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規公文

印發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的通知

  • 2009-12-16
  • 來源: 市府辦
  • 分享到
  • -

穗府辦〔2009〕52號

印發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環保局反映。

二○○九年十二月十日

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方案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持續推進我市空氣污染整治工作,實現“綠色亞運”目標,并在“后亞運”時期讓廣大市民享有優良環境,市政府制定了分八階段實施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的目標和戰略,現在完成第一至第五階段工作基礎上,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廣州“天更藍”為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污染減排和空氣環境整治的工作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推進空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使我市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以嶄新的城市環境面貌迎接2010年第16屆亞運會在廣州召開。

  二、工作目標

  亞運會開幕前落實各項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201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在2008年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達到96%。亞運會期間,在盡量少采取非常規措施的情況下,國控大氣監測點和主要亞運場館監測點每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優于國家二級標準。2010年與2008年相比,飲食服務業污染擾民投訴下降50%,工地揚塵污染擾民投訴下降50%。

  三、總體思路

  (一)分步實施。

  在第一至第五階段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基礎上,針對亞運會前、亞運會期間和極端不利氣象條件等三種不同情景制訂并組織實施具體的空氣污染綜合整治措施。

  (二)注重長效。

  以常規措施為主,臨時措施為輔。亞運會前主要是深化推進《廣州市2008-2010年空氣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和《亞運前落實廣州市空氣污染綜合整治措施建議》;亞運會期間圍繞預定空氣質量控制目標,實施機動車限行、部分重點工業企業限產、停產等一些非常規的臨時行動,加大減排力度;當遇到極端不利于污染物稀釋擴散的氣象條件影響,啟動應急預案。

  (三)全面保障。

  從空氣污染整治、監管執法、空氣質量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機動車限行演練等五個方面做好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以工程治理為基礎,以監管執法為手段,以監測信息為指針,以應急措施作保證,以演練測試為依據。

  (四)區域聯動。

  結合“珠三角”空氣污染具有明顯區域性的特征,著重抓好亞運會廣州市自身的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帶動“珠三角”城市開展空氣污染聯防聯治。

  四、組織架構

  由市空氣污染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指揮、協調和推進我市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亞組委環境空氣質量保障部),負責組織、協調、督辦與亞運會相關的環境保護工作任務的推進,牽頭制訂和實施空氣質量保障專項方案,重點協調、督辦各項亞運會環境空氣質量保障措施的落實;定期向領導小組報送各項措施推進情況;聯系省環保廳、亞運協調辦、市政府各部門和各區、縣級市政府;完善亞運會環境空氣質量監控網絡建設;在亞運會期間組織專家會商、發布、預測環境空氣質量,及時反映亞運會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成效;亞運會后組織對亞運會環境空氣保障措施進行后評估,提出繼續深化空氣污染整治工作的實施方案;組織開展有關綠色亞運的宣傳工作。

  各區、縣級市政府、市直各責任單位應參照市的組織架構,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做好本單位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

  五、實施步驟

  申亞成功后,市政府制定了分八個階段實施亞運空氣質量保障的目標和戰略。目前已完成第一至第五階段工作。從2009年11月12日亞運倒計時1周年之日起,推進第六至第八階段整治工作的實施。

  (一)第六階段(2009年11月12日至2010年10月19日)。

  緊密圍繞亞運會期間空氣質量保障目標要求,全面推進“空氣污染控制”、“極端不利氣象條件應急”、“空氣質量測報”、“環境監管”和“機動車限行演練測試”等專項方案的落實;提請省有關部門組織“珠三角”各城市制訂亞運空氣質量保障行動方案并監督實施,強化區域聯防聯治。

  1研究制訂空氣質量保障專項方案,動員全市各級各部門打好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攻堅戰,廣泛發動市民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

  2提請省在2009年下半年召開的“珠江三角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上,對珠江三角洲區域各城市及清遠、汕尾市的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進行部署。

  3組織開展亞運空氣質量保障空氣質量綜合觀測及預測試工作。一是在2009年11月至12月期間,組織實施亞運同期空氣質量綜合觀測工作,全面檢驗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監測能力和預報、預警運行機制,為亞運會期間空氣質量測報工作積累經驗。監測點位的布設分為兩個層次,廣州市作為核心區域共布設24個監測點,其中18個主要監測點涵蓋所有的國控點和亞運場館監控點,全面反映廣州市和運動場館周邊的環境空氣質量;周邊區域布設38個監測點,涵蓋承擔亞運項目的周邊城市和“珠三角”各城市。設立4個“珠三角”大氣成分觀測點、1個大氣邊界層觀測點、3個揮發性有機物監測點和13個氣象基準站協同觀測,全面分析污染成因。二是充分利用法定假期和重大社會活動帶來城市交通、污染物排放變化的時機,聯合公安、交通等部門以及科研團體進行空氣質量觀測,在2010年的元旦、春節、國慶等公眾假期,以及機動車限行時間段,測試和評估模擬限行機動車措施的環境效益。三是在亞運會前選取適當時機,以廣州市、廣州市與珠三角城市聯動兩種方式,分別實施機動車黃標車限行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測報演練,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亞運場館核心區域空氣質量和氣象要素同步觀測,測試亞運城市交通及空氣質量保障管理能力。

