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燃起中國革命星星之火
開辟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跟著總書記學黨史
1921-2021
第二系列 總書記點贊的偉大精神
井岡山精神
堅定執著追理想
實事求是闖新路
艱苦奮斗攻難關
依靠群眾求勝利
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走上井岡山,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斗爭中,有4.8萬余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靠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看望干部群眾時強調指出:“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故 事 鉤 沉
90多年前,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走上井岡山,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這里點燃的星星之火,指引著中國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
解決了“路”的問題
井岡山斗爭中找到革命方向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管理辦公室主任、研究員饒道良30多年間一直傾心研究井岡山革命歷史與井岡山精神。他對本報記者表示,井岡山斗爭解決了中國革命最關鍵的問題,也就是“路”的問題。
在當時那么艱難的情況之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為什么能夠堅持探索出中國革命勝利之路?靠的就是農民的支持。正是在井岡山上,毛澤東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光輝著作,闡述“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指明了中國革命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大廳中間矗立著一尊燈盞雕塑,雕塑上刻有八個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饒道良表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是毛澤東井岡山時期著作的延續,是基于井岡山斗爭的偉大實踐、對中國革命道路進行的深入探索,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進一步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國共產黨從1927年10月走上井岡山開始探索這條道路,越走越有信心,走了22年時間,一直走到新中國成立”。
井岡山時期,無數仁人志士懷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來到這里,一步步地尋找著“山溝溝里的馬克思主義”,尋找著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只有20多歲的革命者,有的為此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時任紅4軍第31團副團長兼第1營營長的陳毅安曾在寫給妻子李志強的信中說:“我天天跑路,錢也沒有用,衣也沒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較之從前生活的時代好多了。因為是自由的,絕不受任何人的壓迫。”1930年7月初,陳毅安告別結婚剛剛9個月的妻子,參加了攻打長沙的戰役,在戰斗中不幸犧牲,年僅25歲。生前,陳毅安給妻子寫了54封信,其中很多內容都充分表達了他對革命必勝的信心。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上鐫刻著15744位烈士的名字。但實際犧牲的人數遠不止這些。據統計,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斗爭中,共有4.8萬余人犧牲。
井岡山時期,紅軍官兵的生活也異常艱苦。饒道良告訴本報記者,由于敵人對井岡山實行封鎖,食鹽在當時相當稀缺和昂貴,比如硝鹽的價格是一塊錢八兩,咸鹽的話一塊錢只能買一兩,還很難買到。為了解決吃鹽的問題,戰士們從老房子上把老土墻的土挖出來,換上新土,然后把這種土墻的土放在水里泡,用這種水來熬硝鹽。此外,山上的醫生也極其缺乏,戰士們只好找當地一些懂草藥的土郎中來解燃眉之急。
但艱苦的生活并沒有嚇倒這些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凹t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來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這首流傳在井岡山的歌謠不僅是那個年代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也唱出了紅軍戰士發揚革命樂觀主義、堅持理想信念的精神。
“海歸”辭職做講解員
要把井岡山精神的火種傳下去
饒道良表示,井岡山精神到今天依然沒有過時,比如說堅持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今天我們更加需要用這種理想信念緊緊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像總書記所說的,我們要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井岡山革命舊址的“85后”講解員毛浩夫對井岡山精神也有自己的體會。毛浩夫的爺爺毛秉華生前曾擔任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達21年,被稱為“井岡山精神第一宣講人”,他也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道德模范,并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從毛浩夫記事起,爺爺的身影就和紅色教育分不開。印象中爺爺永遠穿著正裝,隨時準備著去進行宣講,50多年間毛秉華講了兩萬多場井岡山的故事,這種耳濡目染讓毛浩夫從小對井岡山就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2014年,毛浩夫從英國赫爾大學金融系畢業回國,選擇在南昌工作。兩年后,由于毛秉華生病,毛浩夫回到家鄉照顧爺爺,毛秉華對他說,自己歲數大了,希望他可以接替自己的工作,將井岡山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在跟隨爺爺義務宣講和收集井岡山黨史資料的過程中,毛浩夫對井岡山的歷史了解得越來越深,2017年初,他下定決心,放棄了在南昌一家銀行的高薪工作,回到井岡山,成為江西干部學院的一名現場教學講師,接過了宣講、傳承井岡山精神的接力棒。
在井岡山上從事講解員工作這幾年,作為“海歸”的毛浩夫并沒有“水土不服”。毛浩夫說,自己的優勢在于雙語講解,為了能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井岡山和井岡山精神,他費了不少心思,一方面閱讀了大量的黨史文獻,另一方面不斷摸索國際化的表達方式,在將講解翻譯成英文時,還結合具體語境仔細推敲。
“中國共產黨原來是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這真是一個奇跡。”一次,在聽完講解后,一名外國游客對毛浩夫感慨地說。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毛浩夫感到欣喜——自己或許逐漸摸索到了講解井岡山精神的門道。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全世界展現一個全面、立體的中國,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毛浩夫說,把井岡山精神的火種世代傳下去,將是他畢生奮斗的方向。
陳毅安寫給妻子的一封信件
陳毅安與妻子的合影
井岡山火炬廣場
老區群眾奔小康
脫貧致富也是傳承井岡山精神
2017年2月,井岡山在全國革命老區中率先實現整體脫貧,整體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很多老區群眾,正是借助井岡山豐富的紅色資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當年打土豪分田地,農民過上好日子,靠的是共產黨;現在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靠的還是共產黨?!别埖懒颊f。
“井岡山精神是跨越時空的,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今天,讓老百姓脫貧、過上好日子也是在傳承井岡山精神?!痹诰畬矫撠毠缘倪^程中,毛浩夫也用自己的方式出了一分力。他告訴本報記者,井岡山有許多優質農產品,為此,他推出一堂扶貧項目課程,并在課程結束后為村民們的農產品引流,幫助鄉親們提高收入?!熬畬礁锩蠀^脫貧背后,蘊藏著整個中國脫貧的密碼,在井岡山,你能感受到這種紅色基因的傳承。”毛浩夫說。
專 家 新 讀
讓井岡山精神的旗幟獵獵飄揚、代代相傳
井岡山市委黨校副校長李國強表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在中國革命征程中有著偉大的歷史貢獻。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斗爭過程當中開辟和探尋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時期創造的寶貴財富,它是歷史的,更是時代的。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傳承井岡山精神,更加顯得意義重大。
李國強表示,秋收起義的部隊來到井岡山以后,在當時的革命低潮中,“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右傾悲觀主義思想非常嚴重,“左”傾盲動主義錯誤思想也同時存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披荊斬棘,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一條適合中國的革命道路,對 “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作出了堅定的回答。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本畬綍r期,靠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中國共產黨克服了一次又一次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步入新時代,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也是井岡山精神的底色。“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正是憑著艱苦奮斗的精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得以在白色勢力的四面封鎖中生存發展和不斷壯大;也正是憑著艱苦奮斗的精神,中國共產黨人引領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跨越。
在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依然需要傳承井岡山精神。當前,我們正站在開啟下一個一百年的時間節點上,未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困難肯定不會比以前少。所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加要弘揚井岡山精神,在做好各項工作的過程當中把井岡山精神發揚光大。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井岡山正是發揚這種紅色精神,率先在革命老區中實現了整體脫貧,為全國脫貧攻堅起到了一個標桿作用,井岡山的面貌煥然一新,鄉村振興也更加有了底氣。
“我們要把井岡山精神傳播下去,做井岡山精神的挖掘者、捍衛者、傳播者,讓井岡山精神的旗幟獵獵飄揚、代代相傳。”李國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