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寒隆冬至,拼搏正當時。12月22日下午,廣州市花都區施柏閣大觀酒店會議中心,外面天氣轉涼、寒風瑟瑟,室內高朋滿座、賓客如云。“光耀羊城 綠谷啟航”——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峰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各界權威專家、上下游龍頭企業、央企及國企……一個個新能源產業領域的“龍頭”大咖不畏嚴寒,齊聚廣州北部花都,只為一睹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萬畝千億大平臺“真容”,只為共享“雙碳”新機遇、共謀新能源產業大發展。
戰略峰會現場,花都區主要負責人重磅推介了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規劃,并發布《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花都錨定光伏、儲能、氫能三個萬億級產業新賽道,謀劃超10平方公里的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建設‘萬畝千億’大平臺,打造立足廣州、輻射灣區、面向世界的‘灣區綠谷、能源之都’。”花都區主要負責人鄭重“亮諾”。
向“光”而生,逐“綠”前行。僅用75天高景太陽能就實現打下第一根樁到產品下線全過程;百億級光伏項目賽拉弗10GW光伏組件制造項目成功簽約;氫能車明年1月開啟商業化運營……在峰會現場,更有十數家新能源企業集體簽約入駐“綠能谷”。這正是花都馬不停蹄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推進新能源產業向縱深發展的生動寫照。
新能源項目簽約儀式
冬至已至,春歸有期。追“光”逐“綠”的花都,必能破繭重生,以“二次創業”的決心與姿態北筑核極,完成推動廣州城市發展格局從“云山珠水”向“海闊天高”轉變的歷史使命。
追“光”逐“綠”,花都何以能?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
“要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硅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國家層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長。為保障未來的能源供給和能源安全,我國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向清潔低碳加速轉變。此時此刻,花都謀劃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正是對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瞄準行業最前沿、搶占“雙碳”新風口的“最佳詮釋”。
“雙碳”引領下的挑戰和機遇圓桌論壇
“要將新型儲能作為戰略性、支柱性產業培育打造,在新能源等領域招引一批高質量項目,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痹谌用?,廣東堅持把綠色低碳和節能減排擺在突出位置,不斷以更大力度推進綠色能源發展,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發展,搶占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和產業發展前沿,加快推動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此時此刻,花都謀劃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正是彰顯在新能源產業領域集中布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打造廣東制造新支柱的“責任擔當”。
“大力發展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等市場需求巨大的產業?!痹谌袑用?,廣州積極打造“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運營模式成熟、創新成果豐富、資金保障充足、示范效果明顯、生態效應顯著”的新能源產業生態圈,加速推動氫能、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廣州“綠色未來”跑出加速度。此時此刻,花都謀劃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正是搶抓風口,依托大平臺、培育大產業、集聚大項目,力爭贏得發展先機、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強機遇”。
追“光”逐“綠”,花都何以行?
為什么花都有信心追“光”逐“綠”?這不僅深深植根于過去20年,花都人憑借“敢為人先、敢闖敢試”,實現一個農業縣到“汽車之城”精彩蝶變的巨大韌性和潛力;更是花都人舉全區之力全力以赴,矢志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大決心,勇創廣州北部增長極“新局面”的作風本色。
花都,一直是一座“向空圖強”的樞紐之城。在花都發展新能源,地理優勢得天獨厚:這里坐擁白云機場、廣州北站,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的大型空鐵雙樞紐所在地,是廣州離世界最近的地方;這里有廣闊的空間載體,產業用地全市第一,今年可拿出萬畝以上成熟產業用地承接重大項目落地;這里有最契合產業發展的應用場景,具有汽車、臨空等獨特的產業結構,衍生出大批量、多層級應用場景。
花都,本身就是一座“逐光前行”的灣區綠谷。舉目為綱,綱舉目張。東風日產啟辰20萬輛新能源車制造項目投產、世界500強企業采埃孚“梅開二度”、滴滴自動駕駛開啟商業化運營……當下一批批新能源產業在花都聚“鏈”成群、井噴發展。更值得一提的是,花都綠色金融發展在全國范圍內“一騎絕塵”:以花都為核心的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自獲批以來,連續四次排名全國第一;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累計交易量及總成交金額排名全國第一……為新能源產業選擇花都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支撐和制度試點。
花都,更是一座“機遇無限”的新能源之城。8月,花都在全市率先出臺《關于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3-2030年)》,為全力上“新”樹下風向標。這里有著“超一流”營商環境,“拿地即開工”“五證聯辦”“項目首席”讓企業安心入駐;這里有著山水秀麗的生態環境:全區森林覆蓋率38.5%,花都湖公園、九龍湖、流溪河讓人安心居??;這里有著宜居宜樂的生活環境:廣雅中學花都校區、廣州市第六中學花都校區等名校就在家門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仁濟醫院)等讓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
追“光”逐“綠”,花都何以強?
支持廣州花都高水平規劃建設“綠能谷”、以“綠能谷”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國家新能源產業園區“新標桿”……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規劃以及《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在本次戰略峰會上重磅面世:花都錨定光伏、儲能、氫能三個萬億級產業新賽道,謀劃超10平方公里的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建設“萬畝千億”大平臺, 打造立足廣州、輻射灣區、面向世界的“灣區綠谷、能源之都”。
翻開花都地圖,“綠能谷”布局躍然紙上:在東起京港澳高速、南起花都白云交接及廣州繞城高速、西起清南高速、北至山前旅游大道廣闊范圍內,花都構架“一區兩片三基地”新能源產業格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萬畝千億”高質量發展新能源超級基地?;ǘ蓟谌f畝產業用地載體,在花都中軸線CBD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總部集聚區,構建西部智能新能源片區和東部臨空數智港片區,形成千億級光伏產業基地、儲能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與氫能源產業基地,引進培育百億級龍頭骨干企業。
“‘按照兩年開局起步、五年初見成效、十年全面成勢’的目標,花都力爭2023年-2025年引進重點企業20家以上,形成1000億級產業集群;2026年-2030年入駐重點企業50家以上,形成3000億級產業集群;2031年-2035年形成5000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全球綠能貿易中心,對接港澳、面向世界的國際開放新平臺。”花都區主要負責人表示。
走進“綠能谷”進駐企業——高景太陽能廣州基地生產車間內,只見現場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數十臺機器轟鳴作響,工人們在生產線上緊張忙碌著??粗矍斑@一切,廣州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健欣慰地笑了。要知道,高景廣州項目總投資109億元,等到基地16GW大尺寸高效光伏組件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220億元。這樣一尊“龐然大物”在今年8月份打下第一根樁開工后,僅用75天整個項目就竣工投產,實實在在探索出一條新能源企業落地發展的“花都實踐”。
從年初到現在,花都新能源招商成績斐然,“綠能谷”建設帶動效用顯著:全年已簽約高景、賽拉弗、沃特海默、藍海機器人、中電建等27個新能源產業項目并接洽多個重點新能源巨頭,投資總額超620億元,預計達產年營收近1200億元。涵蓋了上游(正、負極材料研發等)、中游(光伏電池和組件制造、新能源汽車制造、鈉離子新型儲能等)、下游(應用場景)以及產學研和平臺服務(新型儲能研究院、新能源超算中心、能源綜合管理平臺)等新能源全產業鏈。追“光”逐“綠”,厚積薄發,未來的花都發展,必將登峰造極,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