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切實做到黨委決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為了把法立在百姓心坎上,市人大常委會在法規制定過程中,均邀請人大代表、不同群體的市民群眾參與其中,采用實地調研、座談會、問卷調查、論證會等形式,使每一部法規都裝滿民意、凝聚共識。
從2023年3月開始,市人大常委會對全市604個人大代表聯絡站全部編號賦碼,7200多名人大代表全部編組進站。市民只需拿起手機掃描二維碼,便可向人大代表反映問題,人大代表“接單”后,會迅速采取行動推動解決問題。
聽民聲,在全國率先糾正全域禁放煙花爆竹問題,讓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年味滿滿的春節;察民情,開展涉電動自行車法律法規執法檢查,守護百姓出行安全;解民憂,依托代表聯絡站編號賦碼,讓群眾24小時可掃二維碼向人大代表反映民意,實現“民意碼上說、實事馬上辦”……從一部部“貼民心”的地方性法規,到一次次依法有效監督,再到一個個代表履職平臺,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人民民主,在廣州結出豐碩果實,充分彰顯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及其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
今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70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深深扎根中國社會土壤,汲取充沛養分,至今已是郁郁蔥蔥、枝繁葉茂。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廣州不斷深化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以高質量人大工作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廣州實踐走在前列。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保證。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載體作用,將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貫穿到人大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豐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內涵。
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始終把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作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堅持班子成員帶頭學、突出重點反復學、全員覆蓋深入學,做到入腦入心、學以致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州的寄望重托,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認真謀劃推進人大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切實做到黨委決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2022年12月19日,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行動方案》,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到人大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等各方面各環節。具體工作中,堅持人大重要會議、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項等及時向市委請示報告。
建立廣州人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1+1+N”制度體系,即以市委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若干措施牽頭抓總、以《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行動方案》細化落實,就立法工作流程、代表聯絡站管理、代表履職評價、鎮(街)人大工作等制定系列措施,讓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渠道越來越寬,形式越來越豐富,效果越來越實在。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舉措,有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百千萬工程”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制造業立市、綠美廣州生態建設等重要工作,有效推動一大批民生實事的解決。
嚴把立法質量關 使每一部法規都裝滿民意、凝聚共識
市人大常委會從立項源頭上發揚民主、科學決策,保證立法工作的“施工圖”“任務表”不斷適應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實現人民群眾新期待。
為了把法立在百姓心坎上,市人大常委會在法規制定過程中,均邀請人大代表、不同群體的市民群眾參與其中,充分借助“廣州人大i履職”、廣州人大網等載體,采用實地調研、座談會、問卷調查、論證會等形式,使每一部法規都裝滿民意、凝聚共識。
新質生產力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關鍵支撐。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新興領域立法,高質量制定《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聚焦新興產業發展存在的制度障礙和堵點難點,強化制度供給,為推動廣州在新賽道上“跑得更快”“飛得更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為擴大立法參與面,市人大常委會今年首創企業全過程參與立法模式。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起草階段,首次采用政府、企業、專家多主體提出法規文本的模式,讓企業深度參與立法,把需求清單轉化為剛性條文。
為了確保出臺的法規有剛性、接地氣、能落實、起作用,市人大常委會把“有效管用”作為立法的硬標準,立足解決問題,注重“小切口”,努力做到“一不寫兩必寫”,即不寫照樣可以干的不寫,不寫不能干的必須寫,不寫清楚不好干的必須寫清楚。
5月1日,全國首部城中村改造條例《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施行,有效回應“集體土地怎么收”“房子怎么拆”“補償標準怎么定”“村民合法權益如何保障”等難點問題,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
11月1日,《廣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條例》施行,以立法形式在全國率先回應了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怎么預防”“怎么發現”“怎么診治”和健康促進工作“怎么保障”等難點問題,教育部及時總結推廣。
9月27日,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維修、登記、通行、停放、充電等管理作了全面規定,特別是明確規定為他人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回應了人民群眾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呼聲,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運行安全。
