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規公文

關于進一步促進利用外資工作的實施意見

  • 2011-05-05
  • 來源: 本網
  • 分享到
  • -

穗府〔2011〕7號

關于進一步促進利用外資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9號)和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對外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意見》(粵府〔2010〕117號),進一步提高我市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拓寬開放領域

  制定我市鼓勵外商投資重點領域和產業目錄,進一步向外商開放城市交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領域(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外經貿局負責)。支持境外戰略投資者以參股、并購等方式參與國企改組(市國資委會同市外經貿局負責)。鼓勵外商在穗設立股權投資企業和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爭取將廣州納入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試點城市。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大力推進利用外資設立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相關工作(市金融辦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外經貿局、科技和信息化局、工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負責)。

  二、推動外商投資形式多元化

  支持外商以資本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境內公司股權、已登記外債、儲備基金等轉增注冊資本。推進資本金意愿結匯及外商以境外合法所得人民幣出資工作(市外經貿局會同市工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負責)。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和在境內外上市。推薦若干具備較好上市條件的外商投資股份制企業上市,并予以重點扶持(市金融辦會同市外經貿局、國資委負責)。

  三、推動設立外商投資總部企業

  落實我市總部政策的各項扶持獎勵措施,對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總部企業給予項目落戶獎、經營貢獻獎和辦公用房租賃、購置、新建的費用補貼。外商投資總部企業在穗投資并控股公司繳入市、區(縣級市)庫稅收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一并納入落戶獎和經營貢獻獎的計算基礎(市外經貿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負責)。

  四、支持外商投資企業開展技術創新

  制定外商投資研發機構認定及獎勵辦法,對經認定的市級外商投資研發機構予以獎勵,鼓勵外商投資研發機構申報及參與我市重大科研和工程項目(市外經貿局會同市經貿委、科技和信息化局、財政局、知識產權局負責)。

  五、鼓勵外商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

  利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外商來穗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以及重大生產力骨干項目和重大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外經貿局、經貿委、科技和信息化局負責)。

  六、推動外商投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外商在穗投資設立服務外包企業,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國辦函〔2009〕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國辦函〔2010〕69號)等規定,享受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免征營業稅、經認定為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政策(市外經貿局會同市國稅局、地稅局負責)。進一步加大市服務外包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對外商在穗投資企業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給予獎勵(市外經貿局會同市財政局負責)。

  七、推進各類綜合園區和專業園區建設

  加快推進市各類重點產業、功能園區的開發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及其周邊基礎設施。將重點園區建設納入我市重點項目范疇,在財政投入、招商引資、用地、服務和口岸通關等方面給予傾斜。鼓勵和支持各類專業園區錯位發展,增強特色吸引力。推動符合條件的省級開發區擴區和升級(市外經貿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科技和信息化局、國土房管局、規劃局負責)。

  八、支持中小外商投資企業發展

  中小外商投資企業同等享受國家對中小企業的各項扶持政策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切實完善外商投資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市外經貿局會同市經貿委、財政局、金融辦負責)。

  九、對外商投資企業用地予以支持

  對集約用地的國家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落實優先供應土地的支持政策。符合《廣東省優先發展產業目錄》及我市支持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土地出讓底價按照省有關支持政策執行。允許以名稱預核準的外資項目公司參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活動(市國土房管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外經貿局負責)。

  十、建立健全重點外商投資企業的“綠色通道”

  定期發布廣州市外商投資企業100強(按營業額排名)和“雙1000萬”(進出口額、利潤總額)先進外商投資企業名單,并予以表彰(市外經貿局負責)。建立健全名單內企業及外商投資總部企業綠色通道服務、協調督辦和信息共享機制,制定相關服務規范。簡化上述企業的審批審核手續(市外經貿局、政務辦會同市各窗口單位負責)。

  十一、對大型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出入境便利

  對經我市認定的外商投資總部企業及其所屬在穗注冊資金達到3000萬美元以上企業和重點外商投資企業需要多次臨時入境的外籍人員,憑相關證明文件可申請一年多次入境有效的訪問簽證;對其中需要多次臨時入境的外籍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科技人才,憑相關證明文件可申請2年至5年多次入境有效的訪問簽證;其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副總經理和財務總監憑相關證明文件可申請辦理有效期2年至5年的居留許可;因商務需要赴香港、澳門的中國籍員工,可申辦《往來港澳通行證》及多次有效的出入境商務簽注(市公安局負責)。

  十二、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

  外商投資企業引進并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按照《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吸引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意見》(穗字〔2010〕11號)享受高層次人才專項扶持資金、本人及其配偶落戶、未成年子女就讀等扶持政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科技和信息化局、財政局、教育局負責)。用人單位用于引進高層次人才的住房貨幣補貼、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等,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可列入企業成本核算(市國稅局負責)。

  十三、推進外商投資項目審核審批便利化

  大力推進外商投資企業網上合同、章程格式化審批登記,開展在線審批登記,實現審批登記互聯互通,提高審批登記效率(市外經貿局、工商局負責)。

  十四、加大對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立法工作,配套修訂我市專利保護相關制度,提高舉報獎勵金額標準,加大懲防力度,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治環境。加大對外商投資企業侵權行為的執法查處力度,組織例行檢查和突擊檢查,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切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市知識產權局會同市工商局、法制辦、司法局負責)。

  十五、完善貿易通關環境

  進一步加強“大通關”建設,推進通關模式改革,強化協調機制,提高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降低通關成本,為企業進出口貿易營造有序而便捷的通關環境。健全進出口預警監測機制,及時、全面地發布貿易資訊和預警信息,幫助企業應對各類貿易摩擦,維護貿易公平,強化國際貿易安全(市外經貿局會同市口岸辦、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負責)。

  十六、全面推進營商環境和辦事規則國際化工作

  進一步完善國際化的生活配套設施,大力引進和建設國際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設施,全面推廣公用服務設施和公共圖形外語標志,逐步提供多語種政務服務,營造國際化的政務、人居及商務環境。全面推進辦事規則國際化工作。舉辦更多國際性展覽、國際學術文化交流活動,為投資者營造適宜創業發展及生活居住的國際城市環境(市發展改革委、規劃局、科技和信息化局、外經貿局、衛生局、外宣辦、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外辦按分工負責)。

  十七、構建和完善多元化的招商引資平臺

  每年由市政府與國家有關部委共同舉辦一屆面向500強企業的高層次、高標準、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廣州國際投資論壇(市外經貿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工商局、金融辦、外辦負責)。推動招商市場化運作,對符合鼓勵外商投資重點領域和產業目錄等我市產業發展導向的項目及在項目引進中起關鍵作用的中介機構、企業、個人予以獎勵(市外經貿局會同市財政局負責)。加強與各類涉外機構和經濟組織的聯系交流(市外經貿局會同市外辦負責)。支持國際投資咨詢機構在穗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開展A類國際投資咨詢機構的評定工作(市外經貿局負責)。

  十八、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

  各區(縣級市)政府、各經濟管理部門主要領導是招商引資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主要責任人,要切實抓緊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及專業招商隊伍建設,確保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取得實效(各區、縣級市政府和各經濟管理部門負責)。建立招商引資規模和質量相協調的考核體系(市外經貿局負責)。

  十九、建立健全外資工作溝通協調機制

  充分利用市外資工作領導小組的牽頭協調作用,強化對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經營的日常服務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外資工作定期協調機制、大項目跟蹤協調機制、信息員和監督員制度及企業意見雙向反饋機制,營造更加親商、便商的投資環境(市外經貿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科技和信息化局、國土房管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等負責)。

廣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主題詞:外貿 外資 意見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11年5月12日印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