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辦〔2008〕8號
印發2008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有關單位:
《2008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意見》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2008年,是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推進全國綜合預防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示范城市建設關鍵的一年。各地、各有關單位要根據《2008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意見》有關要求,結合實際,制訂相關工作計劃,狠抓各項任務落實,全面推動我市應急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八年二月四日
2008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意見
2008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大、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和全國綜合預防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示范城市的要求,夯實基礎,強化基層,建設平臺,普及宣教,切實提高全市應急管理綜合能力,推動和諧廣州建設。為此,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一案三制”、“一網五庫” 建設,夯實應急管理的基礎
(一)深化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按照市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并與省專項應急預案對接,完成市級專項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區(縣級市)總體應急預案須在2008年3月底前修編完成。街(鎮)、社區(村)、企業、學校要針對實際,在2008年年底前全部制定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2008年起市級專項應急預案頒布實施后必須自頒布之日起6個月內組織演練。
(二)健全應急管理體制。健全市應急委運行機制。繼續完善市各專項應急指揮機構和區(縣級市)應急管理辦事機構。街(鎮)要有機構負責。社區(村)要有專人負責。
(三)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圍繞“測、防、報、救、建、評”六個環節,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信息報告和通報機制。各級應急管理辦事機構要加強值班制度,履行值守應急、信息匯總職能,并健全與專項應急機構的會商通報機制。二是完善突發事件防范應對聯動機制。各級政府要積極整合各方面應急力量和資源,理順應急管理指揮機構、辦事機構和工作機構的關系,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各級政府應急辦要加強綜合協調,強化對防范處置政策措施合理性、合法性的審核評估,提高應對工作規范化水平。三是強化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機制。各級政府應急辦要會同本級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完善政府應急管理信息發布制度,積極引導輿論。四是加強應急管理社會動員機制。充分發揮民間組織、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公民的作用,配合政府共同做好防范處置工作。
(四)加強應急管理法制建設。進一步抓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貫徹實施工作。抓緊做好《廣州市突發事件危險源管理規定》的立法工作。各地、各單位要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地區、本系統相應的規章制度。
(五)推進“一網五庫”建設。在2008年5月底前完成全市“一網五庫”的建設任務,并實現動態管理。
二、實施“五個一”工程,切實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
實施“五個一工程”,抓好基層應急管理的示范工作。即市確定一個區(縣級市),每個區(縣級市)確定一個街(鎮)、一個社區(村)、一家企業、一所學校作為示范。要把加強以街(鎮)為基礎的應急志愿者隊伍和信息報告員隊伍建設,作為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重點,整合提高基層應急隊伍能力。市、區(縣級市)要在2008年3月底前確定示范單位和建設標準。
三、實施市應急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重點推進國家示范城市建設項目
(一)對照省應急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和廣州作為全國綜合預防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示范城市的要求,編制實施市應急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重點加強市綜合應急平臺建設,盡快出臺區(縣級市)綜合應急平臺的建設指導意見,規范技術標準。
(二)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在改善交通、通信等技術裝備的基礎上,重點提高各類應急隊伍綜合協同應對能力。
(三)加強物資保障能力建設,實現對各類應急物資信息的動態管理。
四、完善應急管理專家咨詢機制,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
在2007年完成應急管理專家推薦工作的基礎上,2008年3月底前完成專家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秘書處的組建工作。市各專項應急指揮機構也要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專家組的組建工作。
五、認真抓好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人才隊伍素質
(一)加強基層單位應急知識的宣傳。加快公眾應急手冊的編印工作并派發給公眾。區(縣級市)、街(鎮)應當組織開展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社區(村)、企業事業單位要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有關突發事件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按照突發事件應對法29條的規定,發揮新聞媒體作用,開展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自救與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2008年2月底前出臺全市應急管理宣傳方案。
(二)與市行政學院、市人事局、團市委等部門合作,加強對公務員、應急管理干部、政府新聞發言人、基層干部、企業負責人、應急救援隊伍、應急志愿者、信息報告員的分類培訓工作,提高人才隊伍素質。適時組織應急管理干部到國內外城市學習考察。2008年3月底前出臺全市應急管理培訓方案。
(三)加強學生應急知識的教育,推動應急知識進學校。
六、建立突發事件風險評估體系,實現對危險源的動態監管
按照市政府《關于開展全市突發事件風險隱患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全面、準確掌握風險隱患存在情況,推進風險隱患登記和現狀評估,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實,根據需要繪制危險源分布的電子地圖,實現動態監管,逐步建立風險隱患排查監管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
七、整合現有資源,做好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建設工作
(一)按照突發事件應對法第19條的要求,各級應急管理辦事機構要會同規劃、建設等部門制定相關辦法,統籌安排應對突發事件所必需的設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合理確定應急避難場所。
(二)整合現有地震、人防等部門管理的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綜合應急避難場所。
八、進一步加強與毗鄰城市的聯系,完善應急聯動合作機制
(一)按照我市與毗鄰城市應急聯動合作協議的要求,加強與毗鄰城市的溝通和聯系,創新合作形式,促進應急管理工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二)推動我市與毗鄰城市所轄區(縣、縣級市)、街(鎮)、社區(村)的合作。
九、按照《廣州市與中山大學建立市校戰略合作關系協議》精神,加強應急管理方面的合作
依托中山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加強技術裝備、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十、建立2010年亞運會應急指揮機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為確保2010年亞運會在我市的順利舉行,市應急辦要加強與亞組委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2010年亞運會應急指揮機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會同亞組委有關部門組織有關人員赴奧運會主辦城市學習考察應急工作。
十一、以減輕或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及其造成的危害為目標,探索制定應急管理工作評估考核辦法
以減輕或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及其造成的危害為目標,把應急管理各個工作環節進行細化,探索制定應急管理工作評估考核辦法,明確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是本區域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各級領導干部的績效考核內容。
十二、加強應急管理督查工作,狠抓執行力
建立健全工作目標責任制。市應急辦根據本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工作進度表,落實到各有關單位;各有關單位也要制定工作進度表,將責任落實到人,并于2008年6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將工作進展情況報市應急辦。市應急辦根據需要組織督查組,適時赴各地、各單位檢查應急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將檢查情況報市應急委并予以通報。
主題詞:經濟管理 應急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