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服務 > 最新服務 > 科技創業

產業氫裝上陣 儲能踏浪“出海”

  • 聽全文
  • 2025-02-27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計劃用五年奮力打造3000億級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集群

  去年年底,廣州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接連迎來好消息——

  新型儲能方面,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正式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組建,標志著我國新型儲能領域唯一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落戶廣州市白云區。

  氫能方面,我國首部能源法正式頒布并將氫能首次納入能源管理體系,廣州同月出臺《關于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天然氣水合物方面,“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在廣州建成入列,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戶南沙。

  今年年初,廣州把新能源與新型儲能列入“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當前,全球新能源投資每年高達14萬億元,全國新能源產業市場規模高達2.8萬億元、年均增速超16%。展望2030年,廣州將如何把這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的“1/21”,建設成為3000億級產業集群?

  新型儲能

  “國家隊”領銜研發 鋰電池壽命提升一倍

  儲能,就是指將電能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2024年底,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組建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以下簡稱為“創新中心”),這是我國新型儲能領域唯一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同時也是自2017年以來廣州市獲批創建的第二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近日,創新中心聯合企業等多方聯合研發的膠體儲能鋰電池,第一批產品已完成檢測。“循環測試3000多次,容量保持率超過95%,循環壽命提升超過200%,安全性也同步提升了。”中心電化學儲能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說。創新中心計劃推進這款電池正極片和工藝包的技術輸出和授權生產,打造一個讓全產業鏈受益的新模式。

  這一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正是創新中心“公司+聯盟”運作模式的縮影。其中,“公司(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由南方電網牽頭,聯合新型儲能產業上下游12家龍頭企業合資組建;“聯盟(新型儲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涵蓋150余家“產學研用金”各環節單位,覆蓋85%的本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

  廣州儲能力量“走出去” 逐浪全球市場

  國家戰略力量領銜,為廣州發展新型儲能產業的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注入了蓬勃力量。在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產品開發提質提速的同時,產業鏈連接消費者的另一端——開發應用上,廣州也邁出了新的步伐,在異地輸出了成果、復制了模式。

  在清遠歐派家居的生產廠區內,“廣州儲能”標識的儲能柜林立,歐派家居用戶側儲能項目正在進行著接入并柜操作,即將并網通電。

  用戶側儲能相當于“超級充電寶”,主要用于存儲電能并實現用能管理,可助力企業降低用電成本并增強供電可靠性。“我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為清遠歐派提供移峰填谷、需求側響應和基本電費需量管理等節省電費服務,全年可節省電費超百萬元。”廣州儲能集團技術負責人介紹說。

  助力世界首例主力電源型風電場整場順利投運、助力內蒙古創源合金用戶側儲能應用突破行業新紀錄……翻開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地圖,會發現來自廣州的新型儲能的產品和項目不僅遍布中國,還踏浪出海。

  “智光首推的級聯型直接高壓大容量儲能技術可實現循環效率超過90%,是電化學儲能領域全球充放循環效率最高的技術路線。”智光電氣下屬企業廣州智光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付金建介紹。

be6bcc7af3ef2f19fd78.jpeg

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遍布全國。

  新能源產業

  氫能應用年內邁向“海陸空全空間”

  記者了解到,廣州氫能產業上下游集聚效應初顯,已引進和培育鴻基創能、云韜氫能等企業113家,其中關鍵零部件和設備生產企業66家,覆蓋燃料電池制造和應用。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零部件基本實現本地化生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基礎設施方面,廣州正加快推動加氫站建設,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用。

  今年1月,云韜氫能自建的廣州首個加氫站,成為第一個廣州市最快突破加氫10萬公斤的加氫站,同時也是廣東省內最快實現加氫10萬公斤的加氫站,加注量從首月的397公斤,暴漲至月度最高13518公斤。

  加氫量的突破,離不開氫能車輛的持續交付與投放運營。從小批量示范運營,再到多批次商業投運……目前,云韜氫能已實現百臺級氫燃料電池重卡規模化應用,累計安全行駛里程超過160萬公里,2024年上牌數及裝機功率均位居全省首位。

  值得關注的是,云韜氫能主導建立了全國首個氫燃料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成功攻克柔性石墨雙極板等關鍵技術,近10項自主專利已轉化應用,產生經濟效益超1.6億元,推動國產燃料電池核心部件邁向產業化。

  云韜氫能董事長楊強表示,今年,公司預計投入10億元提升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產能,全力打造云韜氫能氫燃料電池系統關鍵技術攻關及總部生產基地。年內,氫能無人機、氫能船舶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進一步拓展氫能在空中與水上交通的應用。

10f22ba3567d6e810fd4.jpeg

廣東云韜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燃料電池控制器(FCU)。

  廣州風光儲充項目遍及18省市

  在民營企業大顯身手的同時,國有企業也在發揮引領和服務功能,加大重點領域投資力度。

  廣州發展集團介紹,近年集團新能源業務加速壯大,在全國18省市布局風光儲充項目,“新能源+農林漁”新業態發展自成特色;在廣州與廣汽集團、珠江啤酒集團、廣州工控集團等市屬國企加強合作,累計建成超過2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在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城市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超過100座、充電車位超過1000個。

  廣州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集團作為廣州市新能源產業鏈鏈主企業,將加快風光火儲氣融合發展,助力打造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集群。新能源產業方面,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多個新能源百萬千瓦級基地,積極尋求高端高質的陸上風電、海上風電、新能源大基地、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等項目投資機會,構建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產業體系。同時,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充電骨干網絡,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助力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廣州打出政策組合拳 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部署,廣州市發展改革委計劃從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建設產業創新平臺和示范試點、進一步優化產業生態三個方面加快發展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

  據悉,廣州近年出臺多份政策文件強化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發展保障,編制《廣州市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介清單》并向社會發布,進一步推動氫能領域社會投資。目前,市發展改革委正在編制新型儲能電站推介清單,研究制訂廣州推動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與此前已出臺政策一并形成更加豐富的產業發展政策組合拳。

  在產業創新平臺和示范試點方面,市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加大國家新型儲能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支持力度,依托創新中心引導本地新型儲能企業加強對先進產能研發投入,前瞻布局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儲能、超導儲能等多元新型儲能技術;積極引入氫能產業外部龍頭企業或具備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促進產業鏈不斷完善。

  同時,支持重點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建設創新平臺,打造多場景多技術體系融合實驗驗證平臺。積極爭取國家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高效融合雙向充放電示范試點城市。

  在產業生態方面,積極發揮產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積極作用,壓實產業鏈主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支持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參與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凝聚產業上下游相關產業,推動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推動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人才培養,進一步培育支持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渠道、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