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列“送”崗位 專車“送”工廠
2月3日(正月初六)的廣州南站再次熱鬧起來,首趟“南粵春暖”返崗專列、首趟“山海心連 穗黔同行”返崗專列先后抵達廣州南站。專列上,既有初入職場的年輕面孔,也有扎根廣東多年的“老技工”。懷揣勤勞致富的淳樸期待,他們紛紛踏上新征程,奔赴新美好。
600多名廣西籍務工人員搭乘首趟務工人員入粵返崗專列前往廣州,開啟新一年的務工之旅。
溫暖復工路 把崗位送上返崗專列
廣西是廣東主要勞務輸入地之一,首趟“南粵春暖”返崗專列D3755次列車搭載的正是600名廣西籍務工人員。據介紹,為確保專列順利開行,廣東省人社廳積極對接協調鐵路、交通運輸等部門提前謀劃,并與廣西人社部門緊密協作,從方案制訂、報名組織、名單篩查、接駁送達等環節精心組織安排,暢通務工人員從出行到入粵返崗的全鏈條。
“這是廣東最新的就業信息,掃碼就可以看到……”記者在返崗專列上看到,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組織志愿者隨車在車廂內為務工人員開展“面對面”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活動,現場派發2025年“南粵春暖”行動的傳單,務工人員只要掃一掃傳單上的二維碼,即可查看廣東最新的就業政策和崗位信息。
與此同時,廣州市人社局聯合黔南州人社局組織的首趟“山海心連 穗黔同行”返崗專列G2265次列車于17時31分抵達廣州南站,車上600多名貴州籍務工人員順利抵穗。列車到站后,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立即組織專車將他們轉送至企業,打造溫暖舒心的復工之路。
春暖開工忙 預計全省節后組織返崗專列20趟
廣東是農民工第一大省,目前全省農民工總量4300多萬,其中外省農民工2400多萬,本省農民工1900多萬。省人社部門介紹,從1月至3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2025年“南粵春暖”行動,提供專列包車、求職招聘、用工保障、就業幫扶、權益維護等系列服務,統籌做好春節前后勞動者換崗流動高峰期和企業開工復產關鍵期就業服務工作,全力促就業、保民生、助發展。
“我省開行專車專列至今已近10個年頭,已經成為服務農民工的工作品牌。根據統計,全省計劃組織專列30趟,其中返鄉專列10趟、返崗專列20趟,組織包車300多班次。”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各級人社部門計劃在春節后組織返崗專列約20趟,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組織系列包車返崗活動,示范帶動企業、商會、協會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幫助務工人員便捷入粵返崗。
同時,人社部門將充分發揮全省基層就業服務站點、零工市場、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以及廣東省就業一體化信息平臺、“粵就業”小程序等線下線上載體作用,積極組織舉辦“專而精”“小而美”等多種形式的招聘活動,實現周周有招聘、送崗到身邊。其中,廣州開展以“春風送崗促就業 精準服務助發展”為主題的廣州市“春風行動2025”活動,舉辦超過150場公共招聘會,為異地務工人員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勞動保障維權和法律援助等服務。
返崗故事 初入職場“00后”——日子會越來越紅火
對于“00后”黃夏來說,今年春節有點“特別”——這是她首次以“打工人”的身份回老家過節,也是首次乘坐“南粵春暖”返崗專列回廣州工作。回程前一天,記者跟隨人社部門工作人員探訪了黃夏的家。
黃夏來自來賓市武宣縣一個脫貧家庭,去年本科畢業后,她入職廣州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廣州經濟發達,生活很便利,工作機會很多。”黃夏說,雖然自己在天津讀書,但因為姐姐們都在廣州工作,讀大學時經常到廣州找姐姐,對廣州比較熟悉,加上離家近、工資水平較高,因此廣州成為其就業首選地。
就讀金融專業的黃夏本來被幾個銀行錄用,但最后她還是選擇了現在的工作,“現在的工作比較有挑戰性。”有了工作收入后,黃夏直言自己更“硬氣”了,這次回家過年,她給爸爸帶了葡萄酒,給媽媽買了新衣服,還給家里長輩發了“紅包”。
黃夏說,年前她在來賓人社公眾號上看到返崗專列的征集信息,便二話不說拉上兩位姐姐報名參加。“真是太讓人驚喜和感激了。”黃夏說,以往節后姐姐們回廣州工作,總是要搶票到前一天晚上12點,如果還是搶不到票就只能請假,“南粵春暖”返崗專列不僅免去了搶票的煩惱,還省了一筆路費。
“去年最大的收獲是進入了職場,學習到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專業知識,還有服務技巧,人際溝通等,個人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黃夏說,去年初入職場各方面都有欠缺,期待今年能克服這些不足。“廣東的就業環境好,到處都是機會,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夠闖出一片天地,讓家里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黃夏滿是自信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