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標: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要圍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定位,努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推動新興產業發展。”——2021年12月11日,習近平向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致賀信。
穿過兩道玻璃門,九排百米長、兩米多高的黑色機柜正高速運轉,漆黑的面板上無數束藍色燈光不住跳動,這就是“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超級計算是大國科技重器,也是灣區創新引擎。”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副主任李奈青對記者表示。以國家超算廣州中心為原點,一張看不見的超級計算網絡穿江越海、“上天入地”,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全球頂尖的算力支持。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
向海交匯處,在距離廣州市區1個多小時車程、南沙天后宮旁的一棟白色建筑里,幾臺黑色機柜成為穗港科創協作的“中轉站”。這里是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也是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機柜延伸出的百兆網絡專線,北上連通位于廣州大學城的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南接位于香港的港科大清水灣校區,將廣州超算與香港科創緊緊連在一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廣州超算中心還在建設時,依托南沙、服務港澳的方向就已經前瞻性地明確下來了。從2014年啟動粵港共建,到2016年建成,成為全國首個聯通內地和香港兩地大數據采集、分析、服務的領先平臺,南沙分中心的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概念的構建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段。
香港擁有多所著名高校和一大批前沿科研人才團隊,對于超算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受限于各種因素,至今沒有部署全球領先的超算集群。南沙分中心建設前,香港科技大學甘劍平教授團隊得用郵寄硬盤這個“笨辦法”聯系國家超算天津中心,在路上就得花幾天。“現在港科大任何一名老師使用廣州超算,都跟使用局域網差不多。”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說。
“廣州超算中心提供了一個世界級水平的平臺,讓我們可以做一些原來做不了的事情。”甘劍平曾感言。香港大學教授林贊育也有同感,得益于“天河二號”以及高效高精算法技術分析,他能在海量的病原體基因數據以及其他流行病學及生態學數據中,追蹤重要病原體的起源、傳播和進化。高民介紹說,至今已有數百個香港科研團隊使用廣州超算,結出累累碩果。
“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布局十大分中心,讓超算“飛入灣區百姓家”
作為離港澳最近且算力和應用能力最強的超算中心,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多年來一直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布局的16個分中心中10個位于大灣區,灣區用戶占中心用戶總數超過40%。一張以廣州為中心的超算科創合作網,正織得越來越密實。
結合各地需求拓展應用場景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副主任李奈青表示,在數字經濟、新基建的引領與推動下,超算的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擴展。從面向前沿基礎科學研究的大氣海洋、天文物理,到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工程的航空航天、基因制藥,再到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天氣預報、金融期貨等更廣闊領域,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天河二號’不僅可以支撐起大國重器,更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服務于各行各業。”李奈青強調。各個分中心正是超算中心結合各地經濟發展需求、拓展應用新路的“橋頭堡”。
在廣州,“天河二號”讓天氣預報可精確到世界領先的“1公里”,每10分鐘推送一次未來6小時的天氣預報結果。在深圳,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前海分中心為量化投資等提供專業金融科技服務,開辟超算技術商業化應用新路。在香港,甘劍平教授團隊借助“天河二號” 首次把海洋三層環流的奧秘展現在世人面前。聚焦先進制造業的珠海分中心、東莞分中心,側重風電與物聯網的中山分中心……各個分中心的主業務,就像一張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地圖,繪出大灣區發展的澎湃春潮。
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迅速推進,協作機制“軟聯通”也亮點紛呈。2018年7月,由國家超算中心發起,聯合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共九家粵港澳高校共同成立了粵港澳超算聯盟。“聯盟通過高速網絡專線直達、高水平及時服務、跨境優惠結算等舉措實現了超算創新資源共享,同時帶動了超算應用發展,以及高水平超算軟件開發與應用人才培養,推動超算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李奈青說。
超算中心主任助理王棟介紹,得益于南沙分中心粵港共建的獨特優勢,香港用戶免除了跨境采購結算的煩瑣手續,港科大通過多種方式積極鼓勵更多科研團隊使用超算服務。此外,南沙分中心還在香港設專職人員為香港用戶提供及時、專業的對接服務。
今年開建新一代國產超算系統
“超算平臺不僅是國家重器,還是一個典型的交叉中心,促進人才、資訊、合作渠道等資源的匯聚,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李奈青說。
據近日公布的廣州市重點項目計劃,廣州超算中心新一代國產超算系統建設項目今年將開建。李奈青表示,應用能力是超算中心的立身之本。目前,該中心是全球用戶數量最多、應用領域最廣的超算中心之一,在TOP500“全球最具應用實力超算中心”中位列第五,是我國唯一進入該排名的超算中心。“天河二號服役近10年,逐步進入服役周期末期。”他坦言,此輪升級目標不在于再創世界紀錄,而是以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需求為牽引,發揮“天河二號”以高端算力支撐全領域應用的特色。未來幾年,廣州超算中心將不斷提升系統能力和應用服務能力,擴大服務領域與范圍,“以應用為中心”,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提供全面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