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全市堅持穩中求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培養經濟發展新動能,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一些積極變化。
1-3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037.78億元,同比增長8.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比全國(6.7%)和全?。?span>7.3%)分別高1.4個和0.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1.59億元,同比下降0.6%,第二、三次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4363.11億元和9513.08億元,分別增長6.6%和8.9%,三次產業結構為1.15:31.08:67.77,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升1.64個百分點。
一、實體經濟有回暖跡象
工業生產加快、三大支柱產業增長提速。1-3季度,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576.4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627.27億元,同比均增長7.0%,增速均比上半年提升0.2個百分點。三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長10.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速達12.8%,比1-8月加快1.0個百分點。電子產品制造業增長12.9%,石油化工制造業增長2.6%,增速比上半年分別提高3.6個和1.4個百分點。與工業發展相關的部分關聯和先行指標有所回升。1-3季度,用電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工業生產者價格等都不同程度回升。工業用電量增長4.6%,比上半年(3.5%)提升1.1個百分點,分別比深圳和佛山高2.7個和1.4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最高累計增速。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速(6.2%)較上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逐月收窄,9月當月已基本“轉正”,同比僅下降0.1%;1-9月同比下降2.0%,但幅度繼續收窄0.3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當月PPI于8月 “轉負為正”,關閉了長達50多個月的下降通道,9月持續回升,同比上漲0.7%,有助于提升市場信心,為企業增產帶來正面影響。9月,我市重點制造業PMI達51.2,這是自今年3月以來連續7個月維持在榮枯線之上,顯示我市制造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二、三大需求增速回升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提升。1-3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89.87億元,增長13.1%,較1-8月和上年同期分別提升0.8個和2.0個百分點?;A設施投資增長23.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2.3%,增速較上半年分別提升1.7個和1.2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增長14.6%,占全市投資的比重為87.0%,分別較上年同期提升3.0個和1.1個百分點。
社零增速加快、商品銷售同比提升。1-3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00.38億元,增長8.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39903.14億元,增長10.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
進出口由降轉升、出口增速有所加快。1-3季度,全市商品進出口總值增速由上半年下降0.5%轉為增長1.6%。其中出口增長3.8%,比上半年(1.6%)加快2.2個百分點,進口下降1.7%,降幅較上半年(-3.8%)收窄2.1個百分點。9月單月出口總值增長8.2%,主要是旅游購物出口拉動,增長達1.1倍。
三、新經濟和新動能加快孕育成長
新動力成長勢頭加快。1-3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和8.5%,比上半年分別提高4.3個和0.2個百分點。汽車、電子、石化、電力熱力、電器機械、通用專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醫藥等8個先進工業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合計工業總產值占全市的比重達71.4%,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產值恢復性增長18.0%。與軟件、商務、科技等相關的現代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1-8月,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研究和試驗發展、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3.6%、25.1%和12.9%。互聯網經濟新業態引領服務業增長,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66.0%。
新產品增勢良好。1-3季度,裝備類產品增勢良好,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增長25.1%,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分別實現產量17.14萬臺和1476套,分別增長20.0%和9.3%。新能源汽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分別實現產量3650輛和75.93萬輛,分別增長1.8倍和70.7%。光電子器件、光纜產量增長分別達1.9倍和42.2%;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長達1.0倍。
新領域投資增長迅速。1-3季度,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2.1%和26.5%。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完成投資47.06億元,增長41.4%。服務業投資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25.20億元)、教育(93.05億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0倍、1.1倍、20.2%和20.0%。
新消費新業態加快發展。1-3季度,與居民消費質量提升和品質改善相關行業的零售額都保持較快增長。日用品類、化妝品類和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5%、20.6%和15.8%。占限額以上零售額比重達28.3%的汽車類零售額增長8.6%,較上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從新業態看,網上零售額雖比上半年回落0.4個百分點,但增速仍高達23.5%,拉動全市社零總額增長1.5個百分點。
四、降成本增效益成效繼續顯現
今年以來,全市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5政策文件,全力推進“去降補”5大任務,供給側改革各項工作取得新實效。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2.0%,比上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4.7%。1-8月,工業企業成本下降、利潤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2.49元,同比減少0.14元;利潤為6.63元,同比提高0.61元。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24.02億元,增速為13.7%(上年同期為下降4.2%),較全國高5.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7.95億元,增速達23.3%。“營改增”政策效果顯現,服務業企業稅負總體降低,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應交增值稅兩項合計同比下降8.8%。
當前,國內外經濟正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動能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國內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攻堅克難,結構調整的陣痛逐步顯現,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雖然1-3季度我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但經濟持續回升基礎仍不牢固。下階段,要繼續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重點任務,培育壯大三新經濟模式,繼續擴大有效需求,積極落實釋放政策紅利,全力確保經濟持續健康運行。一是加強對實體企業生產經營、產能利用監測。及時掌握企業產能利用及生產經營狀況,了解企業生產存在問題,尋求能切實解決企業困難的辦法。二是大力促進智能制造和新興服務業發展。促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新支撐。三是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超四成,要圍繞新興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推出更多面向民間資本的招商項目,完善配套服務,激發民間投資熱情。四是穩定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發展。繼續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證券服務水平,加快金融新業態發展,保持我市金融業增加值的較快增長。繼續穩定住房消費,推動房地產開發投資,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改造項目,確保房地產市場穩定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