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1年12月27日
一、工作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2019年10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將在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重慶市等六個地區,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2020年11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將加快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引領全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工作部署,積極發揮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以及省會城市的擔當作為,加快創新引領,全力支撐全省試驗區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研究制定了《廣州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一)試驗目標
《實施方案》緊密銜接國家、省對廣州的定位要求,基于提升數字化生產力、探索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新生態的視角,提出2年左右試驗探索目標:
體制創新方面,構建形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產業生態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率先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總結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創新發展經驗,引領全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業發展方面,到2022年,全市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超過280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6000億元,數字經濟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和產業數字化滲透率不斷提升。
規則對接方面,穗港澳數字經濟規則對接機制基本完善,實現數字經濟創新要素在穗港澳充分匯聚、順暢流動、深度應用,在數據要素高效配置、數字經濟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圍繞要素流通、核心技術產業發展、數字化轉型、數字治理、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環節,提出試驗區建設六大重點任務:一是加快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速萬物互聯網絡,布局先進算力基礎設施,加快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升級改造;二是促進創新要素安全高效流通,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建立數據要素高效流通體系,推動數字貿易快速發展,深化數字科技和產業國際合作;三是完善數字經濟創新體系建設,構建高水平戰略創新體系,加強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重大載體建設和試點示范,推進新技術跨界融合與模式創新;四是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優勢,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壯大,加強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優勢,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化發展;五是加速重點領域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智能制造發展,加快智能汽車應用示范,探索智慧金融創新發展,做大做強數字會展產業,推動數字農業升級發展;六是加強數字化公共服務供給,加快數字政府迭代升級,筑牢智慧城市數字底座,提升智慧醫療服務成效,提高智慧教育應用能力。
三、方案特點
(一)注重前沿引導和試驗探索
圍繞國家對廣東省試驗區重點探索“數字經濟創新要素高效配置機制、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定位要求,《實施方案》注重前沿技術方向引導和數據要素流通配置機制探索。如探索建立數據流通與治理沙盒試驗區,開展對數據確權、個人數據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預研;探索建立穗港澳數據要素高效流通體系,爭取國家支持開展國際大數據服務、實行穗港澳三地數據跨境開放共享及安全管理;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網、衛星互聯網、6G等未來網絡。
(二)注重政策銜接和廣州特色
《實施方案》全面貫徹國家戰略部署,緊密銜接落實《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重要布局、重點任務和重大事項,同時結合廣州數字經濟發展實際,將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數字樞紐、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粵港澳節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等廣州的重大載體、重大項目、重大事項等納入方案加快推進,是一個銜接落實全省工作部署、充分融入本地發展實際的廣州方案。
(三)注重合力創新和推廣實踐
《實施方案》任務明確,分工明晰,利于高效推動落實,各項工作牽頭部門需制定具體工作計劃,定期總結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按質推進。在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落地方面,對在市本級事權范圍內主動改革探索、對其他地區有借鑒意義的政策制度,明確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橫向、縱向推廣宣傳,對較為成熟的重大政策舉措,按程序上報國家和省推廣,促進廣州試驗區典型特色做法的整套復制、有效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