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辦〔2014〕41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集聚區總體規劃布局的意見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推動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產業集聚發展,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對全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集聚區總體規劃布局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迅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2013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超萬億元,網絡購物采購額和銷售額分別達300億元和400億元,在國內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培育出一大批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骨干企業,綜合競爭實力顯著提升。但與先進城市相比,我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發展還存在產業集聚度不高、配套服務體系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因此,明確產業規劃布局,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搶占發展制高點迫在眉睫。
(一)有利于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打造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營造氛圍、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有利于形成集聚品牌效應。
(二)有利于促進電子商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產業融合發展、錯位發展,發揮各區比較優勢,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補。
(三)有利于節約集約用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明確集聚區總體規劃布局,不僅可以滿足企業現實要求,也可以預留充足發展空間,有利于節約集約土地,為我市電子商務產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有利于提升城市競爭力。進一步明確全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總體規劃布局,規劃建設一批電子商務總部區、集聚區和產業基地,有利于留住本土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增強我市電子商務招商吸引力。
(五)有利于形成錯位發展良性競爭的產業格局。有效避免各區之間無序競爭和同質化布局,并可充分調動各區工作積極性,形成比學趕超、錯位發展、良性競爭、互動發展的氛圍。
二、規劃布局原則
(一)與我市新型城市化發展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產業發展總體要求相銜接。
(二)與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相銜接,將電子商務應用作為推動中心城區專業批發市場和全市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三)與各區(縣級市)產業發展現狀、特色以及區位優勢相銜接,優化我市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集聚發展布局,做到“一區一特色,區區有亮點”。
(四)與電子商務企業物流配送發展需要相銜接,符合電子商務及移動互聯網企業特性,選址盡量做到交通便利。
(五)與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相銜接,預留充足發展空間。
(六)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貫徹節約集約用地和嚴格保護耕地的原則,盡量減少占用和避讓耕地。
三、規劃布局思路
(一)總體思路。
按照分層次布局、分梯隊推進的思路,全市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集聚區按照“1+1+9”進行總體規劃布局(詳見附件)。“1+1”是指1個總部區和1個產業集聚發展區,分別在海珠區琶洲和荔灣區白鵝潭規劃建設;“9”是指9個產業基地,分別在其他9個區結合各自實際情況規劃建設。通過“1+1+9”規劃布局,形成總部引領、集聚發展、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產業集群。
(二)集中資源打造1個總部區和1個集聚區(“1+1”)。
集中力量打造一個拉動輻射效應明顯的電子商務總部區,同時建設一個電子商務集聚區,加快塑造廣州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集聚發展品牌形象。
廣州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產業總部區選址海珠琶洲。發展定位為:引導集聚電子商務研發、支付、營銷、運營等電子商務服務高端要素,吸引國內外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總部企業落戶,建設亞太地區電子商務總部示范基地。
廣州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產業集聚發展區選址荔灣白鵝潭。發展定位為:引導集聚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及中小電子商務企業落戶,打造千億級電子商務集聚發展區。
總部區和集聚區兩者功能既錯位又互補,既合作又競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市的層面享受同等優惠政策。
(三)因地制宜建設“9”個各具特色產業基地。
“9”個產業基地發展定位:結合各區(縣級市)產業特色和比較優勢,發展綜合性或行業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產業物流基地和特色產業平臺等。
黃埔、蘿崗區選址豐樂路——狀元谷——云埔——開發區東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的產業帶,規劃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天河區選址天河智慧城,規劃建設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
越秀區選址環市路——先烈路——廣州大道產業帶,規劃建設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
番禺區選址化龍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規劃建設電商物流場地+體驗場地+互聯網數據處理中心。
花都區選址空港經濟區,規劃建設空港經濟型電子商務產業基地。
白云區選址民營科技園,規劃建設民企創新創業型電子商務產業基地。
增城市選址新塘,規劃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型電子商務產業基地。
從化市選址江埔街,規劃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園。
南沙區選址南沙港區(龍穴),規劃建設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
四、保障措施
(一)編制產業總體發展規劃。由市經貿委、科技和信息化局牽頭,組織編制《廣州市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進一步明晰發展目標、發展原則、發展重點和空間布局,作為全市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指引。
(二)保障產業用地。各區(縣級市)政府會同市國土房管局、規劃局,優先保障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總部區、集聚區和產業基地的用地指標,在符合“三規”的范圍內明確具體選址。
(三)研究制定一攬子扶持政策。由市經貿委、科技和信息化局牽頭,市國土房管局、規劃局、發展改革委、外經貿局、財政局參與,修改完善《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方案》,研究制定支持和鼓勵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產業加快發展在土地、引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明確職責分工,統籌協調全市產業發展,防止惡性競爭。
(四)完善配套服務。各區(縣級市)政府加強集聚區與輕軌、地鐵等便捷交通設施對接,加速公交配套;加強信用和安全認證、第三方支付等電子商務支撐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社會化、專業化、精細化的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加強人才支持,鼓勵開展校企聯合和訂單式培訓,積極面向國內外引進一批素質較高、層次合理、專業配套的電子商務人才,為促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五)拓寬融資渠道。由市金融辦牽頭,研究突破產業發展融資瓶頸,建立與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應用相適應的風險投資、股權投資、融資擔保體系,創新電子商務企業信貸融資方式,積極發展和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對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六)開展統一宣傳推介活動。由市經貿委、科技和信息化局牽頭,組織開展面向國內外的統一宣傳推介活動,集中展示廣州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產業集聚區的整體形象,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
附件:全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集聚區總體規劃布局一覽表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8月8日
附件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14年8月13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