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出全國首個新媒體執法直播節目,讓執法現場成為一堂生動的普法課;打造全國首個地鐵普法風景線;建成全國首個法治文化數字展覽館——讓法治成為全社會的共同信仰,普法重任在肩。
近年來,廣州市高度重視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推行全民普法,深化法治文化建設,推進普法與依法治理融合,貢獻全媒體普法“廣州智慧”,為廣州市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在歷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網上評估、法治廣東建設考評中,廣州市均穩居前列,榮膺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4個單位榮獲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1個單位榮獲全國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廣州以“法律六進”為載體,以領導干部、青少年學生、來穗人員、村(社區)群眾為重點,實施全民普法,分層分類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廣州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政府常務會議和全體會議學法等制度。
各級政府每年舉辦1期以上領導干部法治專題培訓班,市政府各部門、各級政府領導班子每年舉辦2期以上法治專題講座。每年組織開展全市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旁聽法院庭審等活動。
狠抓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突出青少年學生法治意識和法治實踐能力培養,規范法治副校長的聘用和管理,發揮基層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村(社區)基層組織作用,優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組建“八五”普法講師團教育分團,組織開展青少年反詐防騙法治素養提升項目,舉辦 “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嗨!說法”青少年普法短視頻大賽、廣州地區高校“典亮青春·與法同行”普法創意短片大賽等活動。
建立健全企業職工法治培訓、工會法律顧問等制度,深化依法治企。結合村(社區)“兩委”干部、村民小組長、網格員的日常工作,送法上門,加強來穗人員、老年人、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的法治宣傳。
持續開展《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法治宣傳,以群眾“身邊人”“身邊事”開展以案釋法、以案普法,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遵循尊重公序良俗,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促進群眾養成文明守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培養上萬名村(社區)“法律明白人”
廣州制定《廣州市關于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方案》,深入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普法進村居等活動。
今年以來,已培養村(社區)“法律明白人”10253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1065戶。全面推進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已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2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81個。
制定《廣州市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將法治文化建設納入法治建設總體規劃,與“八五”普法規劃啟動實施同部署同落實。
目前,已創建省級法治文化主題公園12個,海珠區建成全國首個法治文化數字展覽館,從化區建成全國首個鄉村憲法館(西塘憲法館),實現區、街道(鎮)、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建成廣州市黨員干部紀法教育基地,近兩年已接待參觀人數38733人。
打造三個“全國首個”普法活動
深入推進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2021年,廣州市推出全國首個新媒體執法直播節目《誰執法誰普法》,讓執法直播現場成為普法課堂,聯合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交警等普法主體責任單位,累計已舉辦直播20場次,近70萬人次收看。
此外,建成全國首個地鐵普法風景線。在全國首辦“讓法律走到群眾身邊”融媒體普法體驗活動,宣傳覆蓋人數達1300多萬人次。
“廣州普法”抖音號在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每月榜單穩居前列,近三年“廣州普法”融媒體平臺視頻點擊量達50多億人次。近年來,“廣州普法”(新媒體矩陣)多次榮獲年度中國優秀政法新媒體獎,“廣州普法”品牌號多次入選中央政法委“四個一百”優秀政法新媒體榜單,廣州市新媒體普法工作獲得中央政法委通報表揚,先進經驗獲《中國司法》刊登并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