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長在此 占道施工不“添堵”
近日,記者在位于廣州大道中的地鐵十號線廣州大道中站施工現場看到,除了占道公示牌外,還有一塊占道工程施工路段信息工程牌,上面標有施工路段段長的聯系方式,以及安全員、交通引導員的相關信息,這樣的牌子在工地附近貼有好幾塊。這幾塊牌子背后,正是廣州獨創占道施工“段長制”的落地。
近年來廣州持續推進“段長制”,采用施工現場第一責任人擔任段長、直接負責,以及配備安全員、交通引導員的方式,為因占道施工而產生的問題提供最直接、快速的解決渠道。也就是說,如果因占道施工引起噪音、污染、通行不便等問題,可以找段長,馬上來解決。記者了解到,經過對相關投訴量的排查,“段長制”實施后,許多有關占道施工的投訴在一線已經解決,盡量讓市民心里不“添堵”。
路政人員向記者展示“占道工程施工路段信息公示牌”
新故事
“段長制”將占道施工投訴解決在一線
中午反映下午見效
一個電話帶來好覺
記者見到喬玉的時候,他正蹲在路邊檢查工地外圍的污水井。這時電話響起,“你在哪里,我和你講下怎么處理。”喬玉簡單回復幾句后,將檢查工作收尾,走進工地大門再處理其他施工事項。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地鐵十號線項目部副經理喬玉,除了負責項目工作,成為廣州大道中站路段“段長”的他,還要“管”居民因施工產生的“煩心事”。此前,在圍護樁施工期間,因設備原因施工產生較大噪音。而工地附近居民區密集,受施工影響范圍大,最近的一個居民樓,距離施工地點直線距離僅有500米。
“當時有一個居民給我打電話,說他的老婆到臨產期了,施工噪音較大,影響他老婆休息。”喬玉回憶稱,他是在大約中午11點多接到的電話,了解市民反映的情況后,他立即組織現場隊伍開會,制定方案。“正常我們是下午2點開始施工作業,我們新制定的方案將噪音大的相關工序延遲到2點半開工。”隨后,喬玉給市民回了個電話。“我將新方案告訴他,稱調整了施工時間。該市民表示先看看效果。”當天下午,現場便按照新的方案進行施工。
到了第三天,喬玉又撥通了這名市民的電話,問問這兩天休息得怎么樣。“可喜的是,他們說改善的效果很明顯,很滿意這個新方案。”在喬玉看來,市民反映的問題不僅要及時解決,還要注重回訪,甚至有的時候要多次回訪。“總要看看處理的效果怎么樣才安心。”喬玉表示,有市民看到施工現場附近的道路出現坑槽,也會打電話給他反映情況,喬玉組織人手將坑槽補好后,會拍照反饋給市民最新情況。
“占道工程施工路段信息公示牌”記錄著段長等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從市民反映問題到問題解決,可能只用了1~2個小時。而在實行段長制之前,市民遇到此類問題往往不知道要找誰,12345政府服務熱線成了他們提出訴求的主要途徑。“市民打12345反映問題,最后還是找到我這里。但這樣流程更多,各環節流轉下來,有時候需要兩三天,涉及的人員、時間等成本比較大。就像路面出現坑槽這種情況,有時市民打12345熱線,再轉到我們的時候,可能坑槽已經補好了。”喬玉告訴記者,實行段長制后,解決問題更加精準,哪里有問題就直接解決哪里,“有些情況一個電話、一個微信就解決了。”
主動接觸物業、業主
聯系更緊溝通更順
“工程施工圍欄一圍,大家不太了解里面在做什么,還有很多市民給我打電話詢問工程進度、什么時候建好等情況。”喬玉說,成為段長以后,他收獲了很多和鄰里街坊直接溝通的機會,拓寬了溝通渠道,和大家的距離更近了。
回想剛開始成為段長時,喬玉說,當時自己也覺得很茫然。“我們在其他地方也都有工程,但只有在廣州有段長制,我沒擔任過這個職位,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他記得成為段長后,一周內就接到了第一個電話。“當時是富力大廈那邊貼了一個工程牌,正好附近的天橋因為施工拆除,有市民給我打電話,問我怎么過街。”喬玉掛下電話后撥通了在該處執勤的交通引導員的手機,“交通引導員就在現場,為那位市民指了路,幾分鐘就把問題解決了。”
讓喬玉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收到了一條反映施工噪音問題的短信。“我沒收到過這么長的短信,大約有500字。短信內容大致說理解在建設地鐵,但發信人午休時間比較晚,希望盡量將噪音控制得小聲點。短信很長,但能看出來發短信的市民很諒解我們的工作,還說了很多感謝的話。”喬玉說,看到市民這么理解自己工作的難處,突然對段長這兩個字有了更多使命感。接到短信后,他們立即調整了施工現場情況,將噪音大的工序推后實施。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如今喬玉的段長工作開展得輕車熟路。比如說現在在項目開工前,喬玉會主動邀請業主代表、物業公司一起坐下來談談,增強溝通,“一個星期可能走一個點,講講施工情況、施工進展,以及完工后的相關變化,增加大家對施工的了解。可以說,段長制的落實讓我們和業主、物業的溝通更順暢了。”喬玉回憶道,他們和附近的物業公司負責人曾經組建了一個工作溝通用的微信群。實行段長制之前,大家都在群里“潛水”,溝通較少;實行段長制后,這個微信群的利用率得到明顯提升,關于施工的新進展新情況都會在群里發布。“段長制實施之后,大家的觀念改變了,會有意識地建立起聯系,加強溝通。”喬玉說,因為聯系變得緊密,物業方面現在會主動協助他們跟居民溝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他們的工作量。
及時解決群眾投訴
讓市民心里不“添堵”
