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開庭到此結束,我正在分析庭審數據,裁決意見將在5分鐘后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仲裁庭,請注意查收”。日前,廣州仲裁委(廣仲)的智能庭室內,AI仲裁秘書“仲小雯”正在進行著溫馨提示,首個無真人仲裁秘書的國際仲裁庭審順利完成。這是繼幾天前AI仲裁秘書探索全流程智能化裁決一宗國內民營企業糾紛之后的首次國際亮相。案件從立案到審結快速高效,獲得了來自各方當事人的一致稱贊,廣仲智能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同時最大化,即兩者的均衡狀態,是人類社會的美好愿望。正是這種美好的追求不斷推動著人類社會,特別是法律制度的進步”,廣仲負責人說道,“為了更好的實現這個目標,廣仲順應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潮流,以智能化創新發展為引領,全力打造國際化、專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仲裁品牌,不斷提高仲裁現代化法治服務水平,讓每個案件的當事人感受到公平與效率,持續提升中國仲裁國際影響力和公信力”。
2023年8月29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法治論壇在廣州召開,廣仲重磅發布了AI仲裁秘書庭審首案等一系列創新成果,旨在推動大灣區商事仲裁智能化發展。
涉外法律服務是涉外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而商事仲裁是涉外法律服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化解國際商事糾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商事仲裁是指商事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通過合意,自愿將有關法律爭議提交第三人,即仲裁員或公斷人審理,由其依據法律或依公平原則作出裁決,并承諾自覺履行該裁決所確定的義務的一種制度。早在古希臘時期,商事仲裁就被商人們廣泛運用于商事糾紛的化解。華南仲裁創新與法治發展研究院副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凱認為:“商事仲裁的起源決定了其具有當事人意思自治、靈活、快捷等諸多特點,但在涉外法律服務方面,它最突出的優勢就是仲裁裁決的國際執行力。基于《紐約公約》,仲裁裁決可以在170余個國家得到承認和執行,而我國法院的判決只能在30多個國家得到承認執行。商事仲裁已經成為了國際通行的商事糾紛解決方式,是吸引國際投資的助推劑”。
商事仲裁的發展對粵港澳大灣區尤為重要。廣州外貿進出口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尤其是在跨境電商方面。自2016年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8年增長93倍,進口規模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作為全球投資的優選之地之一,廣州對國際化的商事仲裁機制有著很大的需求。近年來,在省市政策的加持下,廣仲注重國際化發展路線,凝聚國際仲裁共識,推動仲裁制度型開放,深化規則機制銜接,積極擴大國際朋友圈,聯合金磚國家頭部仲裁機構發布《仲裁合作南沙共識》,推進全球化、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發展,獲得了金磚等國家和地區的一致認可,首創了互聯網仲裁推薦標準“廣州標準”、亞太經合組織網上糾紛化解平臺(APEC-ODR平臺)、“3+N”多元庭審模式、“四個共享”仲裁協作機制、元宇宙仲裁院等創新舉措,引領了世界互聯網仲裁的高質量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美國、德國、葡萄牙等在華商會紛紛與廣仲開展合作。華南美國商會是美國官方認可的三大在華商會,該商會會員在我國投資的盈利能力位居三大商會之首。“華南美國商會擁有2300多名會員,覆蓋50個美國城市。會員占所有美中商業、貿易和投資的近40%,”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博士表示:“我們的會員連續5年將廣州市評選為中國最佳再投資目的地。廣州仲裁委作為中國內地最好的仲裁機構之一,為會員們提供了公平快捷的解紛平臺,在保障外商投資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2018年的200多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639億元,廣仲案件總標的額增幅近兩倍,案件受理量常年保持全國前列,涉外案件量連續兩年居全國城市仲裁機構首位,邁入世界頭部仲裁機構行列。高速的發展極大提升了廣仲的國際公信力,但也同時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案多人少困境讓有限的仲裁秘書不堪重負,涉外案件的增加對域外法律和案例的查明以及小語種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都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突破瓶頸謀求發展的變革迫在眉睫。“如果說公平是仲裁的靈魂,那么效率就是仲裁的生命線”,廣仲負責人說道,“效率在仲裁中是不可或缺的,它為仲裁機制注入了活力,確保了爭端的快速化解,節約了成本,增加了仲裁制度的社會認同感,維護了商業關系,是人們選擇仲裁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平和效率兩者之間要如何平衡一直是人們討論的話題,而智能時代的到來可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答案”。
