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廣州經濟運行開局穩定。全市消費品市場保持活躍,投資穩步增長,工業生產平穩,貨物運輸加快,消費價格漲幅有所反彈。
一、消費品市場保持活躍
1-2月,全市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5413.03億元,增長30.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7.6個百分點。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5.83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實現零售額916.72億元和149.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7%和13.0%。
二、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
1-2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7.00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66.29億元,增長31.8%,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3.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呈兩位數增長,全市完成工業投資60.23億元,增長17.5%,增速為2010年12月以來最高累計增速。全市完成市屬固定資產投資277.55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87.6%;增長23.8%,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5.5個百分點。
三、工業生產平穩
1-2月,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61.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增速同比提高3.0個百分點。工業增長呈現“四快”的特點:一是輕工業快于重工業。全市規模以上輕、重工業總產值增速分別為14.5%和1.3%,輕工業增速快于重工業13.2個百分點。二是小微型企業快于大中型企業。全市規模以上小微型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27.9%,增速快于大中型企業28.7個百分點。三是民營企業快速增長。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22.5%,增速快于全市工業平均增速17.0個百分點。四是高新技術產品產值較快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7.1%,增速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
但面臨四方面的困境:一是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生產下降。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六成多的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1%。二是三大支柱產業累計增速首度負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三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98.61億元,同比下降5.1%,這是自2003年三大支柱產業統計以來首度出現累計增速負增長。主要是由于三大支柱產業中占比達37.4%的汽車制造業總產值下降19.3%(上年同期為增長7.7%)所致,自2012年8月起,汽車制造業總產值已連續七個月當月負增長。電子產品制造業總產值增長11.5%(上年同期為下降3.9%);石油化工制造業總產值增長1.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0個百分點。三是外需萎縮、工業出口微幅增長。1-2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僅增長0.7%。四是產品產銷率下降,庫存壓力凸顯。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54%,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
四、交通運輸五快三落
1-2月,貨物周轉量、貨運量、客運量、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和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有所加快。全市完成貨物周轉量1034.02億噸千米,同比增長1.1倍;貨運量1.37億噸,增長27.7%;客運量1.45億人次,增長13.9%;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8.89億人次,增長6.2%;港口貨物吞吐量6704.65萬噸,增長5.1%;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84.3個、17.8個、6.8個、2.4個和1.2個百分點。機場旅客吞吐量、機場貨郵吞吐量和旅客周轉量增幅回落。全市完成機場旅客吞吐量830.92萬人次,增長3.6%;機場貨郵吞吐量25.23萬噸,增長4.4%;旅客周轉量386.92億人千米,增長8.6%,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8.0個、1.4個和1.0個百分點。
五、消費價格漲幅有所反彈
2月份,受農歷春節假期市場消費需求旺盛影響,我市城市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9%,漲幅較1月份提高1.0個百分點;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分別上漲3.1%和5.8%。1-2月,CPI同比上漲3.4%。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商品呈“七升一降”格局,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同比下降0.2%,同比上漲的七大類商品中漲幅居前三位的依次為居住類(9.2%)、食品類(3.9%)、煙酒及用品類(2.2%)。
2月份,我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0.7%,連續第10個月保持下降;購進價格(IPI)下降1.3%,降幅均比1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1-2月,PPI和IPI同比分別下降0.7%和1.3%。
執筆:陳婉清
審核:馮俊 魏紹瓊
(審發:何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