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穗港合作“事半功倍”
在結束對深圳、東莞和佛山的訪問后,4月2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下稱“訪問團”)到訪廣州。當天上午,一行人走進海珠區考察瀝滘凈水廠,隨后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廣州市推介會。
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金融、制造業、青年合作等是訪問團成員們眼中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穗港合作領域廣泛,空間廣闊。走訪過程中,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的瀝滘凈水廠也給訪問團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家超表示,香港與廣州可優勢互補、共贏多贏,為大灣區建設作出貢獻。通過此次訪問,相信以后在推動大灣區建設上,廣州和香港的合作會更加“事半功倍”。
市政工程要讓老百姓感受到幸福
在瀝滘凈水廠,訪問團一行走進廣州水投創新中心觀看廣州水環境治理宣傳片,隨后深入瀝滘凈水廠三期負一層地下生產車間參觀污水處理生產工藝流程,考察凈水廠地面生態濕地、河涌花田、出水口瀑布景觀等園區生態環境情況。
“今年2月來廣州太匆忙了,都沒時間詳細走訪!”在瀝滘凈水廠,李家超接受了采訪。廣州僅用短短15個月時間便建成了這樣規模的凈水廠,建設決心和把控精準度都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今天來到這里,就在于多看、多聽、多走訪,有什么好的(經驗)我們就拿回去分析研究一下,我們的經驗也跟(廣州水投集團)董事長分享了。”李家超說。
“這個工程的好處,一個是服務市民,讓他們能用到良好水質的水;另一方面,老百姓來到這里就能感受到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兩方面)融合的價值特別有意義。”李家超認為,每個地方的空間都是特別的,香港靠近海岸,在環境保護方面需要考慮自身情況。“市政工程要讓老百姓感受到幸福。”
訪問團到地下生產車間參觀污水處理生產工藝流程。
穗港合作可優勢互補
當天,訪問團一行還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廣州市推介會。廣州市商務局、南沙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推介。此次訪問團由李家超任團長,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和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分別任副團長。訪問團規模龐大,包括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及4位局長以及83位立法會議員,考察內容涵蓋科創、環保、青年發展、文化藝術和體育等設施以及企業和項目等多個領域。
會上,李家超再次講述了此次訪問團的三個“第一”:是本屆香港特區政府和本屆立法會第一次聯合到訪內地;是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以來的第一次聯合出訪;是自內地與香港全面恢復通關以來,香港特區首個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大型訪問活動。
“在這一次的訪問里,我深深體會到大灣區的機遇很多,香港可以為大灣區作貢獻的可能性也很多。”李家超認為,高質量發展,包括人才、科技、教育、環保、基金、安全以及區域合作(包括大灣區合作)等領域。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在科技創新、金融、環保、人才等方面發展都很強勢,香港也會利用好自己作為國際城市的優勢,吸引國際人才,“拿自己最好的出來”,與廣州優勢互補、共贏多贏,為大灣區的建設作出貢獻。“相信以后我們在推動大灣區建設上,廣州和香港的合作會更加事半功倍。”
李家超表示,多個香港高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布局的過程,也能體現在落實“愛國者治港”后,各領域合作的推動力量增大、推動速度加快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在南沙建設,我是完全同意和支持的。”
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香港愿同廣州一道,協力為大灣區謀發展,將大灣區打造成凝聚國際人才的世界一流灣區。“希望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此次訪問團出行,目的就是讓大灣區的內地城市看到,我們是同一個團隊,為大灣區發展有同一條心。”
穗港可共同打造大灣區綠色碳交易市場
從事批發零售業的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坦言主要想過來看看能否幫助香港批發零售業商戶將店鋪開到大灣區內地城市,或是在這邊推廣各類產品。邵家輝表示:“希望秋季能夠來廣州參加廣交會!”
“80后”梁熙是新一屆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在梁熙看來,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了發展的協同效應,也為青年往來交流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岳衡表示,廣州是華南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尤其是在碳交易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香港也有條件成為一個綠色金融中心。雙方完全可以在綠色金融發展或是碳交易方面,共同打造大灣區的綠色碳交易市場,助力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觀察】
訪問團中有首批在內地執業的香港律師
記者發現,此次訪問團成員中,還有兩位首批獲準在內地執業的香港律師。他們分別是大灣區“001號”律師何君堯以及律師容海恩。
內地法庭效率很高,希望更多港澳律師來廣州執業
此次廣州行程,對于訪問團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來說,可以說既熟悉又難忘。他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同時也是首個獲準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的香港律師,如今在廣州執業,常駐位于珠江新城的律所里。
2022年11月11日,港澳律師獲準內地執業后代理的首宗案件宣布了判決結果,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當天,作為該案被告的代理律師之一,何君堯收到了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通過電子渠道送達的民事判決書。
回想去年7月拿到編號為“No.90000001”執業證書的經歷,何君堯依然難掩興奮。“雖然在香港執業與內地相比有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已經慢慢適應了。之前也曾通過‘互聯網法庭’參加過線上庭審,感覺到內地法庭的效率很高。”何君堯對內地線上辦理事務的便捷性贊不絕口。同時,希望更多港澳律師能來廣州執業。
給香港的律師朋友傳遞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執業經驗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是一名律師,如今已連任兩屆。很多人熟悉容海恩是因為她既是香港立法會議員,又是上海市政協委員。據了解,目前不少香港立法會議員成為內地政協委員,這也為香港籍議員了解內地城市發展、了解國家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現場,容海恩告訴記者,她已通過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并開始在廣州執業。她還會給香港的律師朋友傳遞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執業經驗。容海恩坦言,有相當一部分香港律師非常想了解如何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業務,但是苦于沒有人脈等資源,對大灣區了解還不夠深入,因此其在內地的執業經歷能為他們提供重要的借鑒。容海恩還說,希望未來香港特區政府也能加大對香港律師來大灣區內地城市執業等信息的宣傳,讓香港律師更加了解灣區政策。
【花絮】
“市橋白賣”讓“番禺人”李家超倍感親切
“為期四天的大灣區內地城市考察旅程轉眼來到最后一天。”24日早晨,李家超來到泮溪酒家飲早茶,還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此次考察行程的感受。
李家超寫道,港穗兩地地緣相近,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在官、商、民等各方面都一直保持密切關系。“酒家坐落在荔灣湖公園畔,是全國最大的老字號園林酒家,十分愜意。”“水滾茶靚,一盅兩件。大家知道我是番禺人,還特別安排了番禺傳統點心‘市橋白賣’,讓我倍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