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
廣州首批十大“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出爐
  • 聽全文
  • 2022-09-19 09:49:09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部分改革已上升為國家政策 涉及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

  改革好不好,群眾說了算。9月17日,廣州首批“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成果發布活動在廣州市智慧城市運行中心舉行,活動發布了廣州首批十大“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十大案例涵蓋多個領域,緊貼市民生活,充分展示了廣州改革的成效亮點。

  為以評促改、以評促進,激勵引導廣州改革工作更好對接發展所向、基層所盼、群眾所需,廣州市委改革辦委托第三方機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評估工作。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制定具有廣州特色的“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評價指標體系,向全市各級各部門征集改革案例,形成197個候選案例池。經過社會調查、路演評審等環節,十大改革項目成為廣州首批“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

  十大案例具備“獲得感”得分較高、案例創新性強、改革影響力大等三大顯著特征。入選大多數案例曾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全國、全省多個城市專門前來廣州調研學習相關改革經驗,部分案例已上升為或被納入國家政策。比如,南沙區在國內率先啟動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改革成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吸收。又如,廣州在全國率先探索“基于大數據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改革,相關創新做法獲得國家醫保局高度認可,并在全國大范圍推廣實施。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則期待廣州通過總結推廣首批“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的先進經驗做法,推動城市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首批十大“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既展現了廣州這座城市的溫情和暖意,也詮釋了廣州人實干不蠻干、守正又創新的實勁巧勁。從評估調查情況看,這些案例之所以深受群眾認可和好評,是因為它們不是花架子,而是真真正正改到了市民群眾心坎上。

  接下來,市委改革辦將發揮好首批“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及時總結一批新的改革創新舉措和鮮活經驗,著力打造更多群眾認可的改革品牌,不斷提升廣州改革“顯示度”和影響力,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永慶坊

  1 率先探索試點商事登記確認制

  2017年7月,廣州南沙出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先行先試若干規定》,在國內率先提出并啟動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推動商事登記行為由行政許可走向行政確認,推動市場主體登記制度改革,最大程度尊重企業登記注冊自主權,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按照國務院部署將在全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復制推廣。

  從先行先試到全國推廣,2022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正式施行,首次明確規定登記機關應當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確認并當場登記。廣州南沙新區首創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成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所吸收,并以法規形式固化,上升為國家頂層設計。

  2 跨境電商綜試區制度改革創新

  近年來,廣州市扎實落實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改革創新任務,以“六個率先”破解跨境電商六大難題,率先探索推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信息化系統、“微警認證”系統、跨境電商公共分撥中心、進口商品溯源“真知碼”、退貨合并打包、“空鐵聯運”“海空聯運”等創新舉措,打造跨境電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逐步形成一套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為其他城市發展跨境電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廣州還出臺了全國首個RCEP跨境電商專項政策,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5條創新措施。聯合海關升級數字關務系統打造全國首個跨境公共分撥中心,采取共場地、共系統、共設備和共人員的“四共”創新模式,配送時效大幅提高。此外,廣州率先探索推出的跨境電商進出口信息化系統,已進一步優化后成為全國海關通用系統。溯源體系應用實例“跨境電商監管模式”入選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同時被納入APEC成員復制推廣項目。

  3 用“繡花功夫”全域提升社區容貌品質行動

  從容貌示范社區創建到品質社區全域提升,廣州在全國率先以社區為單元,開展提升城市容貌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的探索,以繡花功夫提升社區容貌,做活基層治理“大文章”,推動老城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在廣州,通過搭建平臺實現綜合提升,將容貌秩序、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社區照明、體育設施等13項日常管理整體打包,整合住建、園林、體育等部門力量,對社區人居環境進行系統提升;通過分類施策全域提升,將全市1662個社區劃分為培育、鞏固、常態三大類,建立市、區、鎮(街)三級聯動督導機制,區分標準、分類實施,全域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廣州將基礎條件差、提升空間大、受益群眾多的老舊社區作為重點對象,實行從對象確立到摘牌重塑全生命周期管理,循序漸進,每年培育30個市級容貌品質社區,同時引入專業團隊全程參與社區容貌品質提升規劃、設計和施工,打造既具廣州特色又具美學特征的品質空間。

  改革還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馬上辦,解決房前屋后垃圾多、墻面破、電線亂等問題過萬宗,成果惠及320萬市民;建立機制長效管,實行日檢查、周通報、月講評,量化評價,閉環整改,成功培育180個市級容貌品質社區。

  4 基于大數據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改革

  為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廣州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基于大數據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改革,成為全國首個在全統籌區全面鋪開DIP付費的城市。

  DIP改革從廣州出發,迅速走向全國,得到全國醫保系統的高度認可。2020年10月,國家醫保局在廣州召開DIP試點推進暨培訓會,確定首批27個省(市、自治區)共71個DIP試點城市,廣州的經驗做法被上升到國家層面推廣,并在全國大范圍推廣實施。2021年,國家醫保局組織了對71個DIP試點城市進行兩次交叉評估,廣州評估結果為“優秀”,并被國家醫保局確定DIP示范點城市,全國共有12個示范點,廣州是廣東省唯一的國家示范點城市。

