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增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經濟生態競爭的突出任務,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構建優化營商環境的“四梁八柱”,大力發展市場主體。
上半年,增城市場主體保持高速增長,全區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0.71萬戶,注冊資本5840.5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7%和24%。1—6月新發展市場主體18979戶,新增注冊資本542.2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26%和103%,其中新登記企業10444戶,同比增長33%。
深化市場準入制度改革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利用數字化手段探索商事制度改革,讓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是增城持續深化改革的前進方向,更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動力。
今年以來,增城落實廣州營商環境4.0改革部署,進一步深化市場準入制度改革,實行商事登記“跨省通辦”和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審批事項“證照聯辦”,推動準入準營同步提速,異地辦事更加便利。
“依托廣州市開辦企業一網通系統平臺,企業即可在全國范圍內遠程完成填報表單、刷臉簽名、申領電子營業證照等商事登記和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審批事項‘全程無接觸’辦理。”增城區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
增城推廣高效的“5G智慧導辦”服務,將開辦企業辦事指引全面數字化、影像化。企業在一網通平臺可選擇一站式同步辦理銀行預設賬號開戶,并依托廣州市市場監管局5G智慧優享服務技術,為創業者提供實景模擬填報視頻指引,全天候立體化實時解決申請人在平臺填報信息遇到的疑難問題,執行市場監管總局經營范圍規范化表述和新興行業指導目錄,全面支持轄區新興業態發展。
為疏解群眾辦事創業堵點痛點問題,規范經營場地證明核發,增城印發規范住所(經營場所)場地使用證明核發工作指引,將出具場地使用證明納入鎮街、村居權責清單,進駐鎮街、村居黨群(政務)服務中心,通過編制統一規范的辦事指南,明確受理范圍,規范核發流程,設置專窗受理,大大縮減辦理時限,鎮村兩級聯動進一步提升注冊登記便利化。
提升質量發展高線
打造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
優質的誠信營商環境,是增城吸引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增城著力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運用管理、深入實施質量強區戰略和深化標準引領,進一步提升企業質量發展高線,打造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
一方面,增城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運用管理,堅持以“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為中心,有序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創造、運用和管理,專利創造保持高速增長。1—4月,全區專利授權3398件,同比增長88.4%,發明專利授權159件,同比增長238.3%。開展地理標志產品調研挖潛,加快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完善“重點產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建設,主動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權益。
另一方面,增城深入實施質量強區戰略,加強品牌培育,圍繞牛仔服裝制造、食品(含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探索打造產業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咨詢服務平臺,強化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質量基礎支撐。其中,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索菲亞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廣州市“百年·百品”100強,進一步擦亮“增城品牌”,全面提升轄區企業產品美譽度、競爭力。
深化標準引領,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扎實有效的標準技術支撐。今年以來,增城深入推進廣州市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示范創建工作,強化標準扶持,推動企業發布2項國家標準,1項團體標準,3家企業4個產品完成對標達標,有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半年全區累計97家企業公示299項標準,涵蓋543種產品,企業數增長92.4%、標準數增長90.9%、產品數增長82.6%。
筑牢安全監管底線
打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
激發市場活力和公正監管相輔相成,沒有公正的監管,就沒有市場公平競爭。增城切實加強重點領域市場監管,筑牢安全監管底線,切實打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
增城加強日常消費領域市場監管,重點深化農貿、批發市場綜合治理,同時進一步強化醫藥、教育、殯葬、涉企收費等重點領域價格監管,突出移動端互聯網廣告、房地產配套教育設施廣告監管,加大執法辦案力度。上半年區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各類經濟違法案件共360宗。
值得一提的是,增城進一步完善新型監管機制,組織開展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工作,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依法將1092戶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65戶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對3619戶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進行信用修復;批量撤銷虛假登記注冊企業1786家,依法吊銷1174家長期未經營企業營業執照,進一步加快市場出清速度,推動經濟良性發展。
此外,增城以“放心消費環境建設”為主線,采取“五專”措施(即對全年消費維權工作專門部署,開展專月維權,實施鐘表維修行業專項整治,對健身、美容、汽車銷售、攝影等投訴熱點予以專力化解,多形式開展專題宣傳),消費環境大大改善,累計處理消費投訴舉報9298宗,辦理“訴轉案”44宗,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37.6萬元。目前,全區共有29個農貿市場建成消費維權服務站,覆蓋率達88%,2020年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得分排名再獲廣州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