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廣東省卒中中心建設經驗總結交流會上,“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3.0版”對外發布,對比之前發布的2.0版,新增了102家卒中中心,全省認證的258家卒中中心被全部納入。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3.0版
據悉,廣東省自2019年啟動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工作,并陸續于2020年、2022年發布了兩版卒中急救地圖。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卒中中心建設網絡布局已全面覆蓋城市和農村,能夠最大限度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可及性,就近、就便滿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
同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還將聯合高德地圖,在12月推動實現卒中急救地圖的上線,在導航地圖上規范顯示全省經評估認證的卒中中心,為廣大患者及家屬快速查詢搜索卒中中心提供一鍵式導航服務。一旦群眾有卒中急救需求,患者或家屬可以通過高德地圖APP搜索“卒中中心”,系統將根據分級分類標簽標識,一鍵獲取最近的三級醫院或二級醫院卒中中心地址和最佳導航路線,實時避開交通擁堵,大幅縮短院前急救時間,打造一條“救命高速”,為卒中患者爭取到更多寶貴的搶救時間。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卒中急救地圖的逐步完善和智能化升級,是廣東省推進卒中防治工作的一個“小切口”。下一步,全省將繼續探索創新防治模式,通過科技賦能和資源整合,不斷優化卒中救治效率,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近年來,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部署安排,將卒中中心建設納入衛生健康事業“十四五”規劃、健康廣東行動、衛生健康“百千萬工程”一體推進。截至目前,全省卒中中心已達258家,覆蓋全省21個市,“單病種、多學科”綜合診療服務模式逐步構建,有序有力地打造了卒中患者“1小時黃金時間救治圈”。
腦卒中救治要避免“院前延誤”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腦出血)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引起缺血(腦梗死),造成腦組織損傷,可導致殘疾甚至生命危險。腦卒中在我國居民死因中居第一位,也是成年人致殘率最高的疾病。
廣東省神經內科質控中心主任,中山一院副院長曾進勝教授表示,腦卒中急性發作,救治的時間越快越好。目前部分患者無法在最佳時間窗得到救治,其中一個原因是院前時間的延誤,也就是說,患者從發病到抵達醫院的過程中存在耽誤時間的情況,例如患者不知道要馬上去醫院,總想等一等,看病情會否緩解;或不知道要去附近哪家醫院;或不知道采用哪種交通方式最好,“這次啟用3.0版,有望改善‘院前延誤’,讓患者獲得有效救治的機會進一步增加。”
中山一院神經科教授范玉華主任醫師介紹,當缺血性卒中發生時,靜脈溶栓的時間窗很緊張,在4.5小時之內,越早越好,“要找最近的卒中中心,無論是二級還是三級。”目前,二級醫院卒中中心能夠開展靜脈溶栓技術,部分二級中心可以同步開展機械取栓,“當第一時間采取溶栓后,如果所在的二級卒中中心無法實施取栓,也可以第一時間高效轉到三級卒中中心,機械取栓的時間窗相對長一些,目前已經擴展到24小時內,越快越好,所以腦卒中發生時,尋找離你最近的卒中中心至為關鍵。”
廣州卒中中心名單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廣東省中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廣東省人民醫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廣州新市醫院
(廣東藥科大學廣州復星禪誠醫院)
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中心衛生院
(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醫院)
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天河總院
廣州市花都區第二人民醫院
廣州開發區醫院
廣州市增城區中醫醫院
廣東省水電醫院
廣州市白云區第三人民醫院
廣州市白云區第二人民醫院
廣州市白云區石井人民醫院
廣州市白云區婦幼保健院
廣東祈福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第五人民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第二人民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第六人民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第八人民醫院
廣州市從化區中醫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婦幼保健院
廣州市南沙區第六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