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2020〕10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支持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提升影響力輻射面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致第12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統稱廣交會)賀信關于“新形勢下,廣交會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商務模式,提高服務水平,支持廣大參會企業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更好發揮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在更高層次上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的指示精神,為更好發揮廣交會“中國第一展”的龍頭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國際會展之都,全面增強廣州國際商貿中心功能,現就進一步支持廣交會提升影響力輻射面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主動服務,靠前保障,從規劃擴建、合作共建、要素供給、功能配套、宣傳推廣、環境優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廣交會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創新體制機制、商務模式和展會服務模式,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發揮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為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發展目標。推動廣交會加快實現從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服務、技術全方位貿易轉變,從出口促進為主向進口和出口并重促進貿易平衡轉變,從展覽為主向展覽與會議結合轉變,從線下為主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原則推進展館及相關配套建設,到2022年底廣交會展館室內可展覽面積達48萬平方米左右,會議室面積超過2.5萬平方米,廣交會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更加優化,質量和效益提升,行業影響力和品牌輻射力增強。
二、擴大廣交會影響力
(三)支持舉辦高端論壇。用好廣交會平臺和國家有關機構、商協會及知名企業資源,支持廣交會在每年春季舉辦高端國際經貿論壇,打造國際經貿高層次對話交流平臺。
(四)提升展會質量和效益。結合展館建設,推動廣交會創新和優化組織模式、功能布局、參展結構,增強經貿洽談、行業交流、新品發布等功能,提升展會發展質量和水平,強化對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和科技創新的帶動作用。
(五)強化廣交會品牌傳播。把廣交會作為城市重要品牌,多渠道廣泛推介傳播。廣邀境內外媒體與會,引導主流新聞媒體加強采訪報道,全媒體傳播廣交會動態。安排來華訪穗境外政府團組參觀廣交會,利用友城交流、海外路演、夏季達沃斯論壇“廣州之夜”等國際平臺推介廣交會,擴大廣交會的國際影響力。
三、支持廣交會創新發展
(六)支持廣交會增強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支持廣交會擴大邀請國內采購商,鼓勵國內行業協會、電商平臺、批發零售和進口企業等到會洽談采購,并參與廣交會相關活動。積極爭取展會境外展品在展期內進口和銷售享受免稅政策。
(七)支持“智慧廣交會”建設。支持廣交會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展館信息化改造,對“智慧廣交會”建設項目和廣交會電子商務發展按相關規定給予扶持。
(八)支持“綠色廣交會”建設。支持廣交會舉辦綠色展示設計大賽,鼓勵和引導企業實施綠色變革與創新。將廣交會展館重大設備設施改造項目納入廣州市重點工程,加快展館設備設施節能改造,降低水、電、氣等資源和能源消耗。加強對展覽垃圾的分揀回收和分類處理,協調解決廣交會展館固體廢物中轉、分類場地問題。
四、提升服務廣交會水平
(九)完善服務保障機制。強化省市政府交易會協調服務機制,為廣交會提供交通、治安、安全、供水供電、通訊、衛生、環境、天氣、出入境、商務、宣傳等各領域全方位精準服務。用好市會展業改革發展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協調推動廣交會發展和提升影響力輻射面。
(十)強化廣交會賓客服務。指導主要商圈和餐飲行業、娛樂行業協會倡議所屬企業給予廣交會參展商、采購商消費優惠。優化廣交會白云機場值機柜臺服務,為參展商、采購商航空出行提供便利。協調落實國家有關部委、各地交易團在廣交會期間酒店供應問題,為提升廣交會服務功能提供全方位支撐。
(十一)優化口岸通關服務。創新入境展品查驗監管模式,對展覽組織機構出具有效證明的展品實施提前申報、集中申報等便利措施。廣交會期間,在主要旅檢口岸現場設立禮遇通道,為參展人員和展品提供通關便利。
(十二)強化路面交通秩序管理。加大警力部署,強化廣交會和其他大型展會期間路面秩序管控和交通疏導,優化撤展貨車輪候場地、進場流線,在展館周邊車流量較小路段設置臨時貨車輪候區并加強管理。完善琶洲地區智能停車誘導系統運行,緩解廣交會及其他大型展會期間琶洲地區的交通壓力。
(十三)強化公共交通保障。優化廣交會及其他大型展會期間的運力組織和現場管理,合理安排各種運力,發揮地鐵、公交等大運量、高效率公共交通工具作用,加強巡游出租車、如約的士、如約巴士等車輛調度。
五、強化會展核心區建設
(十四)提升廣交會展館競爭力。高標準建設廣交會展館四期擴建項目,完善展館會議和綜合服務配套功能,打造規模領先、功能完備的會展核心區。結合展館擴建,完善展館地下交通設施,優化展館區域交通組織。研究實施展館景觀照明提升方案,形成新的城市夜景名片。支持廣交會展館挖掘場地潛力,開展多業態經營,承接大型年會、論壇、演藝、賽事等活動。
(十五)完善商務物流配套。用好琶洲會展公園綠地,設計打造適合參展參會人員休閑、娛樂、消費的活動場地。建設琶洲地區展覽信息發布及導向設施系統。科學規劃,根據廣交會等品牌大展需要,研究設立遠程貨車輪候區,推進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和會展物流輪候區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建設,完善廣交會展館和琶洲地區會展物流配套設施。
(十六)加快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制定實施近期和中長期優化廣交會展館周邊市政路網工作方案,加快雙塔路、海洲路、琶洲西區道路等市政道路建設。推進琶洲港澳客運口岸碼頭建設。
(十七)強化市政排水系統管理。加強展館周邊市政排水系統的綜合整治,采用雨水涵養利用系統減輕市政管道運營壓力,增強琶洲地區防洪排澇的能力。結合地鐵十一號線建設,強化周邊排水管線管理,充分保障周邊的排水要求。對展館周邊排水管道淤泥和排水口垃圾進行常態化清理。
六、促進廣交會與城市和產業發展融合
(十八)營造良好城市氛圍。利用全市主要入境口岸、標志性建筑物、主要商業區等場所公益廣告資源播放廣交會宣傳廣告,鼓勵各商業場所在廣交會期間懸掛歡迎廣交會來賓標語,營造熱情好客的城市氛圍。
(十九)促進文商旅融合。將廣交會遷址歷史納入廣州文化旅游資源,推動在《廣東文化和旅游活動指南》中增加廣交會等重要國際性展會的內容。精心設計商旅文考察路線,組織安排采購商、參展商參觀考察廣州,加強與廣州相關產業企業的交流合作,拓展廣交會的投資、貿易和城市宣傳功能。根據廣交會招商計劃,研究聯合開展宣傳推介、招商推廣和貿易促進活動。策劃在秋季廣交會期間舉辦廣州國際美食節活動。
(二十)促進會展行業發展。支持廣交會發揮資源優勢,創新合作模式,為我市培育、引進更多有影響力的展會,影響帶動我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支持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加強會展業發展趨勢研究,創新會展業態和會展模式,引領和帶動會展業創新發展。支持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牽頭制定《綠色展臺評價指南》《展覽場館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綠色展覽運營指南》等會展業國家標準,組建全國性展覽行業協會并將協會落戶廣州,組織或承辦全國會展業行業活動。
廣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17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