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
多方參與種質資源保護 廣東紅樹林保護之路越走越寬
  • 聽全文
  • 2024-09-24 09:47:51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欖李安家記

  紅樹林,海岸衛士。近年來,紅樹植物生態價值深入人心。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期間強調,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

  一組數據揭示了保護紅樹植物種質資源的迫切性——我國記錄的真紅樹、半紅樹植物占全球紅樹植物種數的42.7%,目前,國內已有半數以上的紅樹植物處于不同程度的瀕危狀態。其中,紅樹林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欖李種群的天然林保存數量正在減少。

  近年,在廣東,民間、科研院所等都陸續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欖李種質資源保育工作。在惠州市惠東縣,科研人員懷著保護鄉土樹種的樸素愿望,趕在灘涂開發前,將生存在我國大陸最高緯度的野生欖李“搶”回來;在廣州,實驗室里的研究員本著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理念,從自然繁育的角度探索揭開欖李瀕危的機制……保護欖李種質資源的工作正在陸續鋪開,紅樹植物的保護道路也將越走越寬。

0fcc69fa19cb1228026a.jpeg

欖李種子

c8e69f4f23f45ada13a4.png23d8052977eb23965dca.jpeg

  定做“搬家”計劃 研究團隊穿著下水褲踏進淤泥搶救欖李

  旅游季過去后,緊鄰惠州市惠東縣巽寮度假區的小完山顯得有些冷清。在山海交接處,泥沙堆積,連片青綠色的植物靜靜地生長著。這些便是欖李,為一種真紅樹植物。2021年,《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加強欖李等珍稀瀕危物種的搶救保護修復,惠東是我國大陸發現野生欖李最北的位置。

  8月底,欖李正逢花果季。記者隨著惠州學院高級工程師鄭洲翔博士來到位于小完山山腳下的紅樹林育苗基地尋訪欖李。眼前是大片大片的青綠色,在墨綠色的山間頗為耀眼。鄭洲翔指引記者留意藏于枝葉間的白色小花、青綠色的果實。再過些日子,果子成熟,會自然脫落進土里,當種子萌發,并完全沖破果皮,一段新的生命歷程將會發生。

  看著這片生機勃勃的欖李,鄭洲翔滿懷欣慰,這可是她十余年前“搶救”回來的。

15798b1673f6a83f7da2.jpeg

鄭洲翔博士在惠東紅樹林育苗基地查看曾經和同事們一起種下的欖李。

  2010年上半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廖寶文在惠東縣平海鎮和港口鎮交界處意外發現,路邊的魚塘和田壟上有成片或散生的欖李。“欖李在湛江才有,為何在比湛江高了兩個緯度的地方有成片分布?”廖寶文分析,這可能與當地的氣溫尤其是極端低溫較高有關。港口鎮位于伸入海域、三面環海的狹長地塊,海洋性氣候特征明顯,極端低溫與湛江的極端低溫相當;另外,鹽度高、潮灘土質硬實也是適合欖李生長的原因之一。

  野生欖李首次在惠東縣被發現,當地的林業部門迅速重視起來。鄭洲翔當時是惠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主要負責本地樹木的保育。出于對鄉土樹種保護的初心,她聯動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濕地研究中心一起開展了保育工作。“我們這里是很多紅樹植物分布的最北端,過了惠東縣,很多品種都沒有了。另外,欖李是惠東鄉土紅樹植物,我們一定要保護它。”

  2013年,野生欖李被發現的區域面臨開發。鄭洲翔著急地趕去“搶救”欖李。8月的惠東炎熱非常,頂著烈日,趕在灘涂被填埋之前,鄭洲翔和團隊穿著下水褲來到長滿欖李的灘涂邊,踩進淺水沒過的淤泥里撈果子,“那時還有一大片欖李,長得很漂亮,我們拿著網兜在水里兜掉下來的果,可以兜到一大桶。”

d3cd71ce600ce1dc59a0.jpeg

2013年,科研人員走到淺灘中打撈欖李種子。

  果實被送到了小完山的紅樹林育苗基地。當年8月撒下果實,歷經了一個冬季休眠期,來年4月,果實萌芽。

  在萌芽后,問題來了,不少果實在長芽后根部出現軟腐。技術人員對土壤和果實消毒處理,之后放進育苗袋里育苗,改善了根部軟腐的問題。育苗袋經過特殊設計,可連袋移植到土壤中,經過這樣的育苗過程,欖李被成功移植。整個培育過程花了兩年時間,育出的10000多株苗成活了2000多株。

  育出來的苗一批來到鹽洲大橋一側,一批留在了育苗基地的灘涂里。長在鹽洲大橋底下的苗起初長得不錯,但幾年后就不見蹤影了,“當地還引種了其他紅樹植物,與欖李形成競爭,而欖李又是慢生種,最終沒能生存下來。”鄭洲翔說。而在基地灘涂里的那一批苗長勢不錯,鄭洲翔分析,對紅樹植物而言,良好的生長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可喜的是,在育苗基地里的欖李順利長成群落的同時,惠東縣林業局近年又在考洲洋邊的鹽田上尋到了一些野生欖李,這些都為保護其種質資源和遺傳多樣性,以及探討擴繁等技術提供了珍貴的資源。

  破解“安家”難題 果實剪一個口 種子萌發率達九成

  惠州市之外,近些年,位于廣州的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里,研究人員也開始關注到欖李的育種問題。他們將種子采回實驗室,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試圖揭開其瀕危機制,為保護行動提供理論支撐。