  4組織實施亞運會前的空氣污染控制措施。組織落實全市亞運會前的各項空氣污染控制措施,重點抓好火電廠、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排放揮發性有機物行業等五大污染源的控制,確保到201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6%以上。

  5加強亞運空氣質量保障能力建設。針對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的需求,一是加強空氣質量測報能力建設。重點加強亞運場館周圍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的建設;強化對臭氧、顆粒物細粒子等大氣復合污染物的監測能力及環境空氣質量立體觀測能力建設;建立多種形式空氣質量預報系統,逐時地、動態地反映空氣質量現狀和預測未來2至3天內的空氣質量變化;充分利用中國科學院、氣象局、高等院校建立的環境監測與分析系統,作為亞運空氣質量保障空氣質量監測的補充,為亞運會空氣質量測報提供技術分析支持;建立專家會商制度,為及時啟動應急措施提供決策支持。二是提高環境執法監管能力。加強環境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廣州市環境監管水平和應對環境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置能力。

  6加強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宣傳。在各大媒體開展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專題宣傳,對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進行全面跟蹤報道。開展以“迎接亞運會,創造新生活”為主題的亞運空氣質量保障社會宣傳活動,動員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學校、社區等各界人士以實際行動支持和參與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為主題的社會實踐。

  (二)第七階段(2010年10月20日至12月20日)。

  亞運會及亞殘運會期間,按照省的統一部署,與周邊城市密切協作,啟動更為嚴格的空氣環境保障措施;在遇到極端不利氣象條件的情況下,啟動臨時應急減排措施。

  12010年10月下旬,組織召開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賽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動員大會,部署賽會期間各項保障工作,動員全市各級、各部門進入“全天候應戰”狀態,確保將每項保障措施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

  2提請省在2010年10月下旬召開“珠江三角洲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進一步部署“珠三角”地區、清遠、汕尾等城市在亞運會期間以及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采取“臨時控制措施”,協同保障我市空氣質量。

  3組織實施亞運會期間的空氣污染控制措施,確保賽會期間國控大氣監測點和主要亞運場館監測點每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優于國家二級標準。

  4組織實施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的空氣污染控制措施。當亞運會期間遇到極端不利于污染物稀釋擴散的氣象條件、預報未來48小時內空氣質量可能超標時,啟動并實施應急預案,進一步加大減排力度,并根據未來48小時的空氣質量預報情況決定是否終止應急行動。

  (三)第八階段(2010年12月21日起)。

  總結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經驗,表彰獎勵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先進單位和個人,整改存在問題,鞏固和發展第一至第七階段空氣污染防治成果,讓全體市民繼續享有更加優良的環境福利。

  1全面總結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經驗,表彰獎勵在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各區、縣級市政府和市直各責任單位也要進行認真總結,表彰先進,總結經驗。

  2根據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后評估結果和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總結,圍繞2015年建成“花園城市”的目標,制訂第八階段的細化行動措施并組織實施,進一步鞏固亞運空氣質量保障的工作成果。

  六、保障措施

  (一)落實定期會議制度。

  市空氣污染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及其專項工作組每季度召開1次會議,及時聽取各區、縣級市政府和市直各責任單位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情況匯報,通報督導檢查情況;傳達市領導對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的指示,協調解決存在問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結合工作推進情況,適時召開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問題。

  (二)落實工作責任制度。

  各區、縣級市政府和市直各有關責任單位要按照亞運空氣質量保障總體部署,切實履行責任,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

  (三)落實協調督辦制度。

  加強督導督辦,邀請市人大、政協委員視察保障工作,監督、督導減排工作落實,自覺接受市人大、政協對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的監督;建立行政督察制度,由市監察局、市府辦公廳牽頭,監督各項措施的落實。市空氣污染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亞組委環境空氣質量保障部)通過巡查、抽查和暗訪等形式加大督辦工作力度,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四)落實資金保障制度。

  2009年、2010年的空氣污染整治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降氮脫硝、脫硫改造、小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加油站(包括儲油庫、油罐車)和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回收治理、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能力建設和措施決策技術研究等項目。市環保局要聯合市監察局、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對空氣污染整治專項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督考核,包括項目完成情況、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績效等內容。

  (五)落實信息報送制度。

  各區、縣級市政府和市直各責任單位要明確工作聯絡人員及聯系電話,每月25日前將本單位工作推進情況、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計劃報送市空氣污染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該辦公室匯總各責任單位和各有關職能部門工作進展情況,于下月10日前報送市政府亞運會協調辦、各專項工作組組長。

  (六)落實環保宣傳制度。

  各有關單位要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廣泛宣傳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工作,自覺遵守環境保護各項規定。通過各大報紙、政府門戶網站、電視、廣播、顯示牌等宣傳亞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推進情況、工作成效及典型事例。亞組委和市環保局的網站要設立專欄,宣傳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亞運會期間實時提供亞運比賽場館、全市范圍的空氣質量數據信息。

主題詞:環保 運動會 通知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09年12月16日印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