廣仲注重智能化發展,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算法優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布云小仲智能機器人、上線智能仲裁員、開發AI仲裁秘書,在保證案件公平化解的同時,不斷提升仲裁案件的審結效率,屢創“廣州速度”。
首創智能仲裁機器人 實現仲裁流程“即交即辦”
仲裁程序合法性是仲裁裁決合法性的前提。仲裁程序涉及案涉材料送達、約庭、開組庭、質證、庭后補證等諸多環節,再熟練的人工處理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時間周期,在案多人少的情況下難免會造成部分案件仲裁流程的滯后。廣仲充分發揮智能算法高效處理重復性工作的優勢,發布了全球首個智能機器人“云小仲”,將仲裁程序中的重復性的工作交由機器人完成,極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緩解了案多人少的困境。此外,廣仲將“云小仲”運用到其首創的元宇宙仲裁院,讓現實世界與元宇宙相連通。元宇宙仲裁院的事務可以通過“云小仲”智能機器人顯示進度并作出反饋。“云小仲”也可以將當事人虛擬數據化,從而帶入元宇宙仲裁院辦理業務場景,具有科技含量高、不間斷服務、操作界面簡明、行動靈活便捷等優勢,內設智能立案程序,提供24小時不間斷智能受理服務,較原有排隊辦理業務節省約50%的時間,有效提升仲裁案件受理效率,為廣大當事人帶來全新的解紛體驗。今年4月以來,“云小仲”已完成14000余次智能咨詢和近300件智能立案。
首創智能仲裁員助手 實現域外法查明“即查即答”
粵港澳大灣區具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特點,廣仲受理的涉外案件中往往涉及域外法律的適用。域外法查明難、成本高,又往往是案件的審理要點。廣仲通過對接外部數據庫和智能學習后,結合自身龐大的案件數據逐步形成自身的涉外案例、法條查詢系統,提供更為迅速的即查即答法律查詢系統。審理案件的仲裁員通過語音、打字等即時交互手段,可以快捷地從“智能仲裁員助手”獲取有關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檢索司法數據庫的相關判例,快速應對庭審中遇到的新焦點、新問題,給出有依據的科學參考,以更有科技感、更具現代化的方式妥善高效解決糾紛。廣仲為APEC-ODR平臺和元宇宙仲裁院安裝了“智能仲裁員助手”。現階段,APEC-ODR平臺糾紛化解的平均時間為33天,比傳統方式快了近3倍。智能仲裁員以批量智審的方式全流程線上辦結的互聯網金融案件,裁決文書準確率高達98%,數量也從2020年的不足1000件增長至2022年的7000余件,平均結案時間為26天,比傳統審理方式快1倍。今年5月,首次利用元宇宙場景調用智能仲裁員支持,開庭審理了一批網絡直播案件,為數字經濟時代中國法治對工業社會時代西方法治的彎道超車作出了仲裁探索。
首創AI仲裁秘書 實現仲裁案件“即審即裁”
廣仲案件量龐大,仲裁秘書往往需要連軸轉才能完整案件審理任務。在案件量最多的時候,一個秘書每天需要開庭十幾個小時,對體力、意志力都是嚴峻的挑戰。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也難免影響案件的審理質量。此外,隨著國際仲裁案件越來越多,僅僅靠英語已不足以滿足涉外案件的需求。
為了進一步提升仲裁效率,緩解仲裁秘書的壓力,廣仲上線了AI仲裁秘書,線上以智能形象出現,線下以機器人形式存在,替代真人仲裁秘書進行庭審工作,從而將案件智能受理、多語種實時翻譯、證據區塊鏈識別、觀點陳述錄入等程序性工作內容交給人工智能來完成。此外,智能語音轉寫系統以自動語音識別代替傳統速錄,智能生成庭審筆錄,快速地應對庭審中遇到的新焦點、新問題,給出有依據的科學參考,在大大減輕仲裁秘書壓力的同時,為仲裁員提供了更好的輔助。AI仲裁秘書極大提升了仲裁效率近400%,對于部分事實清、爭議小的案件實現了當庭送達裁決書“即審即裁”。AI仲裁秘書庭審首案的仲裁員翁鍵表示:“AI仲裁秘書發揮庭前的信息指引身份識別,到庭審過程中的文字記錄,再到庭后的類案裁決查詢等優勢,為我們提供了高效便捷即時信息和分析,準確率很高,為仲裁庭出具裁決意見提供了可靠參考”。
展望未來,廣仲將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導向,加強數字賦能,打造人工智能仲裁發展“風向標”,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新篇章,通過公平和高效的智能仲裁服務為全球商事主體排憂解紛,推動涉外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全球智能仲裁新高地。 “廣仲一直重視仲裁公平性,現在又圍繞效率性在智能仲裁上積極探索,中國仲裁要實現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的彎道超車,一定是在智能化、虛擬世界發展方向”。省律協會長肖勝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