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戰略中樞
高品質開展約71平方公里的城市設計,廣州將重新樹立最南端海陸門戶的城市形象。7月12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發布粵港澳創新合作示范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公告。
記者分析發現,粵港澳創新合作示范區地處南沙南端萬頃沙區域,是南沙當前著力打造的廣深雙城深化合作的橋頭堡。此前南沙提出打造一條貫穿全區的廣深產業要素流通軸,此次開展的國際競賽提出設計的約71平方公里,往南的臨界線是深中通道。
總體概念設計范圍約71平方公里
本次競賽范圍分為總體概念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層次。
總體概念設計范圍為八涌以南、龍穴南水道以西、洪奇瀝水道以東,南臨深中通道,面積約71平方公里。這一范圍更多的是謀劃面向未來驅動區域發展的功能空間布局,對城市總體風貌、人居環境、服務配套、生態環境、交通等開展優化提升。
而在十五涌以南、靈新大道以西,面積約8平方公里的詳細設計范圍內,將開展包括功能業態策劃、用地布局優化、用地開發強度、豎向設計、交通組織、公服設施規劃、開敞空間、城市風貌管控等設計。同時選取不少于1個節點進行深化設計。
根據競賽公告,此次謀劃的粵港澳創新合作示范區肩負著為粵港澳合作進一步推進創新示范的新使命,這一地區是廣州最南端直連海港、高鐵和空港樞紐的海陸空門戶,是兩條科技創新走廊(廣深港、廣珠澳)交會點、也是廣州城市空間發展南拓戰略中連接大灣區環灣內圈層發展帶的戰略性支點。
對于這一地區的功能定位、產業空間策劃等,主辦方的初步共識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戰略中樞,建成世界新興科技創新策源地、國家先進制造技術攻堅地、未來產業成長新高地、灣區現代服務創新示范地的總體愿景,并策劃智能制造園、數字谷、健康谷、海洋科技城的產業和空間布局。
高定位的目標對城市設計也提出挑戰。競賽對主創設計師具備以下同類項目主持經驗的優先考慮:具有大江大河入海口濱水城區整體規劃設計經驗;具有大型城市群、都市圈內重要發展平臺節點的空間發展戰略與策劃經驗;具有城市濱水重點地段詳細城市設計能力與實踐經驗;具有未來城市、生態韌性、碳中和城市等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前沿性關鍵技術儲備。
打造廣深雙城深化合作橋頭堡
隨著深中通道的建設,以及高速地鐵18號線、22號經過,南沙萬頃沙片區成為一片熱土。去年11月7日,萬頃沙片區戰略規劃調整研究項目開始招標,提出圍繞萬頃沙片區的規劃檢討開展研究,謀劃片區產業功能定位,著力培育上下游產業鏈全產業鏈業態,研究發展新型產業園區和總部基地。
當時,招標公告指出,總面積約140平方公里的萬頃沙片區,境內海港、高鐵、地鐵、快速路齊備,在雙循環大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有望發揮后發優勢實現高端跨越發展,亟待開展深入的規劃檢討和評估,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的新定位、新戰略和新規劃。
今年4月,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南沙萬頃沙南部規劃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圍繞南沙萬頃沙南部地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提出將萬頃沙南部地區打造成為穗港深合作的熱土、全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集聚地。
在經過系統評估后,萬頃沙片區的定位已悄然明確。在近期發布的南沙“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南沙提出打造中心城區、慶盛片區、北部片區、南部片區、海港片區的“一城四區”組團式城市格局。其中南部片區重點提高國際化服務水平和航運服務功能,重點布局科技創新、綜合服務,打造廣深“雙城”聯動重要承載區和粵港澳創新合作示范區,預留未來產業發展空間,加強生態廊道及南沙濕地的保護,建設國際旅游度假中心。
粵港澳創新合作示范區這一概念正式浮出水面。
一年前,南中高速正式動工,一座聯通廣州南沙、深圳、中山三地,跨越珠江口及伶仃洋,總長32.4公里、投資超200億元的新時代超級橋梁工程深中通道,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的大背景下,位于廣州市最南端的萬頃沙鎮經濟社會發展迎來重要戰略新機遇,萬頃沙鎮黨委書記高飛表示,將以南沙樞紐和深中通道為核心引擎,深度融入“雙區”建設,搶抓“雙城聯動”機遇,發揮區位優勢,在交通樞紐、科技創新、現代金融服務、海洋經濟、商貿物流等方面努力發揮作用,切實當好廣深雙城深化合作的橋頭堡。
南沙“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一軸帶動、一核引領、兩極聯動、五片協同、多點支撐”的產業空間布局,引領全區高質量發展。
一軸是指沿慶盛大道經慶盛站、南沙站延伸至深中通道連接點,構建連接廣州和深圳兩大中心城市、產業要素高度連通和流通、產業鏈群順暢協作的發展大通道,打造產業要素流通輻射軸。
廣深要素聯通,成為南沙產業空間的布局第一要義。南沙“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優化調整萬頃沙南部區域規劃,積極承接廣深科技創新、國際商貿、金融服務等優質資源,加快發展總部經濟、創新經濟、海洋經濟。共建產業發展合作平臺,加強南沙與深圳前海對接,共同推動廣深產業合作園建設。
此次競賽的目標則是,打造廣州城市空間發展南拓戰略中連接大灣區環灣內圈層發展帶的戰略性支點。廣州“南拓”,直抵深中通道,串聯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