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去年10月落地 截至12月末共發生業務5855筆

  • 聽全文
  • 2022-01-11 09:33:54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開通逾兩月 吸引資金近五億元

  “港澳投資產品種類較境內更加多元,除了國內還可以投向歐洲、亞太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場。”日前,來自廣州的劉女士在銀行辦理了“跨境理財通”業務,她感嘆道:“‘跨境理財通’的推出,為我們投資境外資本市場提供了新通道。”

  備受關注的“跨境理財通”業務于去年10月正式落地,不僅讓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居民在家門口實現資產全球化配置,亦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多功能、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如今,“跨境理財通”平穩運行,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獲取的獨家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共發生業務5855筆,總金額4.86億元。

  廣州秉持著敢為人先、敢闖敢試的精神,抓住“跨境理財通”試點契機,提出建設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產管理中心。這是一道連接居民財富和實體經濟多層次融資需求的橋梁,能夠為企業的創新投入和資本形成提供相對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也是廣州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強市、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落地:投資者爭飲“頭啖湯” 吸引近5億元資金

  記者近日走訪了廣州的部分銀行網點,在現場觀察到,銀行大堂里擺上了“跨境理財通”宣傳手冊,并開設了“跨境理財通”業務服務窗口,需要辦理“南向通”業務的境內投資者,在指定網點通過“見證代理”的方式足不出境即可完成“南向通”業務全流程。“我覺得開通的過程十分方便!”投資者莫女士表示。

  “北向通”同樣熱度不減。香港居民陳慶耀是開通“北向通”投資賬戶的首批投資者之一。“現在通過‘跨境理財通’,可以購買更多的理財產品,我對投資高科技和低碳產業板塊的基金比較有興趣,希望可以通過‘跨境理財通’投資分享內地經濟增長紅利。”陳慶耀表示,在提供了社保記錄、投資經歷證明、家庭金融資產證明等相關文件后,只用了大約30分鐘就成功完成了開戶。

  中國經濟韌性強,以及綠色轉型、科技創新等正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參與,“跨境理財通”進一步幫助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實現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據調查了解,“南向通” 投資者最青睞的產品為各類基金,其次是港元存款、債券和其它外幣存款。“北向通”投資者則偏向權益類理財產品以及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特別是對高速發展的科技、能源以及生化等新興行業的金融產品尤其感興趣。

  背后:“拆除”多領域阻礙 從零開始籌備近兩年

  在“跨境理財通”落地的過程中,廣州做了很多工作,拆除機制、幣種、規則等領域的阻礙,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跨境理財提供更優質的廣州服務。“粵港澳三地的相關監管制度不同、產品不同、客戶投資習慣不同,同時還要實現資金的閉環管理,對于我們而言,也是一大挑戰。”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產品經理陳志瑛回憶道,“跨境理財通”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籌備了近兩年時間,從“跨境理財通”正式開辦以來,他每天隨時在線,隨時隨地在和香港機構、澳門機構等進行對接,對客戶需求、不同的細節等問題不斷地溝通協調。陳志瑛提到,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優化業務辦理流程,通過線上預約方式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等。

  作為投資者的陳慶耀事實上還有一個身份——匯豐粵港澳大灣區業務總經理。一頭在廣州,一頭在香港,讓陳慶耀對廣州服務更是深有感觸。陳慶耀的主要工作就是協調粵港兩地的服務資源,與兩地的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團隊及負責人一起,確保銀行在業務流程、數字渠道、系統建設等方面為“跨境理財通”提供服務,“兩地的項目團隊開了上千小時的視頻會議,香港同事的普通話水平都因此提高了不少。”

  作為一名銀行負責人,他提到,“跨境理財通”是一項全新的市場聯通機制,順利實施需要相應的銀行系統支持,包括便捷的跨境開戶服務、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系統以及數字化的跨境投資渠道等。在此基礎上,還需兼顧各方監管政策的要求,確保各類金融風險的有效防范。對自己管理的業務而言,不僅需要粵港兩地的銀行業務團隊緊密攜手、無間合作,還需要兩地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

  展望:廣州將打造N個各具特色的資管聚集區

  如今,“跨境理財通”正在成為廣州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拓展有效投資空間、創造美好生活的新抓手。“有利于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更加靈活地配置家庭資產,滿足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相關人士表示,還有利于粵港澳三地金融機構擴容業務、深化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走深一步,為進一步促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奠定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提到,粵港澳有其特殊性,三地監管政策、金融市場特點、投資者交易習慣不同,需要一定時間磨合。下一步,將繼續加強政策宣傳和投資者教育,引導投資者跨境投資與自身風險能力相匹配的產品。促進“跨境理財通”業務辦理便利化,提升政策的友好度和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獲得感。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邱億通提到,廣州將充分把握跨境理財通等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集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的契機,以跨境投資、風險管理、科創風投為特色,從遠近兼顧、虛實結合幾個方面推進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廣州將打造N個各具特色的資管聚集區,形成中心多點開發的空間布局。廣州產業類型豐富,各區不同的產業特色造就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發展邏輯。未來,中心的實體化將發揮產業基礎有適合政策資源稟賦,以珠江為紐帶,橫跨珠江兩岸,沿著廣州發展東進南拓的步伐,打造在空間布局中、東、南三足鼎立的三大中心承載片區。”邱億通透露。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數據顯示:

  截至2021年12月末,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共發生業務5855筆,總金額4.86億元。

  其中,“北向通”業務3802筆,金額1.96億元;“南向通”業務2053筆,金額2.9億元。

  記者手記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跨境理財通”這個新“籃子”引起大家高度關注,在“跨境理財通”業務正式落地的那一天,有市民便早早地來到銀行辦理業務。業務開通僅1小時,涉及金額即逾280萬元。

  “跨境理財通”將金融市場開放進一步延伸到規模更大、客戶覆蓋面更廣的銀行理財產品,是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進一步推進,為海內外的金融機構參與中國理財市場和資產管理領域提供了新的增長動力。

  廣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其中包括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強市。廣州緊緊抓住“跨境理財通”試點契機,建設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產管理中心,將吸引廣州周邊的粵港澳大灣區很多投資人的資金,形成強大的輻射和聚集效應,一幅令人充滿期許的廣州金融業發展藍圖正徐徐鋪展開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