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山核心場館3月以來開展紅色文化活動逾45場
立體花景構成一幅迷人畫卷。
英雄花開紅勝火,滿城激蕩英雄氣。2025年3月,由市委宣傳部牽頭,“英雄花開英雄城”2025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活動正式啟動,全市30個核心場館聯帆起航。位于白云山風景名勝區的云蘿植物園、雕塑公園是系列活動核心場館,3月開展“紅棉舞臺”“紅棉研習”“紅棉之旅”等紅色文化活動逾45場,也是廣州市“紅棉之旅”最佳體驗觀賞點,1000余株木棉樹在景區內競相綻放,花團錦簇耀云山,木棉灼灼入人心。
徐行紅棉道 穿行林冠間
據悉,云蘿植物園內木棉道長達1.5公里,是廣州市內唯一穿行于白云山林冠間的空中游覽步道。木棉道以市花“木棉”為設計元素,從木棉的幼苗、發芽、開花到結果,演繹了木棉的一生。沿路可以看到有11朵“木棉花”,2個棉莢亭以及1個年輪印記。木棉道是一個木棉科專類園,是木棉科植物景觀示范點,也是科研人員10多年收集保育的木棉科植物資源保育圃。沿木棉道收集保育了木棉科植物12種、200多株,其中木棉樹有124株。木棉樹屬于高大喬木,大多數時候,人們觀賞枝頭木棉花需要仰望。而漫步木棉道,則可以多角度與木棉樹近距離接觸,收獲立體豐富的游覽體驗。
云臺花園位于白云山風景名勝區南麓,占地12公頃,是一座聚中西園林建筑于一體,匯四季花卉于一圃,集古今文化于一林的現代大型園林式花園,被譽為“花城明珠”。園內40余棵高大的木棉樹傲立其中,鮮花壓滿枝頭,與地面盛放的杜鵑花、繡球花、瑪格麗特等粉色主題花境交相輝映,形成一幅迷人的立體畫卷。
云道是廣州市重點民生工程,總長度約6.2公里,把中山紀念堂、越秀公園、雕塑公園、麓湖公園和白云山5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串聯起來,打通慢行斷點,形成無障礙步道,推動老城市煥發新活力。白云山景區范圍內的云道,途經雕塑公園東門,連接麓湖碧道。緩步其上,在繁華城市與綠谷賞林中自由切換,體驗青山入城的奇妙感受。沿線木棉爭相綻放,為這條紅色線路增添了蓬勃生機。
鮮花與花境造型彼此呼應。
全年450余場紅色活動
近年來,白云山立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創新實踐載體,不斷凸顯云山文化“紅”的底色。2025年白云山計劃共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紅色舞臺、紅色研學等84類、450余場活動。其中,3月主要開展了“英雄花繪英雄城 七代丹青映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女藝術家繪畫活動、“粵語說書”非遺藝術表演、“最美歌聲獻給黨”中小學生歌舞展演、“花開有聲 塑說紅棉”紅色文化展演等活動。
據悉,接下來,白云山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開展“紅棉悅讀”、紅色經典故事分享會、“云山故事我來講”等紅色文化活動。景區充分發揮白云山年均2000多萬人流量的優勢,將景區打造成廣大黨員干部了解黨的歷史、加強黨性錘煉的重要場所,成為培養廣大市民游客家國情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成為青少年學習科普知識和增長學識才干的重要課堂。
300畝多彩森林建設完成
白云山以綠美云山生態建設工作為統領,持續推進生態氧吧建設管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監測工作,優化對白云山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開展古樹名木“一樹一檔”動態監測工作,建成了云溪、云蘿2個華南國家植物園遷地保護示范區。截至目前,景區已完成300畝多彩森林建設,150畝景觀林(大徑級)撫育工作,8公里森林步道提升改造。
下一步,白云山將聚焦“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大力推進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傳播千年嶺南園林園藝文化,傳承英雄城的紅色基因,讓紅色文化在綠美云山中煥發出新生。
“嶺南紅棉宴”邀君品
天南烽火樹,最是木棉紅。在“英雄花開英雄城”2025廣州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系列活動如火如荼開展之際,廣州酒家推出“嶺南紅棉宴”。據悉,“嶺南紅棉宴”在廣州酒家越華店已推出,特色菜肴包含木棉赤小豆燉響螺、紅云錦繡花開富貴、紅棉蔬菜卷、丹龍湯圓等,誠邀廣大食客預約品鑒。
“嶺南紅棉宴”部分菜品
“嶺南紅棉宴”部分菜品
食用花卉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南方春夏濕熱,廣府人為適應時節多用曬干的木棉花煲湯,以干木棉花作為食材原料入湯入菜成為嶺南地區的傳統飲食風俗和飲食習慣。據廣州酒家集團品牌管理部總監蘇鴻飛介紹,廣州酒家粵菜師傅團隊結合粵菜“不時不食”的健康養生飲食理念及粵菜烹飪技藝精髓,以干木棉花入饌,運用燉、炒、炸、灼、蒸等多項技藝,通過食材烹飪、裝盤造型、象形面塑等手法,以湯品、菜式、點心等多種方式呈現,匠心演繹嶺南紅棉宴。同時,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體驗,將紅棉元素貫穿到場景布置、餐具器皿、用餐氛圍、文化體驗的處處細節中,與嶺南書畫、廣繡廣彩、微縮造景、花城書房充分融合,精心營造具有嶺南文化氣息的紅棉文創主題用餐空間,展現出鮮活、靈動、具感染力的紅棉形象,致力講好英雄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