全國首部青年創新創業促進條例、全國首部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全國首部省會城市快遞條例、全國首部專門規范野生動物放生的地方性法規……這些開創性法規在廣州誕生,不僅解決了廣州高質量發展、精細化治理中的問題,也以立法先行者的姿態,為國家相關領域的立法“探路”,充分彰顯了廣州人大立法工作的開拓創新。
緊貼中心大局和群眾期盼開展監督 以人大監督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圍繞中心大局和群眾期盼選準監督項目,堅持審議必調研,綜合運用執法檢查、專題詢問、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滿意度測評等剛性方式開展監督,看準的問題一督到底,努力讓監督對象有觸動、有改進、有成效。
“用地門檻高、用房成本高一直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對此政府做了哪些工作?”“我市在加強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方面有哪些措施?”8月30日,市人大常委會對廣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開展專題詢問。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事關民營經濟發展的生產要素保障、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問題,向政府有關部門開門見山提問,政府部門積極回應關切。此外,市人大常委會還建立每位市人大代表常態化固定聯系1—2家民營企業工作機制,便于更好地了解民營企業的現狀和問題,促進其健康穩定發展。
鄉村民宿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市人大常委會把“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列為今年代表集中履職月的專題調研項目,五級人大代表實地走訪民宿,提出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報告提到的相關問題,也納入相關部門“任務清單”,列出解決“時間表”。
民之所盼,人大所向。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痛點、改革攻堅的難點和群眾意見集中的熱點,奔著問題去、追著問題督、盯著問題改,力戒空泛議論,不放空炮禮炮。
圍繞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事項,2023年,市人大常委會對傳承歷史文化、增加廣州年味、做強春節經濟開展調研,提出8個方面意見建議,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出臺工作方案。適應人民群眾對適度放開燃放煙花爆竹的愿望,加強備案審查,在全國率先糾正全域禁放煙花爆竹問題,讓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年味滿滿的春節。
電動自行車安全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總量大、增速快,電動自行車違法改裝、擅闖紅燈、超速行駛、違規充電停放等成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安全隱患,必須全鏈條全過程依法有序地進行規范管理。
4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涉電動自行車法律法規執法檢查動員部署會,市、區人大常委會在4月至7月期間,圍繞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行駛、存放、充電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實施情況聯動開展執法檢查。
市、區人大代表開展涉電動自行車執法檢查。
通過一系列舉措,人大監督工作更有力量、更有效率、更有溫度,奏響了新時代廣州人大監督工作的最強音。
深化拓展代表工作 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一張張標有“廣州市荔灣區橋中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二維碼張貼在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公共區域的顯眼位置,吸引了居民掃碼參與。“簡單一掃,即可直通人大代表。沒想到這么直接,問題也解決得很快。”談及此二維碼,居民們都贊不絕口。不久前,市民梁阿姨就是通過掃碼反映了小區門口路面滲水,問題在一天內得到了解決。
荔灣區逢源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組織代表在“木棉樹下”談心點接待群眾。
看似別無他樣的二維碼,其實是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眾聯系中的帶頭作用,不斷搭建代表履職平臺的一項創新舉措,彰顯了生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特色。
從2023年3月開始,市人大常委會對全市604個人大代表聯絡站全部編號賦碼,7200多名人大代表全部編組進站。市民只需拿起手機掃描二維碼,便可向人大代表反映問題,人大代表“接單”后,會迅速采取行動推動解決問題。
屋檐外立面墻體脫落維修好了、水浸街的問題解決了、地下過街隧道斜坡過窄加寬了……通過一個小小的二維碼,猶如給人大代表聯絡站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能夠更加及時、廣泛地傾聽民意民情,并將問題快速地解決。
如今,“民意碼上說、實事馬上辦”已成為廣州人大工作品牌。與編號賦碼相呼應的,還有代表履職好幫手“代表隨手拍”。2022年,市人大常委會在“廣州人大i履職”小程序,推出了“代表隨手拍”模塊。依托該模塊,人大代表可以實時將民生熱點訴求,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上傳到小程序,并同步到廣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第一時間轉交給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辦理,這一履職形式受到人大代表的歡迎。
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代表隨手拍”反映事項2956件,較去年同期增長249%;共有417名代表使用了該平臺,較去年同期增長47%。從數據來看,“代表隨手拍”已成為市人大代表履職的重要載體和常態化手段。
開展一堂特別的研學,讓學生們感嘆,真切感受到了民主的真實性和參與感;舉辦一場人大代表履職分享會,讓青年干部們了解人大代表履職為民的故事,近距離感受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廣州的生動實踐;建一座以人大為主題的小公園,讓群眾流連忘返,在一個個事例中感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顯著優勢……這是市人大常委會不斷豐富各層級民主形式,積極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感知點的創新亮點。
8月3日,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感知點的通知》,推動人大工作更“可感”、基層民主更“可觸”、群眾幸福更“可及”。目前,各區人大常委會正深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感知點的建設工作,以基層實踐與成效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看得見、摸得著”。
除此之外,代表履職登記積分制、民情聯絡員制度、人大代表進聯絡站接待群眾活動最新安排公告等履職創新舉措也全面鋪開。
辦好民生微實事,件件暖人心。這些民生微實事,傳遞著民生的溫暖,描繪出廣州這座城市的溫情畫卷,也將“人民至上”理念深深鐫刻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進程中,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