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精準醫學南沙名片
8月12日,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以下簡稱“研究院”)入駐南沙水岸廣場過渡期場地,標志著研究院發展邁上新臺階,過渡期場地入駐后將為研究院發展提供新的空間載體,有助于吸引一批創新型人才集聚,推動開展一批重大科研項目,產生一批原創成果和關鍵技術,打造精準醫學“中國南沙”名片。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參加活動,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金力,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董可在活動中致辭,南沙區領導阮曉紅、謝曉暉等出席。活動由研究院執行院長林鑫華主持。
董可在致辭中用“天時”“地利”“人和”概括了研究院的發展。他表示,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生物醫藥國家戰略的“天時”,有南沙位于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和力爭建成“國際精準醫學硅谷”的“地利”,有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金力帶領頂尖精準醫學專家團隊的“人和”,研究院必將與南沙共同成長、共創輝煌。
金力表示,復旦大學已將研究院建設納入學校的重大任務,將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做好研究院建設,引育高層次人才,開展高水平研發,力爭為大灣區和南沙建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繼去年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復旦大學和中國聯和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五方簽署共建合作協議及研究院獲批登記后,研究院發展步入快車道,目前全職人員相繼到位,展廳建設已經完成,部分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基本完成。
據悉,研究院以“復旦+南沙雙基地”模式建設運行,將匯聚多方力量,凝聚復旦大學雄厚的多學科交叉科研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南沙的區位優勢和創新發展綜合優勢,推動長三角與珠三角深度融合。研究院將面向精準醫學前沿尖端研究和重大成果應用轉化,打造國際一流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吸引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及團隊落戶大灣區,計劃引進全職專業人才500人(其中海內外高層次人才50人)。在南沙自貿區核心區域,研究院正規劃建設科研大樓,預計將于“十四五”末正式建成入駐。
研究院將圍繞重大疾病精準防診治研究,建設遺傳疾病、腫瘤防治、神經疾病和老年健康等4個研究所;聚焦重大產業技術方向設立基因組技術、線粒體遺傳與健康等8個研究中心。同時,以提供生物醫學高端技術服務為目標,研究院正在建設核酸組學、蛋白質組學等10個高水平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研究院還將與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科研機構和優勢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并在國內外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布局建立一批創新中心,形成全球協同創新合作網絡,加速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