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司法廳聯合發文指出,廣州通過府院共建廣州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打造“1個調解中心+N個區級調解工作站+N個部門條線工作室”調解平臺,構建“1+N+N”府院聯動實質化解行政爭議機制,推動行政爭議全流程實質化解成效明顯,決定對廣州開展調解和解工作的典型經驗做法在全省范圍內予以推廣。
近年來,廣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與廣州市司法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1+N+N”府院聯動實質化解行政爭議機制,凝聚訴源治理合力,完善實質解紛配套制度,推動行政爭議訴前、訴中、判后全流程化解。
打造“1+N+N”調解平臺
2022年5月,廣鐵兩級法院與廣州市司法局共建成立廣州行政爭議調解中心,將符合條件的行政爭議轉入訴前聯調程序,爭取化解在訴前。
之后相繼建成黃埔、花都、荔灣、白云、越秀、海珠等區級調解工作站,公積金糾紛、道路交通安全糾紛、規劃和自然資源糾紛等條線調解工作室,以覆蓋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各階段為目標,打造“1+N+N”調解平臺。
自調解中心建立至2023年底,促成4344件行政爭議以調解撤訴或司法確認方式結案,訴前調解成功率達64.35%。
多渠道做強做優調解員隊伍
積極充實專職調解力量。廣州市司法局從現有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中調配8名專職調解員入駐調解中心,專職開展調解工作。
多渠道引入優質社會調解資源。廣州市司法局公開選聘50名行政爭議調解員和8個調解組織、廣鐵兩級法院先后聘請82名特邀調解員和1個特邀調解組織入駐調解中心,充分吸收調解組織、行政法學領域專家、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優秀律師代表和退休干部等在內的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行政爭議調解,有效提升調解中心的品牌力量和群眾認可度。
建立全市行政機關調解聯絡員名冊
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均選定一名以上工作人員作為調解聯絡員,建立起覆蓋市、區、鎮(街)三級的調解聯絡員名冊,保障行政調解責任明確、銜接順暢、運轉有序,助力打造“法官+調解員+聯絡員”調解工作新機制,形成“市級統籌協調、區級落地實施、鎮街積極配合”支持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工作格局。
考評激勵行政機關參與調解
發揮法治廣州建設考評“指揮棒”作用。
將行政機關配合參與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納入考評加分指標,結合訴前聯調及一審、二審立案后申請撤訴或出具調解書的案件占比情況,對行政訴訟調解撤回率排名靠前的區(單位)予以加分激勵。
在加大對一審敗訴率考核扣分力度的同時,將考評前二審調解成功的案件予以扣減,著力督促行政機關積極參與二審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