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區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7月8日上午,由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融工作局(簡稱“南沙開發區金融局”)指導,南方電網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主辦的“南方電網碳中和融資租賃服務平臺揭牌儀式”在南沙金融路演中心成功舉行。南沙區副區長阮曉紅出席此次揭牌儀式并致辭。
南沙開發區金融局局長廖曉生為參加此次揭牌儀式的企業介紹南沙區綠色金融發展情況及政策優勢。“十三五”時期,南沙區金融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創新,五年間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將近300%,相繼推出42項金融創新案例,其中8項入選商務部自由貿易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廣東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最佳案例。南沙區正不斷加大綠色金融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創新、多方強化人才科研實力,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示范區為目標,營造優質綠色金融生態,探索綠色金融發展南沙模式。
南網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霍志剛介紹了對南方電網碳中和融資租賃服務平臺功能,平臺由南方電網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聯合綠融(廣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興業銀行共同研發,該平臺充分利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通過建立與碳減排量、碳排放量掛鉤的浮動融資成本機制,統籌兼顧融資融物和碳減排要求,在滿足傳統融資租賃業務需求的同時,推動相關主體減少碳排放量,實現被動減排到主動減排的轉化。平臺已儲備一批項目,推進落地2個試點項目,項目規模超過10億元,并將根據碳減排考核目標達成效果實現不同程度的融資成本下降。
南沙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已形成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和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三區一中心”的發展格局,是全國戰略平臺最多、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南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使得金融產業蓬勃發展。截至2021年5月,累計落戶6605家金融企業;南沙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1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8家,融資租賃企業數量累計達2208家,累計業務合同額近5000億元,通過SPV方式累計交付飛機168架,累計開展80艘船舶租賃業務;私募基金1635家,注冊資本近4100億元,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正不斷增強,正在探索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工作創新,設立全國首個應對氣候變化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南沙氣候支行;推動碳中和數字科技實驗室掛牌成立;積極申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地區;常態化舉辦綠色金融峰會、“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頒獎儀式等系列活動,助力深化綠色金融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
南沙區不斷強化政策支撐,構建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體系。對新設或新引入綠色專營機構,給予最高300萬元落戶獎。對符合要求的綠色金融機構,連續5年給予區級經濟貢獻95%獎勵;連續3年給予每年最高300萬元辦公住房補貼。對綠色金融機構實施骨干和高管人才貢獻獎勵,年度應納稅工資薪金30萬元以上的骨干人才給予個人經濟貢獻40%獎勵,高管人才獎勵最高為個人經濟貢獻100%,獎勵金、人數上不封頂。對于未享受經營貢獻獎的融資租賃企業給予綠色租賃獎,對其購買區內企業生產的汽車開展新能源汽車、配套充電電池及充電樁租賃,按不高于合同額的1%(含)給予獎勵,單個項目獎勵不超過500萬元。鼓勵區內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等國家支持業務,對未享受南沙金融業扶持政策的區內金融機構開展獲得上級財政扶持的綠色金融業務,分別按其所獲得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扶持獎勵給予50%、30%、10%的資金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