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規公文

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已失效)

  • 2009-01-24
  • 來源: 市府辦
  • 分享到
  • -

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穗府〔2009〕5號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扶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保持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一)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市財政安排1億元資金,增加市融資擔保中心注冊資本金,制訂開展再擔保業務的具體工作方案,推動市融資擔保中心開展再擔保業務并逐步轉變為以再擔保業務為主,為擔保機構增信分險,促進全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擔保功能擴大和整體信用能力的提升,有效擴大全市整體擔保規模;市扶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專項資金從1500萬元增加到5000萬元,用于擔保機構風險準備金和貸款擔保代償損失補助等支出,具體實施細則另行制訂。(由市經貿委、財政局負責)

  (二)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機構。深化改革與創新,開發適合中小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協調金融機構設計合適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提供信貸、結算、財務、咨詢、投資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篩選并協助一批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獨立或聯合公開發行企業債券,滿足其中長期發展資金需求。根據國家有關指導意見,積極爭取省的支持,盡快啟動我市番禺區、從化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拓寬中小企業貸款渠道。(由市經貿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金融辦配合)

  (三)搭建銀行、擔保機構與企業的溝通交流和互動平臺。通過舉辦多個層面、多種形式的政策解讀會、融資服務洽談會,推介銀行、擔保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項目,推介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項目;建立中小企業資信平臺,推介一批擁有名優產品、獲得政府財政資金扶持和政府優先采購產品的企業名單,向金融、擔保機構提供一批有融資需求的企業信息;積極推動中小企業間聯保模式的創新,強化銀行與聯保企業間的約束和激勵機制;調動銀行、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聯保融資的積極性,實現三者間的良性互動以及金融產品和項目之間的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向資信良好、具有償款能力的中小企業發放一定額度和期限的信用貸款。組織相關行業協會,幫助跟進對接項目,提高擔保貸款成功率。(由市經貿委負責)

  (四)進一步發揮廣州產權交易所的融資服務功能。對廣州產權交易所市場平臺進行擴容,促進銀企融資過程中質押股權、商標和抵押財產的變現工作;依托該所市場平臺,設立廣州企業財務清算公司,依法開展企業股權托管、股權質押融資、企業接管、資產和股權變現等配套服務,解決企業債務無法清償時,債權人難以進行企業股權變現、法人財產清算等問題。(由市金融辦牽頭,市經貿委、國資委、工商局配合)

  二、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

  (五)支持中小企業加快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決定》,鼓勵中小企業建立自主研發機構,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基地、創新中心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以及引進境外先進技術再創新。市科技經費對中小企業科技項目給予適當傾斜,對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中小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資助。實施企業自主創新投入的所得稅稅前抵扣操作辦法。鼓勵中小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共建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術中心,開展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對由中小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合作項目,政府科技計劃給予重點支持。市扶持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扶持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優先支持中小企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以及支持技術信息、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中小企業管理現代化。設立廣州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財政資金適當介入的方式促進創業投資資本的形成,為中小創業企業提供資本支持和管理服務,借助引導基金提供參股和融資擔保等扶持政策,引導社會資金設立各類商業性創業投資資金。引導中小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由市科技局、發展改革委、經貿委、教育局、財政局、外經貿局負責)

  (六)促進工商融合和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大項目配套發展。重點推進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宗原材料電子交易中心為我市及珠三角中小企業提供原材料、產成品倉儲和配送服務。利用現代展貿市場為中小企業產品提供展示交易平臺。建立工作機制,定期舉辦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配套合作項目洽談會,圍繞我市汽車、造船等優勢產業,加強大企業與其上下游中小企業間的協作配套,促進優勢產業鏈向全市有關產業園區、珠三角及全省加快延伸。(由市經貿委牽頭,市交委、國資委、財政局等配合)實施《關于扶持企業參與重大市政公益項目和亞運項目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的工作方案》,爭取在政府采購和亞運會重點工程中優先使用中小企業的名優產品。(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亞組委,市經貿委、建委、財政局、市政園林局、科技局、重點項目辦配合)

  (七)貫徹實施《關于推進市區產業“退二進三”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廣州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實施意見》。以推進園區環境建設,推動相關扶持政策措施落實和搭建企業對接平臺為抓手,市區聯動建設10個“退二進三”產業轉移園區,加快市區產業“退二進三”。引導一批符合產業導向、發展前景良好的“退二”中小企業入駐10個承接“退二”產業基地,引導一批需要外遷的中小企業落戶梅州、湛江、陽江等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園。鼓勵有條件的中小企業總部入駐廣州。(由市發展改革委、經貿委牽頭,市國資委、規劃局、國土房管局、國稅局、地稅局等配合)

  三、大力打造中小企業服務平臺

  (八)加快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建設。支持中小企業綜合服務機構、社會化專業服務機構發展,支持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技術支持、投資融資、人才培訓等服務,提升其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設立廣州市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扶持資金,2009年至2011年安排3000萬元支持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由市信息辦牽頭,市經貿委、財政局、外經貿局配合)

  (九)加快中小企業征信系統建設。整合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公共服務機構、行業協會以及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檔案中心數據庫和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由市信息辦牽頭,市經貿委、工商局、外經貿局、質監局、金融辦、國稅局、地稅局等配合)

  (十)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向中小企業推介一批擔保機構、服務機構、原材料交易中心、物流企業、批發市場、創業基地、重點建設項目,為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服務。制訂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相關優惠政策的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部門的收費和罰款行為。進一步完善并出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改革審批制度,加強行政問責,減少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由市經貿委、發展改革委、物價局、工商局、法制辦、國稅局、地稅局等負責)

  四、促進中小企業集群發展

  (十一)科學規劃產業園區,引導中小企業發展。科學規劃市、區、鎮(街)不同層面的產業園區,引導大中小企業錯位協調發展。市級產業園區主要引進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區級產業園區以吸引大中型企業落戶為主,適當安排小企業的投資。鎮(街)級的產業園區以吸引中小企業為主,為中小企業的集群發展創造空間。(由市經貿牽頭,市規劃局、國土房管局,各區、縣級市政府配合)

  (十二)加強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支持將市區內有條件的空置廠房改造成為中小企業創業基地,支持有條件的區、縣級市建立區域性企業創業基地,支持高等院校和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創辦創業中心,逐步形成覆蓋全市、功能互補、信息共享的多層次企業孵化網絡,通過租金補貼等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培育環境。(由市經貿委牽頭,市財政局、規劃局、國土房管局,各區、縣級市政府配合)

  五、加強對中小企業工作的組織領導

  (十三)加強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指導。建立中小企業統計指標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發展動態的監測和分析。各部門和各區、縣級市要緊密結合本部門職能和本地區發展實際,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指導和扶持,由市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貿委)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實行工作考核,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由市經貿委牽頭,市人事局、統計局,各區、縣級市政府配合)

  (十四)加強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新聞媒體加強正面宣傳,及時宣傳國家、省、市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認真報道一批逆勢而上企業積極轉型、苦練內功的成功經驗。(由市政府新聞辦牽頭,市經貿委、科技局、外經貿局、統計局等配合)

  (十五)開展優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表彰活動。市政府每年召開一次全市中小企業工作會議,每兩年表彰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由市民營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各區、縣級市政府配合)

二○○九年一月二十日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09年1月21日印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