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艘裝載超3000噸新鮮榴蓮、山竹等進口水果的貨輪歷經4天從泰國林查班港抵達南沙二期碼頭幾天后,另一艘裝載國產工程機械車的滾裝船緩緩駛離南沙汽車碼頭,開啟前往中東地區的旅程。
南沙,千年商都廣州通往海洋的唯一通道。早在唐朝,南沙便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樞紐。一艘艘船舶從這里啟航,將東方古國的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帶向世界,也將海外的奇珍異寶帶回。
國務院日前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提出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南沙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新的時代機遇,南沙將以更大魄力更高起點推進改革開放,提升國際航運貿易樞紐能級,打造“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節點。
從天空俯瞰南沙港區,只見集裝箱堆積,重型貨柜車來回穿梭,橋吊、龍門吊不停運轉。綜合保稅區內燈火通明,身穿馬甲的工作人員推著購物車在數米高的貨架中快速穿梭,依照訂單為客戶揀選商品。
盡管受疫情影響,南沙跨境貿易仍不失蓬勃活力。數據顯示,2021年,南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新高,南沙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600億元人民幣,占廣州市外貿總值的近四分之一。
物流平臺菜鳥2016年開始在南沙開展國際進口業務,經過6年發展,目前在南沙擁有5個倉庫,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菜鳥華南關務經理曾盼表示,公司業務的不斷擴大,離不開南沙對跨境貿易的持續支持。
數據顯示,2021年南沙進出口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75%以上,進口提箱最短壓縮至1.5小時,出口集港壓縮至1至2天。
除了優惠政策的“軟對接”,跨境貿易的繁榮發展也離不開南沙對海陸通道“硬聯通”的打造:推進南沙港四期、糧通碼頭擴建、新沙二期、近洋碼頭等項目建設;打造“鐵路+海運+國際段內陸物流”的多式聯運通道,搭建內陸地區與廣州港聯通世界的海鐵聯運通道;今年一季度,南沙港凈增6條通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的外貿航線,增速創歷史新高……
截至目前,南沙港區全港海鐵聯運班列業務輻射全國9個省市、42個地級市,外貿航線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有112條外貿航線通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