“段長制”最開始不叫“段長制”,而是提議為“路長制”。“最開始說是叫‘路長制’,但當時農村公路已經有了路長制,為了與其區分,我們就想了‘段長制’這個名字,一段段的也符合占道施工的特征。”廣州市道路事務中心路政事務一部負責人方杰告訴記者。
“成為段長后,我在不知不覺中服務了許多市民,感覺自己的社會價值得到了提升。”喬玉表示,自己以前只和工程打交道,現在越來越多地面對社會公眾,他在一次次為群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鼓勵和支持,雖然看上去像是工作增加了,但直接解決問題提高了效率,實際上是工作減少了。
方杰說:“不應該只顧推進工程建設,而忽略了群眾的出行利益,在占道施工主體外的一些安全問題,參建單位也應該負責到底。”同時,道路資源是有限的,于是市道路事務中心基于有限的道路資源,協助市交通運輸局盡可能將同一條路段同類型的工程整合到一起,盡量同期開工。“這也是避免道路反復施工,挖完再挖,避免‘拉鏈路’,給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便利。”方杰表示。
新意思
段長制
就如同占道施工工地所立公示牌顯示,施工路段段長、安全員、交通引導員是施工路段“段長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段長制”全稱為占道工程施工路段段長、安全員、交通引導人員責任制,與常見的“河長制”“路長制”“林長制”不同,施工路段“段長制”由占道工程參建單位設立及實施,也就是說,“段長制”以企業為主體,履行施工路段建設單位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體責任。
施工路段段長為占道工程施工路段第一責任人,負責統籌占道工程施工路段的綜合協調、人員調配、機械配置和其他管理工作;安全員為占道工程施工路段直接安全責任人,負責協助施工路段段長落實日常巡查、情況反饋、督促整改等安全管理工作;交通引導人員負責協助轄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維護施工路段的交通秩序,引導車輛、行人有序通行。
新說法
保民生也保出行
尋找一個平衡點
廣州市道路事務中心工作人員黃艷艷介紹道,占道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民出行,比如2021年,全市道路占道施工2552宗(同比2020年上升9.5%),大部分都是民生工程。如何在保民生和保出行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段長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
“段長制”的實施,最直觀的反應就是,市民提出訴求有了一條直接有效的渠道,市民訴求解決得更快了。“段長制”實行后,市民最關注的占道施工影響交通出行的問題可以得到更為直接高效的解決。占道施工公示牌上公布的段長就是這一施工路段的直接負責人,施工路段的施工車輛及設備亂停亂放、夜間施工噪音擾民、施工圍蔽不規范……這些都能通過找到段長來解決。方杰表示,經過對相關投訴量的排查,“段長制”實施后,許多有關占道施工的投訴在一線已經解決,大大提高解決效率。
與“段長制”共同推進的還有“管理”向“服務”的轉型。“我們路政人員在日常巡查的時候,發現占道施工有安全問題,就會及時告知段長,通過服務來化解責任風險。”廣州市道路事務中心城市道路路政服務分部負責人鐘誠光告訴記者,“我們更多的是引導他們將施工路段道路安全主體責任的意識深深扎根心中,除了圍蔽施工內部的安全要保障外,外部交通出行安全也要抓好。”
下一步,市道路事務中心將不斷推動占道工程施工路段段長制發揮實效,真正做到在“為民”中“幫民”,在“幫民”中“為民”,把施工路段段長制實施情況納入日常巡查監管范圍,督促落實好交通安全防范工作,盡量減少占道施工作業對道路和交通安全暢通帶來的負面影響。
同時,大力推進智慧路政系統建設,對計劃管理系統、許可管理系統等進行整合。“我們會針對占道施工的申請人,打造一個全鏈條的流程,包括后期的服務、監管等方面。”
喬玉 廣州大道中站路段“段長”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地鐵十號線項目部副經理
成為段長后,不知不覺中我服務了許多市民,感覺自己的社會價值得到很大的提升。以前我們只和工程打交道,現在越來越多地面對社會公眾。雖然看上去“段長”像是增加了我的工作,但直接解決問題在本質上提高了效率,實際上是減少了工作。
——喬玉
2552宗
占道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民出行,比如2021年,全市道路占道施工2552宗(同比2020年上升9.5%),大部分都是民生工程。如何在保民生和保出行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段長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
1.4萬公里
全市的路政隊伍人手有限,要負責全市大概1.4萬公里的道路。面對道路里程長、巡查人員人手不足等問題,段長制的出現和推進為解決這個“困境”提供了一把“鑰匙”。
52.2萬公里
2021年,市級道路管理部門出動檢查人員36818人次,巡查里程達52.2萬公里,檢查涉路施工項目14166次,依法督促整改隱患486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