助力復工復產
疫情之下,和企業攜手共渡難關,是實現穩就業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區加大穩崗就業補貼核發力度,在服務上做到免申請、免材料、免跑腿“三免”。
據統計,今年1-6月,我區已審核發放穩崗補貼5.79萬家企業,發放金額5892.57萬元,與去年7-12月相比增加26倍(去年7月開始發放);受理各類就業創業補貼共1.13億元,同比增長13.2%,惠及1.5萬余家企業,惠及6萬余人次。
在減免企業稅費方面,我區上半年已幫助36萬戶企業減免社保費共19.57億元,受理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兩稅減免、防疫相關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等7.16億元。在租金減免方面,實際減免7.57億元,減免率達97%。
我區不僅組織18個重點項目向省發改委成功申請專項貸款107.91億元,還協助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獲批低息貸款2600萬元。同時,我區大力發展直播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業態,創造新崗位。今年一季度,我區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6.1億元,同比增長43.1%;直播商品實現零售額38億元,直播商品數在全市占比最高,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