  2021年12月,國家醫保局印發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在2024年底,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全部開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

  據統計,通過改革,3125個病種次均費用顯著下降,降幅達20%。每年減少不必要住院5.6萬人次,每年釋放52.2萬住院床日。同時,通過大數據基于診療項目、費用結構等多維度抓取病種特征,實現臨床治療規范化。

  5 河長領治 標本兼治 全民共治——廣州市治水體制機制改革

  近年來,廣州經過治水改革,探索出一條低碳生態治理之路,相關做法成效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榮獲國家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廣州河湖長制工作2次獲得國家激勵、連續4年獲得省考優秀,廣州市南崗河入選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全省唯一入選),民間河長蘇志均獲評全國“十大最美河湖衛士”(全省唯一獲評),南沙區被列為全國20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區之一。

  廣州治水經驗也不斷走向全國。廣州市在全省首創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相關技術處于全國領先行列,安徽合肥、貴州畢節、廣東深圳、廣東佛山、廣東河源等地均來調研學習。

  6 首創成片連片加裝電梯新模式

  廣州通過一系列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的制度性改革創新解決“加梯”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全國率先提出“雙三分之二”,2012年《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行辦法》率先提出經“雙三分之二”業主同意即可申報加裝電梯的基本條件,破解全體業主同意的過嚴條件;全國首創成片連片新模式,2020年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印發《廣州市老舊小區住宅成片連片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首創“集中申報、統一規劃、集中聯審、批量施工”成片連片新模式,進一步簡化流程,服務效能提升數十倍;全國首創推出電梯一本通,為市民編制通俗易懂的加裝電梯“一本通”《廣州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指引圖集》。

  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完成加裝電梯規劃審批13351臺,惠及逾100萬居民,全市電梯審批和建成總數均遠遠高于其他城市,保持全國各大城市首位。

  7 “穗好辦”網上辦、掌上辦、刷臉辦、隨時辦、隨地辦

  以市民、企業全生命周期為主線,廣州推進全市移動政務服務向“穗好辦”APP匯集,建設了“黨員志愿服務網上超市”“基層減負便民”等重點欄目,實現了民生熱點事項“一網通辦”“全程網辦”。在辦“事”問題上,企業可用“碼上辦”服務“免證”辦事,只需刷臉認證,便可亮碼取號、讀取電子材料和證照、查詢辦理進度。

  今年以來,“穗好辦”還整合健康碼、乘車碼,出行實現“一碼通”,并新接入入住酒店的使用,未來還將接入更多應用場景。對市民而言,“穗好辦”APP也匯聚起全市的公共服務資源,將全市政務服務大廳、自助服務機、公廁、核酸檢測點等便民服務點在一張地圖匯聚展示,方便市民一圖查找、一鍵導航。

  8 惠企政策“一門受理、限時辦結”“免申即享”

  2016年,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全國率先推出“一門式”政策兌現服務模式,全省首設政策兌現專窗,全國率先承諾34個工作日限時辦結,統籌辦理全區23個部門、85項政策、634個事項。在此基礎上,2021年3月,在全省率先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務,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等33個高頻事項納入首批服務清單,主動把政策送上門、把服務送上門、把資金送上門。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務用“系統篩選”替代“企業申報”、“數據跑路”替代“人工傳遞”、“智能匹配”替代“人工審核”,成功實現“五個轉變”,即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從“最多跑一次”向“最多點一次”轉變,從“人工事后審兩次”向“系統事前審一次”轉變,從“限時辦理”向“即時到賬”轉變,從“普惠普享”向“信用優先”轉變。

  截至目前,累計發布“免申即享”事項59個,發放金額近8億元,超過3000家企業受益。6年來“黃埔兌現通”共兌現各類政策資金5萬多筆,惠及企業1萬多家。

  9 深入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永慶坊試點”

  項目脫胎于2006年啟動的恩寧路危破房更新改造項目,經歷了從危舊房試點到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不同定位的變化,是見證廣州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舊城發展模式轉變的經典案例。

  永慶坊項目在16年的實踐探索中,形成的以“繡花”功夫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不大拆大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城鄉建設融合發展、引進多元參與、廣泛聽取民意等做法,基本上成為國內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微改造的共識,被國內各大城市紛紛復制推廣學習借鑒。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超200個城市到永慶坊學習借鑒工作經驗,接待場次超2000場。永慶坊項目入選中國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微改造做法被納入廣州市2021年復制推廣經驗。

  10 首創涉港澳案件AOL授權見證通平臺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全國首創 “AOL授權見證通”,也是全國、全省唯一的項目,為便利港澳當事人參加訴訟,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一體化起到重要作用。“AOL授權見證通”集預約服務、跨境授權、身份驗證、遠程視頻、在線見證、全程留痕及司法審核的功能為一體,為當事人省時省力省金錢。以往港澳當事人辦理授權委托耗時約30天,現在一鍵完成在線授權見證僅需5分鐘;傳統的 “線下”見證模式拓展至“線上”,當事人從兩地奔波到足不出戶即可“隔空”完成在線授權見證;以往港澳律師見證授權,費用動輒成千上萬元,現在0元便可完成。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