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到2035年,除部分邊遠地區外,基本實現全國縣級行政中心15分鐘上國道、30分鐘上高速公路、60分鐘上鐵路。綱要具體提出了哪些發展目標?明確了哪些重點任務?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24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據介紹,綱要提出了建設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發展目標。具體來看,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現國際國內互聯互通、全國主要城市立體暢達、縣級節點有效覆蓋,有力支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這位負責人介紹,綱要部署了優化國家綜合立體交通布局、推進綜合交通統籌融合發展、推進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等三方面12項重點任務。其中,在優化國家綜合立體交通布局方面,綱要提出了4項任務:
一是構建完善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構建以鐵路為主干,以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到2035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將達到70萬公里左右。二是加快建設“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將重點區域按照交通運輸需求量級劃分為“極、組群、組團”3類,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個地區作為極。在4極之間,布局6條綜合性、多通道、立體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軸;在極與組群、組群與組群之間,布局7條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在極或組群與組團之間、組團與組團之間,布局8條交通通道。
三是建設多層級一體化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系統。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20個左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以及80個左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推進一批國際性樞紐港站、全國性樞紐港站建設。
四是完善面向全球的運輸網絡。重點打造新亞歐大陸橋等7條陸路國際運輸通道,完善跨北冰洋的冰上絲綢之路等4條海上國際運輸通道。依托國際航空樞紐,構建四通八達、覆蓋全球的空中客貨運輸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