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廣州市經濟運行情況綜述
廣州市統計局綜合處
2014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廣州市委、市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增后勁各項工作,努力培育創新動力,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經濟在新常態下保持平穩運行,呈現出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經濟運行質量效益提升、社會民生不斷改善的良好勢頭。
一、經濟運行平穩,新動力、新特征不斷涌現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突出矛盾,全市上下在復雜環境中攻堅克難,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優化結構中穩增長,在創新驅動中促轉型,全市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706.87億元,比上年增長8.6%,增速高于全國(7.4%)和全省(7.8%),其中第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37.52億元,5606.41億元和10862.94億元,分別增長1.8%、7.4%和9.4%,第三產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經濟在新常態下平穩運行。從全年運行走勢看,各季累計GDP增速逐季穩步提升,經濟增長總體平穩,新常態下呈現新趨勢、新動力、新特征,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和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產業結構更趨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為1.42︰33.56︰65.02,服務業比重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快于工業,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4%,快于工業1.6個百分點,延續了自2007年以來服務業較快發展的態勢。
二是產業動力加快轉換。新興產業發展步伐加快。2014年,現代服務業中的物流、金融增勢較好,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8%和10.0%,增速分別高于全市GDP增速3.2個和1.4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774.27億元,增長8.9%;重大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798.86億元,增長8.4%;增速分別高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1.0個和0.5個百分點。電子商務發展快于傳統百貨業,限額以上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63.1%,增速高于百貨店零售額(0.8%)62.3個百分點。
三是創新驅動力提升。我市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城市目標,實施科技研發經費、科技企業孵化器雙倍增計劃,推進健康醫療、智能裝備、移動互聯網應用創新專項,推進創新平臺建設,激發企業創新活力。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001.36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高1.2個百分點。全市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4589件,發明專利授權4590件,分別增長20.0%和13.2%。
四是金融新業態發展勢頭突顯。創新金融平臺,南沙新區金融改革創新政策獲批,金融功能區新增一批金融機構,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掛牌運營,碳排放權交易額占全國62%,廣東塑料交易所年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全年新增上市企業5家。保費收入601.8億元,增長26.7%。
五是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2014年末實有內資企業43821戶,同比增長8.2%,注冊資本7008.43億元,同比增長18.4%;實有私營企業36.48萬戶,同比增長23.2%,注冊資本7641.71億元,同比增長58.8%。全年新設立市場主體和新增注冊資本分別增長29%和1.1倍。
六是國際交通樞紐功能增強。2014年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478.84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二位;貨郵行吞吐量189.33萬噸,居世界空港前15名。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達4.8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1637.81萬標箱,分別居世界港口第五、八位。
二、生產穩定:農業生產平穩,工業生產穩步增長,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
農業生產平穩。2014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1.67億元,同比增長0.8%。種植業和畜牧業平穩增長。稻谷、豆類、薯類產量分別增長3.7%、2.5%和1.2%。禽蛋產量增長9.1%,肉類總產量下降,降幅為18.7%。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支柱產業繼續發揮帶動作用。全市裝備制造以及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造船等傳統優勢產業穩健發展,3D打印、工業機器人等新業態快速壯大。2014年,全市分別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總產值4859.55億元和18184.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1%和7.9%。支柱產業帶動發展,三大支柱產業總產值8656.63億元,增長8.8%,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9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0.3%,石油化工制造業增長8.0%,電子產品制造業增長7.4%。全市汽車產量接近兩百萬輛,為197.39萬輛,增長9.3%。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6%。
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物流業發展平穩。2014年,貨物周轉量、旅客周轉量、客運量、機場貨郵吞吐量較快增長,全市完成貨物周轉量8596.17億噸千米,旅客周轉量2495.94億人千米,客運量9.80億人次,機場貨郵吞吐量189.3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6.0%、10.1%、9.9%和9.4%。旅游市場較快發展。旅游業總收入2521.82億元,增長14.5%;城市接待過夜旅游人數5330.05萬人次,增長5.7%。金融業穩定增長。1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規模擴大,各項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分別為35469.29億元和24231.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和10.1%。
三、需求持續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消費需求持續暢旺,外貿出口穩步發展
投資較快增長,民間投資拉動作用明顯。舉辦“新廣州·新商機”招商推介會,加大重大發展平臺投資力度,鼓勵吸引民間投資,促進投資較快增長。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市13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總額1090億元。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889.50億元,同比增長14.5%,從全年增長趨勢看,呈現逐月提速的良好勢頭。全市完成民間投資1814.37億元,增長24.9%,比全市投資增速高10.4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58.6%。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工業投資增勢穩定,房地產開發投資1816.15億元,增長15.5%;工業投資685.12億元,增長6.9%。分行業看,工業三大支柱產業中汽車制造業投資發展較快,增速為21.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等生產性服務業投資增長較快,分別增長40.6%、20.6%。
消費持續暢旺,新業態較快發展。我市推進重點商圈升級改造,加快國際會展中心、物流中心、采購中心建設,完善商貿功能,開展一系列商貿展貿活動,推進專業批發市場轉型試點,促進產業升級,促進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新型消費,激發消費活力。2014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97.85億元,同比增長12.5%,增幅高于全國(12.0%)和全省(11.9%);其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分別增長13.2%和7.8%。新業態較快發展,以通信電子、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興消費需求旺盛,占限額以上零售業零售額13.6%的網上商店零售額為509.74億元,增長63.1%;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34.1%。汽車消費穩步增長,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9.6%。
外貿出口穩步發展,出口結構進一步改善。開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道,自貿試驗區申報成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外包、保稅物流等新業態,開放型經濟穩步發展。2014年,全市完成進出口總值1306.00億美元,增長9.8%;其中出口總值727.15億美元,增長15.8%;進口總值578.85億美元,增長3.2%。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51.07億元,增長6.3%。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成為出口主導。機電產品出口357.94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26.66億美元,分別增長14.9%和18.1%,分別占全市出口的49.2%和17.4%。自主出口能力不斷增強,一般貿易出口306.22億美元,增長4.8%,快于加工貿易(-1.9%)。政策優勢使南沙保稅港區成為外貿增長新引擎,南沙保稅港區進出口總值增長1.5倍,對廣州外貿增長的貢獻度達37.6%,成為廣州對外開放新的增長極。
四、質量提升: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升,工業企業利潤保持增長
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升,財政實力不斷增強。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41.53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稅收收入994.92億元,同比增長9.9%。全市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為80.1%,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利潤保持增長、虧損面縮窄。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60.27億元,同比增長2.0%。企業虧損面逐月收窄,為16.06%,同比收窄4.9個百分點。
五、民生改善:物價漲幅回落,就業形勢穩定,民生投入持續增加
消費價格漲幅平穩回落。2014年,我市城市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分別上漲2.4%和2.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和購進價格(IPI)同比分別下降1.8%和2.0%。
就業形勢穩定。全市實施促進就業措施,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7.08萬人,17.5萬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6%。
民生領域投入持續增加。2014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34.26億元,增長3.5%,財政支出有力保障民生支出,市本級用于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支出435.8億元,占市本級支出的76.3%。其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分別支出227.69億元、148.99億元和115.70億元。
總的來看,2014年我市經濟運行在新常態下實現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但也要清醒認識到,國內外環境仍然錯綜復雜,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下一階段,要圍繞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競爭力,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在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下工夫,主動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著力改革創新,著力轉型升級,著力改善民生,增強內生成長動力,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努力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執筆:陳婉清
審核:馮俊、魏紹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