  大部分關于紅樹林的學術研究都是近二十余年發展起來的。如今,關注紅樹林領域的科研團隊不在少數,但多數集中在紅樹植物生態效應的研究,較少有人關注到它的育種。

  “任何植物,存在就是有價值的,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終的目的是保護人類。”約5年前,該所研究員黃烈健開始涉獵欖李的育種研究。

  欖李的天然林下更新速度慢、更新困難,目前的保存數量正在減少。黃烈健發現,除了環境變化等外界因素外,欖李自身也存在缺陷。比如,它的種群數量少、規模小,有性繁殖過程存在障礙(如傳粉率低、種子萌發或成苗難),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其瀕危的重要原因。

  他解釋道:“欖李生長在海邊,海邊風大,依靠鳥類、昆蟲去傳粉效果很差。它要靠自己傳粉,海風吹拂,可能使它的粉落到柱頭上,但也有可能將它吹走。我們看它結了一串串果實,但自然掉進海水里之后,幾萬顆種子僅僅幾顆可以萌發,萌發率接近零。”此外,欖李的種子在萌發過程中還要承受野外動物啃食、海浪沖擊等影響,小小的欖李在繁育過程中承受了頗多不為人知的“生命之重”。

  在廣東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黃烈健等人主要對引種的欖李進行野外觀察,并開展花粉活力測定、柱頭可授性測定、人工授粉等相關實驗。經過屢次實驗,他們發現了提高欖李果實萌發率的方法。“種子被果實包裹,萌發不容易。我們做了種子萌芽實驗,按照30天統計,人工把果實剪開一個口,種子的萌發率達到90%以上。”從概率極低,到90%的種子能孕育新生命,欖李越過了生命萌發最重要的一道難關。

  萌芽后,欖李就進入了新苗成長的階段。

  這個過程也不容易。無瓣海桑、互花米草等外來者的入侵同樣考驗著欖李的生長能力。“外來樹種往往壓制欖李的生長空間,讓其慢慢走向死亡。這時,我們就要采取人工清理等方式,為欖李的繁育營造更合適的空間。”黃烈健表示。

  隨著研究的深入,黃烈健還有更重要的發現——欖李苗的生長與海水表層溫度的相關性顯著。“欖李苗的適生性隨著海水表層溫度的上升而上升,但當海水表層溫度超過28.29℃后,欖李苗的適生性便急速下降。這也預示著如今全球變暖的氣候變化將對欖李的生長造成很大威脅,未來不排除欖李在國內有滅絕的可能性,現階段將它保護下來是非常必要的。”黃烈健說。

  “誰修復,誰受益” 探索合理開發“紅樹林+”綠色產業

  實際上,對欖李種質資源的保護,乃至對紅樹植物的保護,還需要進一步拓寬思路。

  黃烈健指出,現階段,紅樹植物的生態價值備受關注,而其生長、大規模擴種主要依靠政府資金的支持。他認為,這并不是紅樹植物可持續保護的長遠之策。

  比如欖李,研究表明,它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燃料,葉子可食用,此外,還有不容忽視的潛在藥用價值,比如樹液可治鵝口瘡。還有學者對欖李化學成分與生物活性進行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學活性成分是三萜、甾醇、單寧及長鏈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真菌、抗高血壓等作用。

  黃烈健說,欖李除生態價值之外的價值轉化、產出路徑尚待探索。假如紅樹植物藥用價值得以“開采”,紅樹植物保護將進入有投入、有產出的良性循環,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將有利于紅樹植物群落的保護。

  今年,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林業局印發的《廣東紅樹林保護修復管理試點方案》指出,對紅樹林的其他價值進行合理的開發。該方案提及,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及不影響紅樹林生態系統功能的前提下,探索紅樹林保護利用新模式并建立相應管理細則;實行紅樹林占補平衡,規范建設項目和生態修復項目移植、采伐紅樹林的審批流程;以保護為主,合理開發“紅樹林+”綠色產業。此外,方案還提到,按照“誰修復,誰受益”的原則,創新探索建立社會主體參與紅樹林保護修復的回報機制,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紅樹林保護修復。這與黃烈健的想法不謀而合。

  有趣的是,在培育欖李期間,黃烈健將一株小苗帶回了家,種在花盆里,給它澆灌自來水。他意外發現,離開適生的沿海灘涂,欖李也可以生長。“這可能會對它的基因等造成影響,但也讓欖李有機會走向更廣闊的內陸水域。如果這個設想能夠變為現實,生長在沿海灘涂上的欖李可以充分釋放其生態價值,生長在內陸水域的欖李則可發揮它的其他價值。如此,欖李甚至是其他紅樹植物的保護之路也將越走越寬。”黃烈健說。

  認識欖李

  欖李是真紅樹植物,屬于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一般生長于高潮或大潮可淹及的泥沙灘。在我國主要天然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區。

  欖李果實成熟后,每個果實只有1粒種子產生,為單種子果實。研究發現,除了環境變化等外界因素外,欖李自身也存在缺陷。比如,它的種群數量少、規模小,有性繁殖過程存在障礙(如傳粉率低、種子萌發或成苗難)等。這些都是造成其瀕危的重要原因。

  知識點

  研究表明,欖李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燃料,葉子可食用,此外,還有潛在藥用價值,如樹液可治鵝口瘡等。

  廣東現有紅樹林地面積1.1萬公頃,是中國紅樹林分布面積最大的省份,共有紅樹植物27種,是紅樹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根據《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規劃》,到2025年,廣東將營造紅樹林5500公頃,修復紅樹林2500公頃,紅樹林保有量將達到1.61萬公頃。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