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至中山城區和深圳行車時間分別縮短至15分鐘和20分鐘以內
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南中高速”)于10月30日15∶00通車,珠三角東岸通往粵西地區新增一條快速通道;同時,廣州通過南沙聯絡線(萬頃沙支線)連接深中通道,實現與深圳、中山在伶仃洋上“牽手”,南沙至中山城區的行車時間將縮短到15分鐘以內、至深圳的行車時間將縮短到20分鐘以內。
南中高速萬頃沙互通
南中高速位于廣州市南沙區南部和中山市東北部,是加強廣州、深圳、中山等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工程。項目全長約32.4公里,由主線及南沙聯絡線(萬頃沙支線)組成,其中,主線長約21.6公里,起于南沙港快速路新墾互通,終至江中高速新隆立交,與京港澳高速十字相接;南沙聯絡線(萬頃沙支線)長約10.8公里,起于南沙港快速路新墾互通,終至萬頃沙海上互通,接深中通道。
南中高速南沙聯絡線
據介紹,南中高速全線為橋梁工程,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南中高速通車后,有力完善廣州南部交通網絡,一橋聯通廣州、中山、深圳和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珠三角東岸通往粵西地區新增一條快速通道。隨著項目通車,南沙至中山城區的行車時間將縮短到15分鐘以內、至深圳的行車時間將縮短到20分鐘以內,對打通國家及廣東高速公路規劃主干道、促進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和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
看十五運會交通更暢捷
將于2025年舉辦的第十五屆全運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開幕式和閉幕式分別在廣州和深圳舉行。南中高速通車后,將為這場全國最高規格、最大規模和最高水準的綜合性運動會提供出行便利。
其中,南沙全民文化體育綜合體緊鄰南沙聯絡線(萬頃沙支線),項目通車后從這里往來深圳、中山將更為暢捷,大灣區居民觀看全運會賽事更方便,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進一步互聯互通互融,由此展現大灣區新速度。
打造綠美公路示范項目
南中高速作為“黃金內灣”的交通樞紐,亦是進出廣州的重要門戶,項目沿線分布多處環境敏感點,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珍貴紅樹林資源、脆弱海洋環境及珍稀濕地資源等,景觀設計和生態環保要求高。項目創新開展高速公路與市政道路廊道共享、復合立體互通立交設計等工作,累計節省建設用地超300畝,為廣州市推廣廊道共享、實現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提供了借鑒參考。
項目還創新探索以智慧管控手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較傳統八車道物理擴容模式可減少征地面積約13%,降低工程造價約12%,為穿越城市群地區高速公路因地制宜改善路段擁堵、提質擴容提供智能化改造思路。還將地方文化特色融入結構景觀設計,切實提升特大橋、互通立交及收費站景觀效果,如洪奇門特大橋主塔形如木棉花開,橫門西特大橋主塔狀如寶瓶。
南中高速橫門西特大橋
此外,項目加強路域生態環境建設,推行智能化生產作業,助力公路建設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以“綠美南沙,灣區門戶”為理念,力爭將萬頃沙服務區打造為集交通、旅游、休閑、商務及應急功能于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標桿示范型服務區。該服務區近期規劃為綜合體配套服務中心,滿足司乘人員購物、休息、加油、充電、應急救援等需求;遠期以嶺南騎樓建筑和南沙海島為靈感確定建筑形式,并與南沙濕地公園融合規劃研學發展區和無動力樂園區,與片區產業及商住項目互補規劃綜合商業區,將其打造為南部片區綜合服務中心。
南沙至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快線將同步開通
為促進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間的互聯互通,方便市民跨市出行,近年來,南沙先后開通了至深圳后海地鐵站、珠海拱北口岸等地的如約城際巴士。
記者獲悉,南沙將在南沙聯絡線(萬頃沙支線)開通的同時,同步新開通兩條連接深圳的跨市交通線路。
一條是南沙至深圳前海跨市定制公交線路,始發站為蕉門公交總站,可無縫接駁區內地鐵及公交,輻射全區;中途設置橫瀝地鐵站,方便乘客換乘地鐵18號線快速前往廣州市中心城區;終點站為深圳前海灣地鐵站,方便乘客接駁換乘。計劃發班間隔約20分鐘—30分鐘/班,服務時間為7∶00—21∶30。
一條是南沙至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快線,始發站為蕉門公交總站,終點站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3航站樓,服務南沙全區及周邊區域市民往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出行。計劃發班間隔為高峰30分鐘/班、平峰1小時/班,服務時間為往深圳方向5∶00—19∶00、往南沙方向7∶10—22∶10。線路開通后,南沙至深圳的交通往來將更加便利,市民出行選擇將更加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